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吧 关注:75,553贴子:986,763

大4舰船小介绍(力求持续更新不烂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由于工作中画船的需要,陆陆续续搜罗了一大堆资料。顺个便来就来码掉这个,而且吧里似乎也没相关详细的资料。。。
首先关于船的名字,话说我现在是十分吐槽大四中文版对船名字的翻译,你算它是意译吧,但其实所谓的毛地毛桅毛毛船的这种叫法,对于查找对应的资料信息着实是毫无帮助,英文版我不知道有没有。而日文由于船名是外来语,小日本自然是用片假名直接硬撸。这使得看日语是对船名下刀子的一个极佳的突破口。而了解了各种船本来的名字,再去墙外面瞄各种资料就便当多了。。。然后我会把中文对应的英译名字个揪出来,(我自己肯定更喜欢用音译,当然由于音的问题,音译常会有多个版本,我会把我所知的都码出来,有漏的自然没办法了。。。)
然后是关于船的图像,由于真船留存至今的几乎没有,有的基本也都是复刻,而且辣马大的东西们,有全方位的图也是难找,所以索性找模型图吧,看个热闹应该是足够了。
再关于船的介绍,我的认识毕竟有限,也没做过船模型(现成的当然是撸过那么几条),所以讲的无法很详细全面,只能是点到为止,有问题自然欢迎高人继续指点。。。
我先将船做个分类(分类得益于之前看到过的一份资料),按地域,分成伊比利亚系,英系,北海系,中国系,日本系,排浆系,阿拉伯系,近代战舰系。鉴于大航海浓烈的葡萄牙情节,我自然从伊比利亚系的船开讲。
1,小型三角帆船,(日语,后同)カラベル ラティーナ,(英语,后同)Caravel Latina
大四图:

好没腔调的名字,然而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卡拉维尔。而后缀latina意思大概就是指拉丁帆装,而拉丁帆,便是三角帆,同时是全帆皆三角帆(卡拉维尔桅杆有2或3的,都装了三角帆便是这种型号)。卡拉维尔是葡萄牙人偷瞄阿拉伯人船弄出来的东西,最最典型的地方就是三角帆。方帆和三角帆的差异优劣我就不多讲了,相信这里的人都知道大概。这种吨位小,轻便,操控简单的小船,可谓成了游戏中葡萄牙主角们的开端用船。历史上,哥伦布首次探险时船队中就有一条叫做尼娜号的(La Nina),哥伦布对其喜爱有加,其更是成了返航时的旗舰(无奈圣玛利亚挂了呗。。。)。Caravel 在葡语里会是Caravela,所以也会听到叫做卡拉维拉。
实物模型:




2,小型方形帆船,カラベル レドンダ,Caravel Redonda
大四图:

卡拉维尔除了全三角帆式的,还有会秉着欧洲死性加装方帆的(主帆),后帆是三角帆,这种方帆与三角帆的组合基本成了自大航海时代一来,欧洲帆船的最典型帆装搭配。而这种型号还会加装船艏斜桅。哥伦布(又是这货)的首航舰队中,有一条叫平塔号(La Pinta)就是这型号。然而Redonda的意思我查了半天查不到,望有知道的能告知。另外一点是,游戏里的图,这种船是双桅,但实际我没找到过装方帆是双桅的。都是三桅。这里先打个问号。。。
船模型(平塔号):


--
然后适时现一下自己的办公桌:这玩意的优点就是,不太大,摆得下,不太小,够风骚。。。

3,中型双桅三角帆船,ナオ,Nao
大四图:

4,大型三桅方帆宽身船, キャラック,Carrack
大四图:

这俩货我准备一起讲,因为这俩宝贝其实是很接近的东西。拿屋(Nau),是葡萄牙人对这种船的称呼,西班牙语为Nao,而这种船在西方的统称就是卡拉克Carrack(也有叫克拉克,卡瑞克等),而据我所知,拿屋是专指葡萄牙对卡拉克的改装型。这种船改造于更早的一种叫做柯克(Cog,之后讲北欧系会专门在细说)的船型,区别于卡拉维尔的点是船艏有个三角的加高层平台,加装的船艏斜桅上会在加装横桅及小方帆。主桅的大方帆上也会再加个小方帆。而拿屋与卡拉克的区别是卡拉克的船艏艉相当高,船肚子低,船艉楼甚至有加两层的,整体像个U型。而拿屋相对更圆润平衡,艉楼没那么高。高大的卡拉克自然威武气派,能加载武装,便于战斗,但是难操控,弄不好还会倒。拿屋相对就好许多。战斗用的卡拉克会造得极为庞大,拿屋则相对适中用来跑商居多。历史上哥伦布(又双叒叕是这货,你丫凑好的是吧。其实就是凑好的,3种不同的船型搭配以防各种情况。。。)首航开出去的旗舰,圣玛利亚号(Santa Maria)就是卡拉克型,然后倒霉催的就搁浅了。。。
顺便再吐槽下大四的中文名,拿屋明明是三桅。。。图也是。。。
拿屋模型(典型的拿屋真是难找,还好我存货多。。。):






卡拉克模型(圣玛利亚号):







两者帆装基本相同,注意船体的区别。
5,中型西班牙方形帆船,軽ガレオン,Light Galleon
大四图:

6,大型西班牙方形帆船,ガレオン,Galleon
大四图:

大名鼎鼎的盖伦,(又有叫加利恩的,实际读音是盖利昂更准一些,但没这么译的。。。)还是放在一起讲,先吐槽中文名,盖伦虽然是西班牙船中的典型,但并不是西班牙才有盖伦,英国就也有(五月花便是),所以日语很准确,轻型的和本尊的。。。盖伦是延续卡拉克的特点后弄出来的玩意,显著的区别点是船艏,方形的加高平台,下部延伸成船艏角,再加装船艏斜桅。西班牙由于往返新大陆运载货物人员及防止其他海上骚扰,原先的卡拉克及卡拉维尔已无法胜任,西班牙式的盖伦应运而生,典型处便是保留卡拉克那高高高得不能再高的船屁股。相对来说轻型的盖伦中有种是英国改造西班牙式盖伦的产物,即所谓的英式盖伦,她降低了艉楼,船体相对更狭长,操控更佳。历史中德雷克的金鹿号,及五月花号都是英式盖伦。作为美丽的海上城堡,盖伦为后继的欧洲战舰打下了模板。
轻盖伦模型(金鹿号):




西班牙盖伦模型(圣弗朗西斯科号):




(战列舰乱入请忽视。。。)
伊比利亚系完毕,待续。。。。。


IP属地:上海1楼2020-03-13 02:12回复
    能跟大2的船合并做掉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13 02:22
    收起回复
      LZ加油啊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3-13 02:30
      回复
        发现我十年前在游侠发的2代船型帖还在,看了一下,图太多。只发楼主现在发过的几种。

        06多桅三角帆船 Caravela Latina:拉丁(纵帆)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用的)小吨位轻快帆船。游戏中有5位主角以此船开局。哥伦布第一次去新大陆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船,卡拉维尔船是长程航行的理想船只,其优势在于吃水较浅,船体更流线,这些设计使它们优于摇摇晃晃的庞然大物卡拉克船。当然,它比卡拉克帆船的载货能力要小得多。

        07多桅横帆船 Caravela Redonda:方帆卡拉维尔帆船。在哥伦布首次新大陆的旅程中,他的两艘卡拉维尔船最后就全部改装了横帆,变成了圆形的雷东达帆船,就是这个Redonda。(补:横帆的承受风能力使得船速达到了当时帆船的最高水平,也让哥伦布在崩溃前到达了新大陆)

        09中型帆船 Nao:葡萄牙人称卡拉克帆船为Nau(西班牙语Nao),即“船”之意。麦哲伦1519年的环球航行的船队就都由卡拉克帆船组成。这种大船提供了大量空间,能装载足够的船员与补给,当然还包括要带回去的货物。作为探险贸易船,该型船比普通的大型卡拉克帆船要略小一些。在日本所遇到的南蛮(日本人称西方人为南蛮,这里是葡萄牙人)“黑船”应该就是此型帆船。

        10武装帆船 Carrack:卡拉克帆船,是不是很熟悉啊,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主流船只;或称大帆船(15至18世纪初军舰商船两用的)。哥伦布小小的旗舰圣玛丽亚(Santa Maria)号无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卡拉克帆船。
        是在大帆船时代(16~18世纪)到来之前欧洲的最典型船只,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4世纪末以后,随着欧洲南北交流的增多及意大利诸邦海上贸易的繁荣,南北船只的特点开始混合,卡拉克帆船也随之诞生。北方的船上装置技术,如固定船舱、单面大帆等与南方的船体构造技术,如甲板、平接船板技术等,都被视为长处而结合在新型船只中。
        卡拉克帆船既深且宽,有一个很高的船尾,巨大的前船楼凸出船头,船身平滑,侧形成圆弧状,船舵安装在船体中心线上。这种船装载量较大,适于商用,其船体高大如楼,自卫性也比较良好,可以作为军用。15世纪后,卡拉克帆船从一桅一帆演变成为三桅甚至四桅的大船,船帆也分为多截,奠定了16~18世纪帆船桅帆装置的基本样式。另外,卡拉克帆船还是西方最早搭载火炮的船种。
        卡拉克帆船出现后体型越来越大,后期甚至出现了1000t~2000t的巨舰。但大型卡拉克帆船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其操纵困难,较为笨重,重心较高导致其遭遇风暴时有翻覆的危险,吃水深所以不能进入浅滩且容易触礁,“盖伦(Galleon)”等新型船种出现后便逐渐没落。

        11西班牙大帆船 Galleon:盖伦帆船;大型横帆船,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之所以西班牙如此紧密地与盖伦帆船联系在一起,或许只不过是因为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西班牙全心全意地采用盖伦帆船作为它的远洋货船与战舰的首要选择。除此之外,在考虑西班牙与盖伦帆船时,我们当然会联想到财宝船队。到了16世纪中叶,大多数的航海国家迅速采用了盖伦帆船,并根据他们各自的需要而对设计做了更改。有名的英国盖伦帆船有Golden Hind(金鹿)号,一艘小型盖伦帆船,作为德雷克爵士的旗舰参与了他的环球航行(在无敌舰队战役前后);另一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英国盖伦帆船是五月花(Mayflower)号,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运输货物和人员的任务日益繁重,旧有的船型(主要是卡拉克和卡拉维尔,卡拉克帆船重心太高容易倾覆,卡拉维尔帆船太小运力不足)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于是新型的盖伦帆船应运而生。盖伦帆船由巨大而笨重的卡拉克巨舰改良而来,其船体粗犷,有着多层甲板、三根以上的主桅杆以及降低了的前甲板和高大的尾楼,外形雄壮,有如城堡(“Galleon”这个称呼即得于此)。
        早先的盖伦帆船都没有大型卡拉克帆船大,吨位在120~300t左右,但因其航行平稳,载货量大,防护性能好、续航力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小急剧增加,成为标准长度46~55m,排水量500~1000t左右,可以搭载150~300名船员,配备数十门乃至更多火炮的大型帆船。大型的盖伦巨舰排水量甚至达到2000t,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IP属地:江西5楼2020-03-13 08:33
        收起回复
          确实还是ol最全面,基本都有了,除了该死的网游系统。


          IP属地:四川6楼2020-03-13 08:59
          回复
            看不到后面的图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13 09:06
            回复
              非常不错,一直想找关于大航海时代所有帆船介绍的系统帖,但找不到。希望楼主能完成这个大工程,加油!


              IP属地:上海8楼2020-03-13 09:36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3-13 10: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10楼2020-03-13 10:26
                  收起回复
                    lz加油,这个一定要顶。另外想要知道楼主的船模都是哪里来的?太漂亮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3-13 10:29
                    收起回复
                      我就知道你们看模型不过瘾。。。来来来,真船开出。。。另外问个问题啊,一个贴只能放50张图么。。。那完全不够放啊!如果不行我只能一贴贴开了。。。
                      卡拉维尔:


                      方帆卡拉维尔:

                      拿屋:(标准的拿屋是真心难找,还好我库存极端。。。)

                      卡拉克:

                      英式盖伦(五月花):

                      大盖伦:



                      好吧我图片额度用光了。。。


                      IP属地:上海12楼2020-03-13 11:48
                      收起回复
                        好文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3-13 13:05
                        回复
                          日文原版我也看了,就是北海高级4种船除了斯库纳都不知道怎么翻译,阿拉伯中型帆船是什么也找不到资料。其它都没啥问题。
                          顺便吐槽一下,史鲁普帆船(2代里单桅快船)为啥要翻译成“小型英国方形帆船”,跟英国有毛关系?明明是16世纪荷兰人发明的,甚至Sloop这个词也是来源于荷兰语。


                          IP属地:江西14楼2020-03-13 21:26
                          收起回复
                            老哥是船舶专业出身的吗?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3-13 23:16
                            收起回复
                              666,顶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20-03-14 0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