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22日,山西潞安组建 “潞安煤矿筹备处基本建设工程处建井三队”,负责王庄矿井的全面建设。同年12月30日,更名为“潞安矿务局建井三队”。1960年4月,更名为“ 潞安矿务局第三工程处”。1961年4月,更名为“潞安矿务局第三建井工程处”。1962年6月11日,第三工程处、建筑安装工程处等单位合并组建潞安矿务局建井工程公司。1965年3月12日,基建处及建井工程公司撤销,组建王庄建井指挥部。1966年1月,被国家统编为“煤炭工业部第十工程处”。
1964年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决定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攀枝花作为重要的钢铁和能源工业基地成为四川大三线建设的中心。1967年3月至5月,煤炭工业部第十工程处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建设攀枝花”的号召,1050名生产一线职工开赴四川省渡口市金沙江畔的宝鼎山麓,参加攀枝花工业区的煤矿建设,划归渡口第四指挥部代管,对外称“渡口四附十五信箱”。

武安已成为了过去式,幼儿园在熊大和光头强的庇护下发展快速。家属院里破的不行了,而且住了很多非十处的人,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感觉。

鸡毛山上的十处,换了个办公地
1970年4月至1987年3月,渡口第四指挥部先后更名为“渡口煤炭指挥部”、“渡口矿务局”、“攀枝花矿务局”。
1970年6月,更名为“燃料化学工业部煤炭第十工程处”。
1970年10月29日,燃料化学工业部将煤炭第十工程处完全下放给四川省管理。1971年3月16日,更名为“四川煤矿建设第一工程处”,简称“川煤一处”。
1973年10月,川煤一处留下矿建四队划归渡口指挥部管理,奉命调往河北省邯郸市参加邯邢基地煤炭建设会战,承担陶庄二号矿井建设任务,隶属于邯邢煤炭建设指挥部管辖。
1974年1月,更名为“燃化部煤炭第十工程处”。
1981年12月,陶二矿井建成移交。建井期间,作为全国煤炭系统五个机械化配套试点矿井之一,在主立井施工中率先进行了八个方面的机械化配套作业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1982年11月,承建山西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180万吨矿井扩建工程,五年时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现代化样板矿井。
1987年2月,承建我国首个通过世界银行贷款投资,设计年产量4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潞安矿务局常村煤矿。
1989年12月,更名为“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第十工程处”。
1993年8月,更名为“中煤第十工程处”。
1994年9月,常村矿井建成移交。
2005年12月,更名为“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十工程处”
2010年4月,更名为“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十工程处”。
2010年11月,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六十三工程处番号撤销,大部资产及人员整合并入第十工程处。


曾经的十处大车,都卖个完完的,剩下的也破个完完的,车队早已灰飞烟灭。
加油站还在角上,现在早已物事人非了。

传说中的建处60年来继往开来,大有发展。
可惜的是历史无存。
1964年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决定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攀枝花作为重要的钢铁和能源工业基地成为四川大三线建设的中心。1967年3月至5月,煤炭工业部第十工程处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建设攀枝花”的号召,1050名生产一线职工开赴四川省渡口市金沙江畔的宝鼎山麓,参加攀枝花工业区的煤矿建设,划归渡口第四指挥部代管,对外称“渡口四附十五信箱”。

武安已成为了过去式,幼儿园在熊大和光头强的庇护下发展快速。家属院里破的不行了,而且住了很多非十处的人,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感觉。

鸡毛山上的十处,换了个办公地
1970年4月至1987年3月,渡口第四指挥部先后更名为“渡口煤炭指挥部”、“渡口矿务局”、“攀枝花矿务局”。
1970年6月,更名为“燃料化学工业部煤炭第十工程处”。
1970年10月29日,燃料化学工业部将煤炭第十工程处完全下放给四川省管理。1971年3月16日,更名为“四川煤矿建设第一工程处”,简称“川煤一处”。
1973年10月,川煤一处留下矿建四队划归渡口指挥部管理,奉命调往河北省邯郸市参加邯邢基地煤炭建设会战,承担陶庄二号矿井建设任务,隶属于邯邢煤炭建设指挥部管辖。
1974年1月,更名为“燃化部煤炭第十工程处”。
1981年12月,陶二矿井建成移交。建井期间,作为全国煤炭系统五个机械化配套试点矿井之一,在主立井施工中率先进行了八个方面的机械化配套作业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1982年11月,承建山西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180万吨矿井扩建工程,五年时间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现代化样板矿井。
1987年2月,承建我国首个通过世界银行贷款投资,设计年产量4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潞安矿务局常村煤矿。
1989年12月,更名为“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第十工程处”。
1993年8月,更名为“中煤第十工程处”。
1994年9月,常村矿井建成移交。
2005年12月,更名为“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十工程处”
2010年4月,更名为“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十工程处”。
2010年11月,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六十三工程处番号撤销,大部资产及人员整合并入第十工程处。


曾经的十处大车,都卖个完完的,剩下的也破个完完的,车队早已灰飞烟灭。
加油站还在角上,现在早已物事人非了。

传说中的建处60年来继往开来,大有发展。
可惜的是历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