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哲铭吧 关注:453贴子:89,096

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不肯说的实话


IP属地:湖北1楼2020-02-08 20:16回复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0-02-08 14:34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闵行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杭文权,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
    上海市最近发生的一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的案例。发布会上,曾群强调进一步加强家庭内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针对这些传播途径,曾群呼吁广大社区居民,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识,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访沪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返沪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IP属地:湖北2楼2020-02-08 20:23
    收起回复
      本人一直认为,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非常之重要!也是符合“气溶胶”的传播规律的,想到天气暖和之后,大家都不惧开窗通风之时,也就是“新冠”的死亡之日!


      IP属地:湖北4楼2020-02-08 21:15
      收起回复
        雾霾就是“气溶胶”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曰“气溶胶”就是“雾霾”!“冠毒”可作为附着物或长或短期的随“气溶胶”扩散。。最大的威胁是在小范围近距离的空间扩散。。所以房间一定要通风,可以是抽风、排风和利用空气净化器吸附“雾霾”!


        IP属地:湖北5楼2020-02-08 22:02
        收起回复
          因疫情还在高位中发展,今天我们佛山继续升级隔离管制措施,新出台了“八项严管”。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08 22:16
          收起回复
            深圳昨天已升级措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08 22:18
            收起回复
              感谢上海政府、感谢上海卫健委!消息发布很专业很给力!


              IP属地:湖北8楼2020-02-08 22:18
              回复
                《中国科学报》:空气气溶胶中是否存在病毒?如果存在,那传播距离有多远?
                ▲ 曹军骥:
                可以肯定的是,空气中的确存在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
                室内空气中的病原生物气溶胶包括病毒(流感、麻疹、水痘)、细菌(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和真菌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形成生物气溶胶的大小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0.02至0.3微米的病毒、0.5至10微米的细菌和0.5至30微米的真菌。
                生物气溶胶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单一细菌细胞或孢子、真菌孢子或病毒;几个单细胞、孢子或病毒的聚集体;或附着在其他非生物粒子上。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曾指出,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经长距离传播而在短期内导致大面积感染。
                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较远,能达到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


                IP属地:湖北9楼2020-02-08 23:08
                收起回复
                  《中国科学报》:人体能否产生含病毒的气溶胶?如果可以,这种含病毒气溶胶如何感染健康人?
                  ▲ 曹军骥:
                  人体活动如呼吸、咳嗽、打喷嚏或大笑,均会产生液滴。
                  一般室内环境中,大于100微米的飞沫颗粒通常在蒸发之前就会落到表面,小于100微米颗粒则在到达表面之前蒸发形成飞沫核,通常10微米的飞沫在毫秒级时间内即可形成飞沫核。
                  打一个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0.5~12微米之间的液滴,并可能以高达100 m/s的速度被排出;咳嗽最多可产生3000个液滴核,大约与5分钟的谈话时间产生的液滴相同。
                  喷嚏产生大量颗粒物,但尺寸相对较大,容易沉降到表面,其他日常活动如说话、呼吸、咳嗽等,则会产生尺寸较小的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空气停留时间较长,同时产生的频率也更高。
                  当液滴与呼出气体混合时,就会产生感染性气溶胶。
                  WHO指出,漂浮在空气中的液滴可以通过空气的运动来迁移。
                  在日常活动中,污染气团可能会随着空气运动进入别的区域,如由于人们走路或房间与相邻走廊或空间之间的门打开引起空气混合与交换,当健康者经过污染气团时就暴露于感染性气溶胶,从而吸入可能的病毒。
                  《中国科学报》:当前针对新冠病毒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方式众说纷纭。由于新冠病毒2020年1月刚通过WHO正式确定,短时间内有关其传播方式的研究结果非常有限。


                  IP属地:湖北10楼2020-02-08 23:10
                  回复
                    作为一名气溶胶研究的学者,能否从您的专业角度分析一下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 曹军骥:
                    回看过往,研究人员发现SARS病毒通过空气气溶胶路径传播有明确的证据。
                    2004年,中国香港学者Yu et al.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称,通过对SARS期间香港淘大花园病例分布进行研究,发现SARS病毒可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香港淘大花园居住在中层和高层居民感染的风险高于底层居民,这无法用随机接触传播解释。
                    调查发现楼宇通风井内存在病毒,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估计从通风井逸散的含病毒气溶胶在楼宇间的扩散情况,发现计算等气溶胶分布与实际病例分布情况吻合较好,推断SARS可能通过空气传播。
                    其次,H5N1禽流感病毒也存在通过气溶胶路径传播的证据。
                    2012年,荷兰学者Herfst等在《科学》发表论文,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无需在中间宿主中重组,可通过气溶胶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构成了人类大流行性流感的风险。
                    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具有80%的基因序列相似度,推测新冠病毒与SARS的物理性质可能类似,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IP属地:湖北11楼2020-02-08 23:13
                    回复
                      《中国科学报》:面对可能存在的传播风险,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应对?
                      ▲ 曹军骥:
                      如果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方式,那么我们当前的防疫战略须宁信其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新病毒的快速传播,而不是等到数月以后的正式研究结论而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导致抗疫黄金时机的丧失。


                      IP属地:湖北12楼2020-02-08 23:16
                      回复
                        《中国科学报》:您有哪些防控建议提供给大家?
                        ▲ 曹军骥:
                        建议分两类情况进行抗疫防控:一是对疑似和确诊病例实施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二是对绝大多数公众加强可能存在的气溶胶传播为主的预防措施,实施三防,即“防自己、防别人、防病毒”。
                        防自己:
                        尽可能远离新冠病毒,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具体措施表现为:
                        多居家,少外出,减少受污染气团的影响;外出回家时,尽量避免将外界可能的污染物带入室内,如鞋子、衣帽等可迅速脱掉并单独隔离存放数天,立即洗手、洗脸,可能的话立即洗个热水澡,保持个人卫生;
                        出门在外时,务必佩带口罩、手套、帽子等,注意漏气的口罩也将增加感染几率,要正确佩戴;尽可能选择有较大通风空间的交通工具、单独隔离式工具,如自行车、私家车等;
                        建议尽可能少用中央空调,防止气流携带新冠病毒进入室内。
                        防别人:
                        提高防范意识,切断他人传染到自己的可能途径。
                        具体表现方式为:
                        与别人交往时,务必提醒对方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杜绝不带口罩的近距离谈话;
                        抗疫期间拒绝一切聚会。如要接触,双方距离保持不低于双臂之宽;
                        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小空间内的会议,建议以远程办公为主。
                        防新毒:
                        按照新冠病毒的传染规律,有条不紊地科学防控。
                        多措并举杀灭环境中的病毒。采用酒精、消毒液、紫外灯、有杀菌功能的净化器等措施杀灭病毒,减少其在环境中的数量。
                        加大通风,稀释空气中的病毒。在病毒传播中需要注意病毒的感染剂量和毒性。
                        空气中的病毒可以通过混合和稀释而减少,然而有时即使极少量的病毒颗粒,也可以引起感染。
                        因此,建议在家或办公室期间,尽可能启用空气净化器,或适当开窗换气通风,以稀释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浓度。
                        注意防范地面灰尘等。地面可能是病毒隐藏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特别是公共场所。病毒从患者体内排出后可能沉降于地面,而且浓度相对较高。
                        因此,地面扰动会存在很大的暴露风险。建议少出没公共场所,同时保持公共场所地面清洁。
                        总之,我们要高度警惕空气气溶胶的传播方式,切实落实“三防原则”以切断其不明传播链条,减少很有可能因气溶胶传播方式引起大范围的感染病例,保护更多人不受感染。


                        IP属地:湖北13楼2020-02-08 23:30
                        回复
                          多谢转姐分享,转姐上面关于气溶胶的介绍很详细
                          我记得几周前在人民日报公众号看到过介绍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三种传播方式(飞沫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时提到气溶胶传播,前几天央视新闻频道每天15点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新冠毒气溶胶传播有可能但尚待明确并将此列入了第五版诊疗方案,按照转姐的新闻,昨天应该算是确认了,看来这是通过病例逐渐发现和确认的过程。内蒙古第一例无接触感染(住在确诊者楼上)时,我和家人还讨论过是否家中也需要对卫生间马桶等进行消毒和防范,当时也聊到SARS期间淘大花园的病例,反正我回头赶紧往家中平时使用较少的那个卫生间地漏里倒入了两杯水。。
                          今早在 WX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看到一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要重视,但不必恐慌”的文章(我截图贴到下面楼层),主要被访对象之一恰好就是转姐本楼帖子中提到的曹军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气溶胶学会秘书长” ,与转姐帖子有很多交叉内容,另外他还在文中讲到 “ 通常气溶胶的生命周期是一个礼拜,有长有短,平均下来是7天 ” 、“ 病毒气溶胶的传播主要还是在封闭空间和半封闭空间,大街等开放空间一般没问题(原因之一是病毒在空气中更易 “失活”,原因之二是病毒容易被空气稀释至安全限度内)。”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人们被感染的最大可能是:在一个密闭环境下,有大量的病毒释放” 。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20-02-09 23:01
                          收起回复
                            关于气溶胶及防护,看过15楼提到的三联这篇文章和转姐的帖子,我觉得基本就全面了解了。
                            说到底气溶胶本质主要还是飞沫——是颗粒更小的飞沫(或其它体液)形成漂浮/飘散/飘移在空中(据说大多数会升至高空 人较难接触到),而大些的飞沫颗粒会沉降到表面(地表or物表),所以,防病毒气溶胶的本质还是防病毒患者的飞沫——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一要防直接喷到人体的即直接传播、二要防降落表面的即接触传播、三要防空中的即无接触传播,只要你接触不到这样的飞沫就是安全的。所以,钟院士的“三早”政策以及他最早建议的WH杜绝进出、以及王辰院士的方舱“全收尽收”真的是很英明、有效的措施,目的都是隔离、杜绝一切传染源,各个围歼击破。因此,从WH封城到后续全国性的城市、县、区、村直至居民小区层层实现封闭式管理,大家自我隔离两周,完全堵死病毒的传染源,就像张文宏教授的金句 “再闷两周,病毒也被你‘闷死’了!”
                            所以,我们大家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防范NCP的方式就是——继续自我隔离!


                            IP属地:陕西16楼2020-02-09 23:06
                            回复
                              15楼提到的三联的文章截图如下-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或微信搜索“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进入看原文):


                              IP属地:陕西17楼2020-02-09 23: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