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韦的三期临床,我昨天了解到应该是中日友好医院做的270例随机双盲试验,和金银潭做的761例随机双盲试验。后来发现这应该是一个共同试验,人数从270增加到761。然而我刚看到很多“好消息”,都是类似于一天不到的时间,“96%患者全部显效”,有的说270例全部显效,另一个说的是700多例全部显效。【为什么说不可能呢?】因为如果是随机双盲试验,270例“全部显效”或者700多例“全部显效”就意味着瑞德西韦组和安慰剂组没有区别。安慰剂组也全都奇迹般的显效了…… 这…… 不科学…… (而270例全部显效依据的还是早期的参与人数新闻)
以上都不算是“分析”的分析,不是要说瑞德西韦无效,而是说显然这些“好消息”是杜撰的,是根据之前的(美国)数据臆测的,【就算是这些流传蒙中了最终实际的有效率】,也不可能是270例或700多例“全部显效”。因为当然瑞德西韦组要有统计学意义地显著强于安慰剂组才能说明其有效啊。
而这个270例还是一个早期人数说法,现在已经是761了。
按照现在确实的761的总数,假设双盲随机分为两组,380人注射瑞德西韦,control group的381人注射同色生理盐水,医护和试验参与者均不清楚分组。到最后复盘时,如果瑞德西韦组365人显效,安慰剂组自愈情况显著落后于瑞组,瑞组的365/380才能叫“96%显效”,全显效也只能是380,不可能是700多。
建议大家再有点耐心,瑞德西韦的确被寄予厚望,但具体有效性如何,还是等可靠信源吧。

以上都不算是“分析”的分析,不是要说瑞德西韦无效,而是说显然这些“好消息”是杜撰的,是根据之前的(美国)数据臆测的,【就算是这些流传蒙中了最终实际的有效率】,也不可能是270例或700多例“全部显效”。因为当然瑞德西韦组要有统计学意义地显著强于安慰剂组才能说明其有效啊。
而这个270例还是一个早期人数说法,现在已经是761了。
按照现在确实的761的总数,假设双盲随机分为两组,380人注射瑞德西韦,control group的381人注射同色生理盐水,医护和试验参与者均不清楚分组。到最后复盘时,如果瑞德西韦组365人显效,安慰剂组自愈情况显著落后于瑞组,瑞组的365/380才能叫“96%显效”,全显效也只能是380,不可能是700多。
建议大家再有点耐心,瑞德西韦的确被寄予厚望,但具体有效性如何,还是等可靠信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