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未来十年发展行动纲要》,从2018年到2027年有步骤、分阶段推进,用3年时间形成雏形,5至8年时间出形象,10年时间基本建成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建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新城和展示武汉建设成就的靓丽窗口。
其中,近期阶段,从2018年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城框架雏形,骨干道路框架基本拉开,低碳市政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集聚平台初步搭建,核心启动区全面建成,城市规模达到7平方公里。
中期阶段,从2021年到2025年,生态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绿地系统基本完善,城市整体格局基本成型,低碳市政系统基本建成,产业发展体系基本确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十字双轴、东西双心、南北双园、多廊多组团”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市规模达到12.5平方公里。
远期阶段,到2027年,生态城逐步成熟完善,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崛起于大武汉。
今年以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共策划实施各类项目87个,总投资890.58亿元,预计全年开工项目79个。什湖治理、8条生态廊道、13.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9公里主次干道、270万方农民还建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与法国电力成立的合资公司今年将启动生态城首座低碳智慧能源站建设。
招商引资方面,已签约中建·中法之星、中交·中法之窗、招商蛇口中法智慧谷等重点项目。设立法企共享办公中心,为有意向来生态城发展的法国企业免费提供综合服务。同时,不断细化对“法”的招商工作,根据法资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轻资产型特点,及其在企业落户奖励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出台新版支持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未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将做足“法”字文章。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法企共享办公中心服务功能,积极引进法国及欧洲龙头企业、知名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军人才,打造中法科创产业高地。
其中,近期阶段,从2018年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城框架雏形,骨干道路框架基本拉开,低碳市政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集聚平台初步搭建,核心启动区全面建成,城市规模达到7平方公里。
中期阶段,从2021年到2025年,生态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绿地系统基本完善,城市整体格局基本成型,低碳市政系统基本建成,产业发展体系基本确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十字双轴、东西双心、南北双园、多廊多组团”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市规模达到12.5平方公里。
远期阶段,到2027年,生态城逐步成熟完善,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崛起于大武汉。
今年以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共策划实施各类项目87个,总投资890.58亿元,预计全年开工项目79个。什湖治理、8条生态廊道、13.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9公里主次干道、270万方农民还建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与法国电力成立的合资公司今年将启动生态城首座低碳智慧能源站建设。
招商引资方面,已签约中建·中法之星、中交·中法之窗、招商蛇口中法智慧谷等重点项目。设立法企共享办公中心,为有意向来生态城发展的法国企业免费提供综合服务。同时,不断细化对“法”的招商工作,根据法资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轻资产型特点,及其在企业落户奖励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出台新版支持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未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将做足“法”字文章。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法企共享办公中心服务功能,积极引进法国及欧洲龙头企业、知名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军人才,打造中法科创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