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吧吧 关注:121贴子:277

对编织袋问题的一点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20-04-24 09:18回复


    IP属地:辽宁2楼2020-04-24 09:19
    回复
      2025-08-09 13:2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王殿学律师在张志超案真凶很可能与柳编行业有关一文中提到“更需要对编织袋作更全面的调取,虽然15年过去,但出口热那亚的用于装柳编的袋子,绝对可以找到所有者,可以向多个海关寻求帮助,在当年有没有相关出口的记录,可以发动群众有奖举报,还可以向热那亚海关求助查找记录,使用柳编的人,会不会是在热那亚的中国人。”我认为他的建议完全是南辕北辙,事实已经证明他的建议多么地不实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警力物力,最后无功而返。


      IP属地:辽宁3楼2020-04-24 09:19
      回复
        李蒙在物证?物证?——张志超案述评之二一文中提到这个白色编织袋上有“ORTOFIN”“GENOVA/ITALY”等字样,经临沂海关及临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去人,是装柳编等工艺品出口的袋子。“ORTOFIN”是商标名,“GENOVA/ITALY”即意大利热那亚。据此,警方又深入临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临沭、河东70余家柳编经营单位,历时近一个月调查走访,也未能查出该编织袋的来源。
        很多网友对此情况都知道,王殿学律师对以上情况不可能不知道,还提向多个海关寻求帮助这个老掉牙建议,不知出于什么目的。


        IP属地:辽宁4楼2020-04-24 09:19
        回复
          李蒙文中又提到按照张志超的有罪供述及判决书认定的事实,这个编织袋是张志超在jiansha高婷的第二天下午又进去jianshi并切割尸体时带到作案现场的。在他的前后九次供述中,对这个编织袋的来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次供述,说是作案当天晚上花五毛钱饭票从同学李磊(化名)手里买的;第二次供述,说是作案当天清晨到小卖部买锁后,回宿舍从李磊枕头下拽出一个编织袋跑回现场,袋子先放在那里;第三次到第九次供述,说是第二天下午才去偷。但这九次供述,全都无法证实。警方询问了李磊及其母亲,李磊表示,他从来没有过这种编织袋,不仅没有,见都没见过,张志超也从来没有找他买过,也不可能从他这里偷走。李磊母亲表示,他们家没有过这种编织袋,她从来没见过,也没见儿子用过。为了查清这个编织袋的来源,jingfang多次找到李磊,并到张志超、李磊家中查找,又对其宿舍内所有学生共计82名逐一调查了解,经过近半个月工作,未能发现任何线索。
          那么对于这个不知来源的编织袋我们如何能够把它关联起来呢?


          IP属地:辽宁5楼2020-04-24 09:20
          回复
            与这个不知来源的编织袋关联起来的因素之一就是证言。
            王广超2005年2月13日9点-11点的一份证词提到,“不到一分钟,我看见张志超从下边上楼,手里拿着一个白色蛇皮袋子。他没说话,就进洗刷间。”而张志超随后不久,在第二次供述提到,说是作案当天清晨到小卖部买锁后,回宿舍从李磊枕头下拽出一个编织袋跑回现场,袋子先放在那里。
            王广超与张志超他们证言的交集或共同点就是案发现场的当天那个早上,他们共同提到了那个编织袋。他们在时间、地点、对同一事物描述上的有相当的一致性,这本身就是对物证关联性分析的一部分,可是判决书认定的事实,却是这个编织袋是张志超在jiansha高婷的第二天下午又进去jianshi并切割尸体时带到作案现场的。
            不知什么原因,对于王、张以上的两份证词关于取编织袋的时间节点上的情节,并没有得到认定。那么这个编织袋真的就是第二天下午又进去jianshi并切割尸体时带到作案现场的吗?


            IP属地:辽宁6楼2020-04-24 09:20
            回复
              如果当天6点20分案发,那么到第二天下午已经过了30个小时。
              30个小时后的现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按照王殿学律师的理解,死者呈“仰卧位”,并且必须保持这个姿势已经超过24个小时了。他提到“根据现有资料分析,高某死亡后30至34小时尸体应处于尸僵已出现且未缓解状态。”也就是说离尸僵完全缓解仍还有2-3天时间。
              看过希区柯克电影《领带凶杀案》中的“领带狂魔”那个变态杀手,为了拿回握在死者手中自己的胸针,差点掰断那个僵硬女尸的手指,就应该知道高婷案凶手仅是给僵硬的尸体脱去衣裤当时就得费多少劲。
              另外根据血泊经过的时间与血痕现象的关系来看,4-8小时,巴掌大的血泊面积基本干燥,扇面大的血泊近二分之一基本干燥,30个小时已经干涸的出现裂纹了,怎么能出现一楼图示的血痕呢?


              IP属地:辽宁7楼2020-04-24 09:20
              回复
                从一楼图示可以看出,编织袋比较新,折痕很明显,有4折,最后形态是折成25厘米左右见方,平时应该是压在床板之类下的。
                王广超2005年2月13日9点-11点的一份证词提到,“不到一分钟,我看见张志超从下边上楼,手里拿着一个白色蛇皮袋子。他没说话,就进洗刷间。”
                在当日早上6点20多分,天还没有透亮的时候,我想知道王广超是怎么一眼就辨认出一个25厘米见方的有书本大小的东西,是一个白色蛇皮袋子的,或许王广超当时看到的蛇皮袋子是打开着的,张志超下楼把折叠成型的编织袋打开,看看大小,合不合适,再跑上来,如果编织袋是他自己的,他有必要这么做吗?他还会把它留在现场吗?
                上下楼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还有可能从哪里得到这样的编织袋呢?二楼卫生间吗?二楼教室吗?如果是二楼大宿舍,82个同学就有82张床,挨个找个遍,5分钟就过去了,张志超下楼的目的真的就去找蛇皮袋子么?他怎么能知道某个人一定会有呢?


                IP属地:辽宁8楼2020-04-24 09:20
                回复
                  2025-08-09 13:1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5年2月14日张志超第二次供述,说是作案当天清晨到小卖部买锁后,回宿舍从李磊枕头下拽出一个编织袋跑回现场,袋子先放在那里;
                  那么按照2月13日王广超的证词“不到一分钟,我看见张志超从下边上楼,手里拿着一个白色蛇皮袋子。他没说话,就进洗刷间。”张志超在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求人看门,匆匆忙忙跑上楼,他没说话,就进洗刷间,那么张志超匆忙进去在里面忙什么呢?按照张志超的第二次供述,袋子先放在那里;有个疑问就是,他忙到把下楼去找袋子的事都忘记了吗?还是因为别的事使得袋子不得不先放在那里呢?


                  IP属地:辽宁9楼2020-04-24 09:21
                  回复


                    IP属地:辽宁11楼2020-04-24 09:21
                    回复
                      从上10楼图王广超的证词得知,这时从北边宿舍出来一个人,叫胖明明,他说“你们干什么的,声音很大”。他后面还跟一个学生,我不认识,胖明明就到洗刷间门口,,,后来出现的他们之间答非所问的女鬼之类的对话,大多数网友都知道了。
                      如果说第一次王广超的的出现,惊扰到了张志超,以至于他慌慌张张,很紧张的样子向王广超不得不吐露了实情,那么第二次胖明明和杨同学的出现,又打扰到他,使得他费劲拿来的袋子又不得不先放在那里。
                      那么这个白色的蛇皮袋子最终是什么时候派上用场了呢?


                      IP属地:辽宁12楼2020-04-24 09:21
                      回复
                        根据警方《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记述,“东部靠东墙地面上有一片29厘米X21厘米的血迹,并粘有毛发,东墙上有一片33厘米X27厘米的擦蹭状血迹”,“编织袋上粘有血迹”,“西隔墙9厘米处有一22厘米X46厘米的血迹,北墙上距地面6厘米距西隔墙12厘米处有一9厘米X9厘米的血迹”。
                        擦蹭状血迹是指伤口或有血迹的物体接触了其他物体,并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了摩擦或移动。
                        “编织袋上粘有血迹”指的是接触性血迹,在接触过程中没有发生摩擦或移动,血迹的特征与形状与接触面一致。
                        从一楼图示中编织袋的开口方向及上面血迹的形状来看,反映的是接触面不平整,凹凸不平,血迹比较集中的那块面积与警方《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记述的一22厘米X46厘米的血迹面积非常接近。从图上编织袋上面的血迹来看,血迹基本集中在图中编织袋的左侧,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推理一下,编织袋上面的血迹是凶手套在尸体上面形成的?还是盖在尸体表面形成的呢?


                        IP属地:辽宁13楼2020-04-24 09:22
                        回复


                          IP属地:辽宁14楼2020-04-24 09:22
                          回复


                            IP属地:辽宁15楼2020-04-24 09:22
                            回复
                              2025-08-09 13:0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人体流出的血液,经过一定的时间,红细胞逐渐受到破坏,血红蛋白变为正铁血红蛋白,再变为正铁血红素,因此颜色由鲜红色—暗红色—红褐色—褐色—绿褐色—黄色—灰色逐渐变化。在非直接阳光下,鲜红的血迹经1小时左右后观察,颜色明显变暗,再放置数周至月余,仍保持暗红色至红褐色,数年变褐色以至灰褐色。在弱阳光下,鲜红的血迹经半小时左右后观察,颜色明显变暗,数周后呈灰色。在阳光直射下,鲜红的血迹经10分钟左右后观察,颜色明显变暗,数小时即呈灰色。
                              从一楼图示编织袋的血迹颜色来看,应当是暗红色—红褐色阶段,那么如果案发时1月10日,编织袋发现时已有月余,按14楼图示的情况来看,通过玻璃折射的阳光与直接照射的阳光有何区别呢?编织袋上的血迹颜色是怎么维持在暗红色—红褐色阶段,而没有发展到灰色阶段呢?


                              IP属地:辽宁16楼2020-04-24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