首先要感谢资深金门高粱酒饮家HOPE的分享。
金门酒厂位于福建省金门县,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九龙江酒厂”,由时任金门防卫司令的胡琏将军下令建立,是当时两岸军事对峙环境下,金门军民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金门高粱酒使用当地产高粱为原料,当地泉水酿造,坑道储酒,风味独特。他的酿造工艺与大曲清香型白酒类似,但是与大曲清香型白酒“清蒸二次清”的工艺又有区别,被称为“金门香型”白酒。白标金门高粱酒“白金龙”是金门酒厂的主要产品,因其扎实的酒质,近几年在大陆市场很受欢迎。我曾经喝过专供大陆市场的红盒500ml版的白金龙,感觉特别的厚实柔和,今天来感受一下新装瓶的白金龙与20多年前装瓶的老白金龙的异同。
本次品鉴的4款金门高粱酒分别是:
2019年产 750ml 金门高粱酒 白金龙 58°
1998年(民国87年)产 750ml 特级高粱酒白金龙 58°
1997年(民国86年)产 750ml 特级高粱酒白金龙58°
1992年(民国81年)产600ml 红标大麯酒 67-69°

其中民国86年版白金龙比较特殊,据说是因为工艺上的失误,导致酒里带有明显的“人参味”,被酒厂召回之后,反而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本次品鉴按年份从新到旧的顺序进行。
2019年金门高粱酒 白金龙
酒精度: 58%
闻香: 菠萝,苹果,酸奶,石灰,淡淡的锅巴,饴糖。
品味: 饴糖,苹果汁,略干涩,黑巧克力的微苦。
余韵: 回味中长,粮食的香气。
总结: 闻香清新舒适,口感醇厚柔和,与大曲清香型白酒很相似,回味更长些,粮食香气更明显。

1998年(民国87年)特级高粱酒
酒精度: 58%
闻香: 草药,石灰,薄荷,咖啡粉,糊粮食香,粮食发酵的酸香,糖水菠萝。
品味: 入口鲜甜,灰尘,薄荷清凉,糊粮香,干涩,最后是黑巧克力般的微苦。
余韵: 回味长,粮香,薄荷,黑巧克力。
总结: 这款酒的闻香奔放,口感复杂,草药和糊粮食的气息,恍惚间有一点董香型的感觉,如果这些都是20年时间陈化的结果,那金门高粱酒的瓶陈能力令人惊讶。

1997年(民国86年)特级高粱酒
酒精度: 58%
闻香: 糊粮食香,花生酥,麸皮,发酵粮食的酸。
品味: 入口甜,糊粮食香,干涩,清苦,回甘,像饮过苦丁茶的感觉。
余韵: 回味长,粮食的甜,清苦,回甘。
总结: 这款酒的味道与民国87年白金龙的味道差异比较明显,闻香中花生酥糖的清香很有趣,口感有明显的清苦与回甘,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所谓的“人参味”。

1992年(民国81年)红标大麯酒
酒精度: 67-69%
闻香: 淡淡糊粮香,灰尘,一点油陈气,酱油鲜香,绿香蕉,粮食甜香。
品味: 入口酸甜,浓缩果汁一般,糊粮香,干涩,油陈气,微苦,些许灼烧感。
余韵: 回味中长,粮食甜香。
总结: 红标大麯酒陈年的感觉很明显,闻香不是很奔放,但是比较细腻,口感宏大,扎实,超高的酒精度并没有带来过度的灼烧感。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品鉴过程。
首先,通过品鉴2019年白金龙,可以确定现代金门高粱酒的风格与大曲清香型白酒类似,只是由于没有香型工艺之类的条条框框限制,粮食味道在闻香和回味中表现的多一些。
其次,1998年白金龙与2019年白金龙相比,酒香宏大复杂,清晰的草本植物,浑浊的糊粮食气息,混合了一些灰尘的感觉,老陈气铺面而来。个人感觉,这种新老酒的风味差异,不仅仅是长时间瓶陈带来的,也许1998年白金龙的制曲温度更高一些,发酵时间更长一些。
然后,1998年白金龙与1997年“事故”白金龙相比,风味差异很明显,1997年白金龙的花生酥的味道很香甜,虽然口感的清苦有些奇异,但是回甘让整体风味显得很清新。
最后,1992年红标大麯酒在经过近30年的瓶陈之后,在闻香中甚至有一点生抽的味道,不知道是时间太久还是其本身的特点,他的闻香不是很开放,但是他的口感非常澎湃,陈酒气息散去之后,口腔中满是苹果汁般的酸甜,意外的易饮。
除了1997年的“事故”白金龙,其他三款金门高粱酒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风格的一脉相承,而时间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改变,赋予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气质。与新酒的清新与简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酒的深沉与沧桑,以及时间也无法抹去的热情,老酒魅力尽显。

金门酒厂位于福建省金门县,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九龙江酒厂”,由时任金门防卫司令的胡琏将军下令建立,是当时两岸军事对峙环境下,金门军民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金门高粱酒使用当地产高粱为原料,当地泉水酿造,坑道储酒,风味独特。他的酿造工艺与大曲清香型白酒类似,但是与大曲清香型白酒“清蒸二次清”的工艺又有区别,被称为“金门香型”白酒。白标金门高粱酒“白金龙”是金门酒厂的主要产品,因其扎实的酒质,近几年在大陆市场很受欢迎。我曾经喝过专供大陆市场的红盒500ml版的白金龙,感觉特别的厚实柔和,今天来感受一下新装瓶的白金龙与20多年前装瓶的老白金龙的异同。
本次品鉴的4款金门高粱酒分别是:
2019年产 750ml 金门高粱酒 白金龙 58°
1998年(民国87年)产 750ml 特级高粱酒白金龙 58°
1997年(民国86年)产 750ml 特级高粱酒白金龙58°
1992年(民国81年)产600ml 红标大麯酒 67-69°

其中民国86年版白金龙比较特殊,据说是因为工艺上的失误,导致酒里带有明显的“人参味”,被酒厂召回之后,反而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本次品鉴按年份从新到旧的顺序进行。
2019年金门高粱酒 白金龙
酒精度: 58%
闻香: 菠萝,苹果,酸奶,石灰,淡淡的锅巴,饴糖。
品味: 饴糖,苹果汁,略干涩,黑巧克力的微苦。
余韵: 回味中长,粮食的香气。
总结: 闻香清新舒适,口感醇厚柔和,与大曲清香型白酒很相似,回味更长些,粮食香气更明显。

1998年(民国87年)特级高粱酒
酒精度: 58%
闻香: 草药,石灰,薄荷,咖啡粉,糊粮食香,粮食发酵的酸香,糖水菠萝。
品味: 入口鲜甜,灰尘,薄荷清凉,糊粮香,干涩,最后是黑巧克力般的微苦。
余韵: 回味长,粮香,薄荷,黑巧克力。
总结: 这款酒的闻香奔放,口感复杂,草药和糊粮食的气息,恍惚间有一点董香型的感觉,如果这些都是20年时间陈化的结果,那金门高粱酒的瓶陈能力令人惊讶。

1997年(民国86年)特级高粱酒
酒精度: 58%
闻香: 糊粮食香,花生酥,麸皮,发酵粮食的酸。
品味: 入口甜,糊粮食香,干涩,清苦,回甘,像饮过苦丁茶的感觉。
余韵: 回味长,粮食的甜,清苦,回甘。
总结: 这款酒的味道与民国87年白金龙的味道差异比较明显,闻香中花生酥糖的清香很有趣,口感有明显的清苦与回甘,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所谓的“人参味”。

1992年(民国81年)红标大麯酒
酒精度: 67-69%
闻香: 淡淡糊粮香,灰尘,一点油陈气,酱油鲜香,绿香蕉,粮食甜香。
品味: 入口酸甜,浓缩果汁一般,糊粮香,干涩,油陈气,微苦,些许灼烧感。
余韵: 回味中长,粮食甜香。
总结: 红标大麯酒陈年的感觉很明显,闻香不是很奔放,但是比较细腻,口感宏大,扎实,超高的酒精度并没有带来过度的灼烧感。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品鉴过程。
首先,通过品鉴2019年白金龙,可以确定现代金门高粱酒的风格与大曲清香型白酒类似,只是由于没有香型工艺之类的条条框框限制,粮食味道在闻香和回味中表现的多一些。
其次,1998年白金龙与2019年白金龙相比,酒香宏大复杂,清晰的草本植物,浑浊的糊粮食气息,混合了一些灰尘的感觉,老陈气铺面而来。个人感觉,这种新老酒的风味差异,不仅仅是长时间瓶陈带来的,也许1998年白金龙的制曲温度更高一些,发酵时间更长一些。
然后,1998年白金龙与1997年“事故”白金龙相比,风味差异很明显,1997年白金龙的花生酥的味道很香甜,虽然口感的清苦有些奇异,但是回甘让整体风味显得很清新。
最后,1992年红标大麯酒在经过近30年的瓶陈之后,在闻香中甚至有一点生抽的味道,不知道是时间太久还是其本身的特点,他的闻香不是很开放,但是他的口感非常澎湃,陈酒气息散去之后,口腔中满是苹果汁般的酸甜,意外的易饮。
除了1997年的“事故”白金龙,其他三款金门高粱酒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风格的一脉相承,而时间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改变,赋予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气质。与新酒的清新与简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酒的深沉与沧桑,以及时间也无法抹去的热情,老酒魅力尽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