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吧 关注:812,703贴子:31,908,606

古三音乐集小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上海1楼2020-04-03 19:39回复
    古一古二见此:https://tieba.baidu.com/p/2895292018
    古三小评与建议见此:https://tieba.baidu.com/p/5995419749
    古网剑鸣流花专辑见此:https://tieba.baidu.com/p/6114368854


    IP属地:上海2楼2020-04-03 19:39
    收起回复
      古三音乐集数字版上线了也第一时间购买了,实体版也到货了,一切盖棺定论。无论做得好还是不好,也没有什么回转的余地了。当一切尘埃落定,再回头看看古三的音乐,惊喜有之,遗憾更大。
      从整体制作理念上,古三进步了,很大。避免了过去部分时间过分抢戏的问题,与剧情的结合更多考虑“音乐为剧情服务”。整体创作理念更接近于瓦格纳的乐剧,而非传统意大利歌剧。这种对于音乐独立性的削弱事实上是更好的把古三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某树在访谈里也提到说“玩游戏的时候大脑需要同时处理很多信息,配乐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很少有人会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在上面。而且我们也不希望那样,配乐作为游戏的模块之一尽可能地追求和整体的融合感——现在的我们更喜欢这样的质感。”的确如此。而且旋律性一直就不是音乐最重要的部分,这次刻意弱化了一些旋律性也是不错的尝试。
      带来的问题,既然更加整体了,那难免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音乐制作上的巨大问题(是的,毫不避讳),有时反而会导致某一段剧情整段垮掉。比如,首山激活百神祭所屠灭魔族的时候。


      IP属地:上海3楼2020-04-03 19:39
      收起回复
        古三音乐的制作问题,在我之前的古三音乐小评和建议里已经明确写过。分别是实录不够多,实录不精彩,编曲太简单,Midi制作不精良,混音太差。制作的精细度是系列作品中最差,没有之一。
        实录不够多非常简单,很多独奏声部可以通过实录来大幅度提升质感的,但没有。
        实录不精彩,主要是乐手演奏的水平问题。比如音准,音色,换音痕迹的避免,揉弦运用等等所谓“内行看门道”的东西。
        编曲太简单,主要指的是中声部的缺失。关于这一点会在后面说到拂光特别版的时候单独说明。
        Midi制作不精良贯穿了整个音乐集中的绝大部分乐曲。我会给大家画一下示意图。由于Midi的录制的时候,乐器都不会直接发音,而是有一个微微小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在声学上被称为起振过程。这就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分别是对不齐和不连贯。
        结合图例可以看到,实际midi的发声方式与我们所习惯的方式不同。红点是实际稳定发声的,也就是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这个声部这个乐器这个音的位置,与三角的微妙滞后导致了对不齐。而蓝线即使把它首尾相连,听上去仍然是断断续续的,原因就是无来由的起振过程。在快速乐曲中,前一个问题很明显。在慢速乐曲中,后一个问题很明显。
        而这个问题,是古三音乐最大最大最膈应的问题。
        混音太差是针对部分曲子而言。混音有几个重要的指标,比如相位,比如声像,比如混响时间。相位解释太难,声像可以简单理解为乐器发声位置,混响时间则与哈斯效应有关。如果这样不太好理解,那就想象一下,把整个交响乐团本来半圆形的位置排成一列横条,而你坐在一个可以清晰听到他们每个人每种乐器演奏的声音。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诸多midi的制作都发生了这样的问题。较好的混音应该是乐器有前后左右,给人想象在一个合理的音乐厅内有合理的排布,声音有先来后到轻响不一,还可以感受一下音乐厅的反射。


        IP属地:上海4楼2020-04-03 19:41
        回复
          昆仑玉隐(Live)
          作为整个游戏的开篇,营造出的情绪是茫远的,甚至是带一点孤独的,很容易将人的情绪带回到上古的故事中去,尤其是二周目的时候,这种情绪上的渲染更明显。
          整个音乐的制作,在40秒弦乐进来之前都没有太大问题,而弦乐进场之后,那种我在古三音乐小评时说到的midi的,一个一个音的不自然的渐强就开始出现。尤其45s midi大提琴独奏声部进入时尤为明显,极大地破坏了整首曲子的连贯性与流畅度。
          我反而更喜欢的是2:16进入的上下拨弄的“伴奏音型”。主旋律潜藏在:1.音程关系(决定了音程的张力);2.上面的那个音;3.下方的低音中,而且也很简单,只是不断徘徊的音阶级进,就是营造气氛,这一段无疑是很成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idi制作上的缺失。


          IP属地:上海5楼2020-04-03 19:41
          收起回复
            拂光(Orch)
            如果一定要提一点点小建议的话,我觉得50s的大齐奏对得不是很整齐。但这是一首一听就是花了钱的曲子,和没怎么花钱的曲子差距巨大。
            好就好在实录的东西更多。长线条的弦乐,各个独奏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独奏)。我之前的帖子里说过,Midi想要表现人的情感,需要制作时费时费力修还不一定能做到这样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星战的粉丝应该知道,每一部星战的配乐(包括这次的游戏,陨落的绝地武士团)都是找伦敦交响乐团(LSO)录的音。我们作为小作坊,也不求说找这样规模的来录,简单的办法是:找8-10人左右的弦乐组,以及各个独奏乐器声部(可由弦乐组内的老师兼任),这样录两三遍左右,通过混音混在一起,完事儿。这也是标题带Orch的通俗做法。这样做的质感提升巨大,当然,钱也是得多花一些的。而这样的录音,一般不是按一首首来算的,而是按照进棚录音的大概时间来算,算不上很多,两三个小时几乎可以覆盖整个音乐集。我曾在棚里一个半个小时录完了一个电视剧所需要的所有配乐……


            IP属地:上海6楼2020-04-03 19:41
            回复
              斩诡
              10s进来的小提琴,和拂光一比就实在拉了胯了。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廉价的midi味”。想要对比,可以看看拂光特别版的2:20。也是没有混音的典范,声音干而没有下潜,包括鼓。这个制作水品是自仙剑开始就没有进步的,如果说得更早一些,那就是80年代港台流行歌的电子味道。
              不收回,两个字,灾难。


              IP属地:上海7楼2020-04-03 19:42
              收起回复
                云谲之野
                见古三小评与建议光明野·雾BGM。
                定音鼓音色没有应有的振动效果。混响非常不到位。一点都无法凸出恐怖的氛围。
                换句话说,此时的定音鼓音色,我期待的是像深夜敲我的门一般敲在心坎上,而目前的呈现是敲在隔壁老王的家门口。
                几乎就是个demo。
                不能细听。


                IP属地:上海8楼2020-04-03 19:42
                收起回复
                  雾隐
                  算是做得还算不错的气氛渲染了。除掉1:06开始的高音区弦乐组,又出现了明显的由于Midi导致的晚进入的现象。
                  比起之前两首真是好太多太多了,至少有应有的质感。其实我也没有要求说所有要做到每一首都水准之上,但标准的水准还是应该做到的,不然本来就小作坊,这些钱花出去真是要亏死。


                  IP属地:上海9楼2020-04-03 19:42
                  收起回复
                    却邪
                    节奏型解释过了(见玄戈boss战大眼睛BGM),制作问题也解释过了。
                    混音非常差,鼓在挠痒痒。
                    吟唱与铜管也有起振过程,而且没有隐藏,导致实际与节奏型乐器的配合非常杂乱。
                    不断重复的节奏,姑且称之为Tango节奏。在皮亚佐拉等Tango作品中大量运用。
                    把一个四拍的小节打分拍为八拍后,重音在第一,第四,第七个分拍上。也就是说节奏被切割成了123 456 78。天然的有三拍的不均衡感,却又有四拍的方正感觉,个人是非常喜欢的。有别于三连音的均分,也有别于正常的平分,是给了更强的动力性的。可惜一切被midi对不齐毁了个一干二净。


                    IP属地:上海10楼2020-04-03 19:42
                    回复
                      镇厄
                      同上,见玄戈第二阶段Boss战魔核。这两首的midi制作问题尤为明显。
                      继承了之前的节奏。律动与动机的贯穿,显得剧情上也更连贯。
                      由于midi每个音独立起振而听上去对不齐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这次还影响到了弦乐。具体体现在滞后感很严重,比如16s开始的fa mi re si do fa mi。
                      玄戈大人,你值得被更好的BGM对待。这样的战斗乐制作水准,配不上你。
                      如果想要了解类似的音乐相对更优秀的创作,可以请大家去听一下巫师3原声集里的The Hunt is Coming。贯穿了艾瑞丁的主旋律,并且将旋律隐藏在刺激节奏型之下。如果却邪和镇厄这两首曲子能对齐一点其实就已经好很多了,只是这个也没做到而已。


                      IP属地:上海11楼2020-04-03 19:43
                      回复
                        霄虹(Live)
                        这首曲子值得一个Orch版本重制。因为本身很好。
                        小提琴也该重录一下。大提琴Midi轨也该实录一下。
                        即使它有着这样那样明显的问题,仍然,它是古三音乐中,较好的一首。只是我本来是很期待天鹿城可以通过Orch的方式更加完美,现在么得了,有点伤感。


                        IP属地:上海12楼2020-04-03 19:43
                        回复
                          锋镝&参商交辉
                          见玄戈与北洛的对峙与决斗。
                          这两段音乐给我的印象是两个字:古龙。
                          我一直是不喜欢古龙的,我喜欢金庸。但是这段配上台词,两个逼王面对面,话不多说拔剑开干,几招之内分出胜负(古龙一般只有一招),的确给我非常强的既视感。
                          弦乐仍然问题很大。比如51s一个一个音往上爬,令人绝望。
                          比较好的是参商交辉,避免了很多问题。相比之下,锋镝在弦乐进入后就拉垮了。


                          IP属地:上海13楼2020-04-03 19:43
                          收起回复
                            拂光(Orch)特别版
                            花钱的曲子,在质感上的确是很不一样的。
                            但是在曲子的结构上,我觉得是有可以商榷的地方的。尤其是1:44开始的那一段新编的,我完全没有get到乐曲想要表达的意思。首先是这一段对我来说的既视感强到爆炸,几乎是《风之谷的娜乌西卡》中的“滑翔翼与飞行艇的战争”(见久石让在武道馆2008音乐会的4:27。但问题在于哪儿呢?中声部的缺失。交响乐团与平时室内乐的编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交响乐团有着充盈的中声部,即使他们在绝大多数时候不会被人明显感知,但是,中声部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想借此机会,说一下古三音乐另一个重要问题:中声部缺失。
                            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声部越来越丰富的过程。约8、9世纪,格里高利圣咏最一般的特征为: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最初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被称为奥尔加农。大约12世纪左右,复调音乐又有新的变化。奥尔加农声部从原来的下方声部转向上方,并越来越表现出流动和富于变化的装饰性格,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复调风格。13世纪的经文歌就有了三声部。自此,中世纪、文艺复兴的音乐虽然主要是上下两个声部,但中声部一直是对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材,不可或缺。
                            到了巴洛克时期,复调艺术臻于完美,而且通奏低音的出现以及和声学的雏形,让中声部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为有时候中声部的音可以决定和弦的性质,调性。以最简单的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来说,在根音与五音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唯一区别就是中间的音,大三和弦的中音比小三和弦的中音高半音。这也直接区分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调性。
                            古三的音乐创作没有无调性的成分,仍然是传统的调性音乐,仍然受这套规则所管辖。
                            古典音乐的创作,尤其是交响音乐的创作,无论何时都更讲究声音的平衡。对位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说中声部,要从没有中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说起。而中低音声部是声音平衡里非常重要的。根基不稳,上面的旋律就有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飘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特殊的音色,大量运用于德彪西的小编制音乐作品中。只是如果号称交响性,就应该更有交响的味道,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驾驭交响这种规模的。著名如勃拉姆斯,在创作交响曲上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舒伯特的一些交响曲,更是被部分乐评家评为“不会配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有道理的。
                            说回拂光特别版,简单的感受就是薄。你可以说少、淡、浅的创作理念,但的确在中声部上的不够会导致一种“皮包骨头”的瘦弱之感。同样,以久石让在武道馆2008音乐会的风之谷举例,7:47大量声部退出,留下弦乐队,但中提琴起到的和声支柱与补充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本来拂光的原版没有用到交响那样的表达方式,那样也就够了。但当加入了交响这个元素之后,就显得远远太薄。反而更喜欢的是3:00开始,因为需要那种飘渺的感觉,因此把声部整体上抬是没问题的。
                            不是写个管弦乐就叫交响。其实交响除去我说的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考虑的,比如动机贯穿,比如配器,比如结构,但这也无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体现,故不深究。综上,至少在这首曲子上,我不能赞同。有交响之名,无交响之实,且相差甚远。


                            IP属地:上海14楼2020-04-03 19:43
                            收起回复
                              赤子之剑(Live)
                              从实录的效果上,我觉得音色上略干了一些。和midi声部不是很合。同样,也是一首可以和天鹿城一起实录一下乐队的曲子,录一下会更好。但现在效果已经不赖了。只可惜的是主题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发展,这个旋律其实大有作为,导致很短。
                              采桑子
                              见古三音乐小评与建议的栖霞。
                              这次的场景BGM制作水品远高于战斗乐。
                              高了多少呢?大概是古厝回廊摔死的尸体堆起来这么高。
                              王位虽好,但这里是我眷恋的地方。一个平静的乡下,没什么特别珍稀的东西。有师傅和师娘办的方仁馆,文武兼修。教教师弟师妹,路见不平还能行侠仗义一下。这些个最平凡的,总是让我不禁驻足。
                              整首曲子平淡如水。大提琴的独奏让我想起了大地母亲,当然在古剑里是山灵。大提琴solo刚刚及格,如果是实录的话,可以再好。
                              羽无双在栖霞的话,可以完美概括这首音乐: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
                              晚灯将熄,村子融入翠屏树海,沉入苍茫。
                              夸。希望实录大提琴。


                              IP属地:上海15楼2020-04-03 19: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