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吧 关注:3,419贴子:228,873

22位大将,红军时期的最高位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与有12位合格的元帅候选人一样,合格的大将候选人是22位。
有人说,大将、元帅都是论资排辈,或者论功行赏,那么就看看19655年时期,22位合乎资格的大将人选,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吧。要知道,红军时期,可是真金白银的时期,来不得半点虚假,是真本事------职位越高或者担任时间越长,真的是本事越大的:
时间点截至时间是196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为止:
粟裕,时任总参谋长,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挺进师师长;
黄克诚,时任军委秘书长兼总后部长,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红一方面军右路军4师政委
谭政,仅次于罗某、时任主持工作的总政副主任,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红一方面军1军团1师政之部主任
罗瑞卿,时任工安部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保卫分局局长
许光达,时任装甲兵司令员,红2军团第17师师长
王树声,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陈赓,时任哈尔滨军工大学校长兼政委,红一方面军右路军1师师长
肖劲光,时任海军司令员,29军军长
许世友,时任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司令员,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
刘亚楼,时任空军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右路军2师师长
邓华,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第2师政之部主任
陈再道,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接替担任骑兵纵队司令员许世友,担任红四方面军4军军长
彭绍辉,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红二方面军6军团参谋长
杨得志,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红一方面军1军团2师师长
王宏坤,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红四方面军4军政委
萧克,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周纯全,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红四方面军31军政委
张宗逊,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与萧克平级),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参谋长
王震,时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红二方面军6军团政委
宋任穷,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罗某桓为部长),红一方面军28军政委
张云逸(红军时期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并任军长)与徐海东(红一方面军15军团军团长)因为年龄大、多病,而以大将军衔进行适当安置
里面的正军级职务着(含红一的军团级)或以上者,计有王树声、肖劲光、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萧克、周纯全、张宗逊、王震、宋任穷、张云逸、徐海东等十二位,而其中担任军事指挥员(军事主官)的,是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萧克、张云逸、徐海东等六位。
当然,名噪演义小说的粟裕,不在其列!
很显然,大将军衔不是论功行赏,更不是什么论资排辈,就是1955年的时任职务决定的,不牵扯什么历史事迹的!


1楼2020-05-07 16:29回复
    偶感兴趣的不是这些名单,因为早就解密了。
    而是:
    这些在红军时期,连军的级别都不够的这些东东们,是怎么混到后来的大将军衔之列候选人的!


    2楼2020-05-07 16:42
    收起回复
      再就是作为红军时期就是当棍子的东东们,怎么有资格、有脸面当大将候选人的?


      3楼2020-05-07 16:43
      收起回复
        军衔从来就不是什么论资排辈,论功行赏,也更加不是军事家的尺度。
        这是有明确结论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07 17:16
        回复
          南下红军时期建树不大(就连军事指挥官都不是的东东,或者仅仅是空饷的饭号),却在和平时期爬上高位的东东们,应该自惭形秽!


          5楼2020-05-08 10:48
          回复
            1955军衔其实就是1955年职务,而怎么晋升职务的过程,反而更加值得人们思考------没有军功,怎么官位却爬的怎么快、这麽高呢?


            6楼2020-05-08 11:20
            回复
              军级以上人员中,担任军事指挥员(军事主官)的,是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萧克、张云逸、徐海东等六位。
              ---------哈哈,有点意思啊!


              7楼2020-05-08 11:20
              回复
                后来实际授衔的10人中,有8人是红一的(含陈赓、徐海东),一人是红二的(许光达),一人是红四的(王树声)。
                整个22位大将中,红二的有4位,分别是许光达、王震、彭绍辉、萧克。
                陕北红军一位,张宗逊。
                红四的有五位,是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周纯全、王宏坤。
                其余的,全是红一的,是12位


                8楼2020-05-08 13:18
                收起回复
                  真要论功行赏,或者论资排辈,那么,最强大的红四,应该是主流才对呢,反而成为了末流安排,好像恩赐似的


                  9楼2020-05-08 15:59
                  收起回复
                    米西的“挺进师师长”是在怀玉山全军覆没后当上的,成员300多人,徒有虚名而已。
                    和平时期怎么成为一坛“大酱”的过程,很值得研究


                    10楼2020-05-08 18:11
                    收起回复
                      陈赓大将不是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吗?后期也接替肖克出任红31军军长,改编后是386旅旅长。怎么会是师长最高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08 18:50
                      收起回复
                        名噪演义小说的粟裕,其实担任的挺进师师长下属,仅有300人而已,是营级规模的吧。
                        至于后来怎么突然成为总长、并因为这个职务获得大酱职称,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反正与“论功行赏”、或者“论资排辈”等说法是没有关系的!


                        14楼2020-05-10 10:26
                        收起回复
                          无聊至极!胡扯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5-10 23:25
                          回复
                            米西从300人的师长,发动后渠坑战役的指挥官、南阳战役的神枪手,晋升为和平时期的总长并因此获得一坛大酱的过程,应该主要是官场运作的成功,与历史贡献无关


                            16楼2020-05-11 10:31
                            回复
                              位置最高、资历最深的军事指挥官,是许世友军长,而不是别人!
                              哈哈,1955职称的闹剧,看来越来越清晰


                              17楼2020-05-11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