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南中”生活。
1981年,考上了期望已久的心目当中名校~南宫中学,一个从艰苦农村走出的孩子能考上南宫中学也是很幸运的。
南中位于原南宫橡胶厂(后来的电缆厂)北边,北,东方向为道路,八十年代来说,南中坐落于南宫县城的最东北角。
南宫中学西北侧为转瓦房教室,也包括学生宿舍都是平房,东北角是操场,东南角是南中自办面粉厂,靠近南门口东侧是学生挖的水库(实际上没啥水),学生食堂在南边,宿舍在学校西北角。
在南宫中学度过了艰苦而紧张的两年学习时光,81年是全国高中改制第一年,也就是学制从两年制改为三年制,那年南中招生六个班,四个三年制、两个两年制,本人分到了两年制学班,两年制班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学完三年制的课程,可想而知学习还是蛮紧张的,说实在的那届学生基础都不行,尤其是英语基础更差,甚至有的学生英语的水平还在只是认识英语字母的层次。学校的老师都不看好两年制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说如果将来毕业有可能考不出好的成绩。
那个年代最不缺就是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从初中英语开始补课,老师认真教,同学们努力学习,经过一两个月的突击教学,各位同学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八十年代的学生组织生活比较艰苦,学生要去粮食局交粮食作为口粮,当然那时候吃的主要是粗粮,以玉米面为主,每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几块钱。每个班又编为几个组,一日三餐有组内成员轮流打饭,早晚是小米汤和窝窝头(同学们称为捧子),打饭的工具是每组一个铝桶和呈干粮的铝盆以及一个勺子,值班同学均分饭汤和咸菜,咸菜是南宫中学自己腌制的大萝卜,据说萝卜是不要钱的,在南中西南边有好多腌萝卜的大翁,大翁里常年有腌好的萝卜,有的同学晚上实在饿得承受不住了,就去偷咸萝卜吃呢。
当年都是十八九的青年,生活非常艰苦,根本吃不饱,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说,甚至学习之余饿得肚子难受。
那个时候学生吃不上好饭更喝不上热水,也没有水洗漱,学校就一个烧水锅炉,上午大课间(上午10点)前,师傅把水烧开,学生们还没下课,老师们提着暖壶打好开水,这时候下大课间的同学提个大茶缸跑着去打水,锅炉小,喝水的同学多,锅炉师傅一遍续凉水,学生一边打热水,打的水基本达不到100度了。
学生吃得是大锅饭,每天中午还能吃顿白面,周一到周六也不重样,同学们最爱吃还是周五的大包子,南中的大包子很有特色,一般是萝卜丝馅的,可能那时候肚子里没有油水的缘故,吃起南中的大包子来格外香,中午班级打完饭有时候还富裕些大包子,学生可以用现金买,好家伙别提那个场面了,为了能多吃个包子,男学生之间打起来了也不是一次了。
南宫中学短短的两年学习转眼过去,通过高考大部分同学顺利升入高等院校,回忆那段生活,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些,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吗,一生经历一些磨难不是坏事,对于人生来说也是最好的意志磨练,那段经历受益终身。
1981年,考上了期望已久的心目当中名校~南宫中学,一个从艰苦农村走出的孩子能考上南宫中学也是很幸运的。
南中位于原南宫橡胶厂(后来的电缆厂)北边,北,东方向为道路,八十年代来说,南中坐落于南宫县城的最东北角。
南宫中学西北侧为转瓦房教室,也包括学生宿舍都是平房,东北角是操场,东南角是南中自办面粉厂,靠近南门口东侧是学生挖的水库(实际上没啥水),学生食堂在南边,宿舍在学校西北角。
在南宫中学度过了艰苦而紧张的两年学习时光,81年是全国高中改制第一年,也就是学制从两年制改为三年制,那年南中招生六个班,四个三年制、两个两年制,本人分到了两年制学班,两年制班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学完三年制的课程,可想而知学习还是蛮紧张的,说实在的那届学生基础都不行,尤其是英语基础更差,甚至有的学生英语的水平还在只是认识英语字母的层次。学校的老师都不看好两年制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说如果将来毕业有可能考不出好的成绩。
那个年代最不缺就是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从初中英语开始补课,老师认真教,同学们努力学习,经过一两个月的突击教学,各位同学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八十年代的学生组织生活比较艰苦,学生要去粮食局交粮食作为口粮,当然那时候吃的主要是粗粮,以玉米面为主,每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几块钱。每个班又编为几个组,一日三餐有组内成员轮流打饭,早晚是小米汤和窝窝头(同学们称为捧子),打饭的工具是每组一个铝桶和呈干粮的铝盆以及一个勺子,值班同学均分饭汤和咸菜,咸菜是南宫中学自己腌制的大萝卜,据说萝卜是不要钱的,在南中西南边有好多腌萝卜的大翁,大翁里常年有腌好的萝卜,有的同学晚上实在饿得承受不住了,就去偷咸萝卜吃呢。
当年都是十八九的青年,生活非常艰苦,根本吃不饱,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说,甚至学习之余饿得肚子难受。
那个时候学生吃不上好饭更喝不上热水,也没有水洗漱,学校就一个烧水锅炉,上午大课间(上午10点)前,师傅把水烧开,学生们还没下课,老师们提着暖壶打好开水,这时候下大课间的同学提个大茶缸跑着去打水,锅炉小,喝水的同学多,锅炉师傅一遍续凉水,学生一边打热水,打的水基本达不到100度了。
学生吃得是大锅饭,每天中午还能吃顿白面,周一到周六也不重样,同学们最爱吃还是周五的大包子,南中的大包子很有特色,一般是萝卜丝馅的,可能那时候肚子里没有油水的缘故,吃起南中的大包子来格外香,中午班级打完饭有时候还富裕些大包子,学生可以用现金买,好家伙别提那个场面了,为了能多吃个包子,男学生之间打起来了也不是一次了。
南宫中学短短的两年学习转眼过去,通过高考大部分同学顺利升入高等院校,回忆那段生活,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些,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吗,一生经历一些磨难不是坏事,对于人生来说也是最好的意志磨练,那段经历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