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阁研读吧 关注:237贴子:1,836
  • 2回复贴,共1

投射你的意识活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梦体系建立理论篇】开始投射你的意识活动
你们是否有这样的发现?
清醒梦中的梦体和非梦态的身体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使我们处在非梦态的状态,但并不能称之为“清醒”,因为我们的行动很多时候是不被我们所知的。
当我们习惯性的产生一些行为时,是出于一种“记忆意识”的选择性表现的状态,和梦环境梦态平衡颇为相似,说白了,我们很多行为的产生是被我们所忽略的。
那么,问题来了,梦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带入非梦态的记忆对梦态信息进行翻译,而我们的非梦态感官又会同样模拟在梦态感官中,被不同程度的表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梦态进行活动时,主要以视觉和触觉占意识活动的比重偏大的原因。
因为在非梦态,视觉和触觉是大多数人的主要觉知方式。
并且,视觉和触觉的维系可以比较容易反馈维系整个梦环境的稳定。
因为我们对梦境的觉知,本质上就是在梦态带入一部分非梦态的意识活动,将非梦态的部分意识活动投射到梦环境中。
所以当我们把其中一个种类的感官放大时,就会逐渐消除我们对于其他感官投射量逐渐减少的压力。
这样的集中使我们不用分心去恒定其他的意识活动。以便后面的选择性恢复其他梦体感官,放慢适应的时间,减缓适应的压力。达到稳定知梦状态的作用。
一般来说,新手在初入清明梦态时,会出现情绪以及感官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会使得我们投射到梦环境梦态的感官开始消解。
就是说一般我们在刚开始接受一般清晰度的清明梦态时,会难以引导意识活动投射量维持稳定,这样一来,意识活动的投射量就会从占比不同的各个梦态感官上,不同程度的减少,直到减少到[醒点]或者[普通梦点]或者[假醒点],梦体活性这样降低,我们就失去了清醒梦的状态。
而熟练者已经天然的调整了梦体感官的占比,使其适合于维持稳定。清醒梦的练习,本身就是一个调节梦体感官,提高并保持梦态高梦体活性的过程。
所以适应清醒梦态,就要调整平衡并且稳定各个梦体感官的意识活动投射量,防止分踢,秒踢的现象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非梦态的各种活动的觉知影响着对于梦态的意识活动,以及各个意识活动的占比。/
举个例子,我们有两个人群A和B
[A]忙碌于工作,学习,心理压力很大,自认为少梦或者不做梦
[B]在世界各地旅游,欣赏自然风光,梦境很精彩
这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到“无意识活动”的习惯中,人群A对某事形成了惯性记忆,忽略自己的很多习惯的行为,对自己很多行为几乎觉察不到。投射到梦态就成为了对梦境的主动忽略。
而B人群接受的事物很多,重复性低,所以大脑的重复性记忆忽略机制不明显,并且对于感官的应用记忆比较深刻,意识活动觉察自己身体行为的成分较大,所以在投射到梦态,便有清晰记忆的梦境。这种人群在被进行清醒梦训练时效果比较显著。
上升一下,我们把A人群叫做[意识活动惯性不敏感型人群]B人群叫做[意识活动多元敏感型人群],上述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回到梦态投射非梦态的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
我们可以通过觉知非梦态(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来影响和提高梦态感官的感知并维持其相对稳定。
我们借助感官对梦境主动投射我们的意识活动有助于清醒梦的稳定。
2020年4月4日
——汲明
(这个意识活动投射模块后面还有几篇,我应该会在明年或者年末发出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4 17:53回复
    谢谢在梦阁发帖!整个文章是很好的思考!以下是我仔细读完之后的一些想法。
    1. 关于把某一感官放大,可以提高保持梦体活性,的这个有更多更具体的例子吗?
    2. 后面的例子确实是比较生动一些。不过有一些情况还没有完全涵盖,比如说有一些A人群也有梦境很丰富的。B人群也有无梦的。这个需要更详实的数据才能确定是否为真,继而推论出之后的结论。
    3. 投射这个概念我理解比较困难诶。有没有更接地气的说法?


    IP属地:美国2楼2020-04-11 22:44
    回复
      有没有续集,期待中


      IP属地:美国3楼2020-04-18 05: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