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是一个谎言,从开始做上宋族当家,整个宋族落到了焦玉的肩上!虽是大族,然而,充斥著粉饰太平,猜忌不和正是一个大族颓势的象徵。一个原本年轻轻怯生生的新寡,面对这些,自是要变成精明能干煞费苦心殚精竭虑的人精,也未必能够搞定一切。对内要面对俩年龄相仿甚至年长过自己的儿媳,对外要面对强势的阎氏一族,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令焦玉身上布满一种与自己年纪不相符的成熟,精明,还有大地赋予她的坦荡磊落铸成的威严!她用这些保护自己,保护宋家。然而,在这层保护膜下,焦玉自己也被蒙蔽,而不曾察觉到自己已经和阎族当家阎万曦一同陷入了一个绝境,一个只有他们两个人的绝境。也许是同是当家的身份让他们彼此理解而惺惺相惜,也许是因为彼此的人格魅力,又或者,俩人是天生的一对。可惜,世俗的羁绊并不能让两人如愿以偿,这份羁绊,也不可能因为陕北人天生的潇洒坦荡而化解,因为他们是首领,族规在当时神圣不可侵犯,同理,当时的一族之长在族人心中以及日常事务处理中的地位更是与治世时不同,而他们也不能像一般的土皇帝一般醉生梦死,只有兢兢业业地经营本族,两族才能在互相牵制中取得共存,也才能够在这乱世中得保安宁。他们更深知,族在家在,族亡家安在,家不在,人何在?坦荡,磊落,敢做敢当,焦玉何尝不想这样去直面爱情,可惜,亦是基於此的一份担当,让她无法自在地追逐真情!
矛盾,在焦玉心中激战,这苦,谁知?焦玉这种奇女子坦荡、磊落、敢做敢当的性格,怎会打动不了男人的心呢? 爱情到了此时,已经不需要常相厮守了,因为那爱已经在心里深深扎根,发芽……那为数不多却深刻的记忆足以回忆一生。
如果是这样平静的生活下去,我想焦玉会一直在儿子的身边偶而轻抚掌心的伤疤幸福着。但是上天安排了曦错手杀了玉的儿子,毁了她一辈子为人母亲的希冀,毁了她幸福的理由。打曦一巴掌,却依旧打不断眼中的眷恋。手中握着枪面对着这个男人,决心报仇的她却选择掉转枪口对着自己。
当一个柔弱的女子,在人前穿着过大的盔甲,只为了许儿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儿子从她的生命里消失的时候,也就开始了她的另一个谎言---爱上阎万曦。也许爱上万曦是个谎言,往日种种所言所行,只是为了报仇。但就是报仇这个理由却给了玉抛弃一切与曦“谈情说爱”。只是我想连玉自己有时候也分辨不出那些是不是都是谎言。在曦流露的真情面前,她无法无动于衷,越来越痛苦。我相信曦背她夜走山路时,玉如情窦初开般脸红紧张,这是真情流露。那晚的鸿门宴,焦玉一杯一杯的喝着由他们两人酿的苦酒,如此的痛苦;曦在那样暧昧的气氛下对玉发乎情,止乎礼,那是冷静的爱的表现,正如曦对玉说的:我没用,连你我也无法留下,我欠你的人命无法还,我欠你的义更无法还,我欠你的情……那是爱情在错误的时间更加疯狂地生长于敌对的他们之间,同样脆弱的他们本应在命运的捉弄下伪装强硬,扮演着自己都无法接受的无奈角色。但是当身上的沉重已经压得透不过气,你帮我退去了阴狠的外衣,原来同为沦落人的默契能让他们的心如此贴近。面对躺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焦玉最后选择了放弃报仇,在这一刻她的心平静了。她很明白:曦这样的男人,在最憎恨他时,他让她觉得一丝温暖;在最讨厌他时,他让她觉得活着还有一些希望;在最想杀他时,又让她为他伤心而哭。她放下了仇恨,也放下了幸福。但万曦却无法放开,所以在他以为玉死了时,再也没有了那晚的冷静,也没有了以往的犹豫,他冲进了焦玉家里,焦急地寻找。当看到玉时,他冲上去紧紧地抱着她,就像要紧紧抓住失而复得的珍宝。与她相爱,明知道那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跳了下去。在天灯台上,他对她说:我以为你明白,你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在这一刻,他知道了他一生的最爱是她,焦玉,那个完美女人。
没有爱上万曦,只是一个谎言,为的只是她选择把她的爱给儿子,为的是让他了无牵挂的离开。
玉,
为什么她的发会在那一刻散落到他的手掌,为什么她的泪在那一刻化为欣慰的笑容?
如果没有那一缕发,那个梦中出现的人又会是谁呢?
真正为他而死的人,是她。那个他再也无法触及的人,是她。
因为远离,所以依恋。因为相距,所以流连。
爱,所以放手。爱,所以离去。
如果没有那一缕发,也许抱歉真的是唯一的结局。
可惜,发稍飞扬的那一刻,两手紧握的那一瞬,
纵然阴阳相隔,两颗心却永远相依。
也许死亡才能见证爱情的伟大,也许牺牲才能显示她依旧的深情。忘却了,忘却了,一切都在枪声中结束。只留着玉的魂魄在这充满仇恨的火舞黄沙上继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