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吧 关注:3,509贴子:20,496
  • 16回复贴,共1

被时代误伤——关于《孤城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看完了《孤城闭》,上部和下部之间的等待如此漫长,令人心焦。故事终于发展到了结局,我又有种内伤的感觉。这娓娓道来的叙述如同划过心脏的丝网,留下缜密的伤口。
即使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在这个年龄遇到了米兰Lady,如果太早,我还浮躁着,轻狂着,会读不懂亦读不进她的文字,会因文史知识的贫乏而难于理解,如果太晚,我或许会现实到对古典的风物失去兴趣。那么我便会错过这个20年以来我最欣赏的女作者。就像错过金庸,错过古龙一样,成为一生永远的遗憾。



IP属地:广东1楼2009-10-31 10:45回复
    因一部《柔福帝姬》,我见识了米兰Lady的文字。文风高雅而又不卖弄,摹写细致而又不浮华,在如今泛滥的以古代为背景的小说中,是一朵出水芙蓉般的清丽存在。而且那纵横交织的结构,和因山河破碎而产生的爱恨情仇,都使小说尽显张力。虽是写女子的身世浮沉,却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大气与幻灭。这一切都使米兰的文字超越了一般的女作者只摹写爱情甚至将其它一切都作为爱情的背景的单调。她的文字,能让读者窥见远去的故国,透过史书里冰冷的只言片语,还原她们的一颦一笑,悲欢喜乐


    IP属地:广东2楼2009-10-31 10:46
    回复
      和《柔福帝姬》相比,《孤城闭》则没有多重叙述的复杂结构,更像是一幅平面画作,以线条来渲染勾勒,让人安静地欣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每个傍晚,皇城门就是这样以恢宏的姿态把一抹夕阳拒之门外,把一座孤独的城重重地关在暮色里。


      IP属地:广东3楼2009-10-31 10:47
      回复
        公主说,怀吉,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了。这是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一是公主,一是内侍。我曾以为故事会紧密围绕着公主和怀吉之间令人叹惋同情的灵魂恋情展开,但是它的格局却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宏大。米兰的笔下所写,是爱情,又不只是爱情。梁怀吉不只是爱情故事的悲情男主角,更是一个时代的绝佳观察者。
        透过他繁华终化清尘的一生,我们仿佛能够如管中窥豹般触到宋仁宗时代的一隅,那被传说的清平盛世。
        王安石曾说,宋仁宗为君,“仰畏天,俯畏人”。他小心翼翼地经营着朝内朝外的政局平衡,为控制朝中后族的势力而拆散了爱女与曹评。可他却不是强硬的封建家长,而是一个爱女儿胜于生命的父亲。他似乎是一意孤行,却终于事与愿违。他想顾全所有人,做让所有人满意的明君,却发现到头来牺牲的不只是自己的权力,更是把这复杂的政治棋盘下成了困局。他痛苦却别无选择。
        因为痛惜公主与怀吉的命运,我不禁对北宋强势的台谏制度心生厌恶。我以往曾以为言官畅所欲言,甚至可以左右君主的时代是进步的。现在却觉得若言官被纵容太过,就不是民主而是另一种强权。言官们对皇帝家中的琐事也一本正经地上书进谏,仿佛理所当然,连皇帝都无法自由,甚至不能像一个普通的父亲那样将自己的女儿从不幸的婚姻中拯救出来。看着仁宗和公主两人的痛苦,便觉得言官们的所谓忠君是如此虚伪自私,只是想让一切符合自己的期望,将一切人拉进他们既定的道德轨道之中。
        公主的爱情就这样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她无法像国人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心如止水的泥塑菩萨,在无法勉强自己接受的婚姻之中,连对怀吉的依恋也为强势的台谏制度所不容。一切的悲剧最终是性格的悲剧,她的偏执,她的不肯俯就,她的高傲,她的不屑争辩,都筑成了她即便痛苦,即使牺牲也不为人所理解的命运。或许一个公主应该沉静如水,她偏偏激烈地怒放,结局也只有早早凋零。
        梁怀吉,除却内侍的身份,他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人。他天性淡泊,饱读诗书,真心地相助崔白,为欧阳内翰解围,对痛恨他甚至不惜他死的杨夫人舍身相救,对台谏中称他“罪恶山积,当伏重诛”的司马光亦了无恨意。他只是谦卑而安静地旁观着自己不知被谁操纵的命运,守护着注定无法延续的爱情。当公主于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孤城之中,只剩两人相濡以沫。然而,连一点点慰藉也逃不过命运的翻云覆雨,他的爱情也终于化作了余生孤单而绵长的守望,成了一道宫墙两端,即使手心相对,目光也终会错过的遗憾。
        素履无咎在书评中把《孤城闭》形容成含着眼泪的微笑,心境清明的饮泣。这话说得再形象不过。这里没有谁大奸大恶,人人都情有可原,人人都无可奈何,人人都奋力挣扎,难免被卷进漩涡。每个人都不过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被困在这注定无法解的困局。
        然而,这也毕竟是一个昌盛的时代,言路开明。正如王安石也不得不承认的,在仁宗那个朝代,天下才士,罕有不被拔举任用的。而这样一个兼顾到几乎面面俱到的局面,难免不以某些个体的牺牲为代价。就像欧阳修,即使无事得谤,身心俱疲,也依然欣然于生在这个海晏河清的时代。
        每个人都没有过错,只是被这时代误伤。


        IP属地:广东4楼2009-10-31 10:49
        回复
          都被困住了,出不去了
          或许,每个时代都是这般吧,有自己的故事,亦有着自己的情伤,悲哀,却又无奈


          IP属地:上海6楼2010-07-02 13:41
          收起回复
            我觉得孤城闭比柔福帝姬好 因为我感觉到更多的爱 公主也没有因为战乱造成异样的攻击性格 还是纯真善良的 懂得为小丫鬟赎身等等


            8楼2011-07-29 14:09
            回复


              10楼2011-08-25 19:49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1-08-30 07:18
                回复
                  在我心里,怀吉就是完美的,他是一个温和良善到骨子里的人。
                  这本书是我的软肋。。。我不会看第二次。。。。


                  12楼2011-12-01 22:42
                  回复


                    13楼2012-04-28 21:21
                    回复
                      看了这些字我哭了,那时,我对台谏很愤恨,但是后来,主人公(是欧阳修吗?)对台谏的点明,让我无法讨论厌了;因而它确实是英明的,我没想到清明的政治方式居然也会伤人,历史上这极其微小事件绝不可能消减它的杰出,因在作者笔下这情感是如此令人动容,所以这情意无限放大,如潮水般淹没了我们……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7-17 23:59
                      回复
                        原谅我挖坟了,写的真心不错。但对于怀吉,我个人偏向于“正是源于他内侍的身份,才造就了他完美的性格,同时也奠定了悲剧命运”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06-17 17: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