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偏低,总体消费观念落后
根据五河县人民政府的调查,五河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2.2%。很多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点制约着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五河县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使得农民较少接触社会最新的消费观念。电子商务具有时空的差异性,有别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而农民长期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此不容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农民接受电子商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加强对农民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
(二)农村的物流配送网络相对的不健全
五河县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以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难题。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五河县的乡镇地区,下面的行政村就无法送达,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公路交通不便,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样,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子商务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很多时候,农民生产出了相关的产品,但无法较为便捷地送达市场。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缺乏
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在农产品的销售,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还要有自己的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河县的电商发展长期停留在传统的阶段,缺乏对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打造意识,无法把五河的独特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政府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一定引导,并且当地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对外部地区的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借鉴不足,忽视了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化,不利五河县经济发展。
(四) 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不足
五河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必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村电商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同时对从事电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日益增强。相关专业人才的不足,也制约了电子商务在五河县的发展
四、 促进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居民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
要加强农村教育,安排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培训,使更多的五河县农民了解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另一方面教会农民如何使用电子商务,即如何在网上搜寻信息、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易,使得农民的生产科学化、规模化。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关键是要解决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内在积极性问题。要纠正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偏见,使农民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只靠政府的外力推动,在村子里建点,教给农民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没有使农民看到成效,那么培训往往就是走过场。农民看不到其成效,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得难,忘得快,效率极低。因此在培训过后,还要组织农民有效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只要农民能从电子商务中获得实惠,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服务客户,使五河县的经济发生可喜的变化。
(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五河县有五河火车站和南站,五河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交通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改造,然后根据各村镇通路情况优化物流运输的路线,可以运用“公路+铁路”、优化并布局交通运输方式,提升运输效率,可以减少物流运输时间;最后一公里也可以采取无人机对偏远地区进行配送,能够有效推动五河县农村物流的进步。
五河县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单位较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因此,我们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三) 发展当地特色的农村电商项目
五河县发展特色农村电商项目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五河本地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特色旅游经济,打造“平台+景点”销售模式,可以把五河县大巩山、沫河口关卡、化明塘严氏墓、三角公园、沱河、韩庄遗址、沱湖湿地风景区等独具地方化特点的景区信息,编辑成优秀的软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吸引消费者来参观,衍生出旅游产业链,进而提升五河县的旅游经济。
另一方面利用“平台+消费者”模式,打造五河县特色农产品美食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邀请广大消费者前来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生产流程,并品尝用农产品做成的不同美食,并且赠送消费者美食节纪念品,不断吸引顾客前来旅游消费,逐步提升五河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四) 培养与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留下来”。五河县政府要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家自主创业,支持大学生农村电商的发展。尽可能的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创业减免税费,帮助他们度过创业阶段的艰难时光,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们向当地农民宣传电商,带动当地农民从事电商。同时,向他们讲解、传授电商经营知识,让他们明白自家的农产品是如何卖出去,使其融入到农村电商,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另一方面是“引进来”。引进专业的电商人才到五河县来。政府要给予外来的专业人员各种福利政策,例如,孩子上学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当地户口安排等等,让人才都能安心地留下来。企业要给予外来人员高额的福利待遇。
结束语
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最近几年发展缓慢,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完善,农村地区聚集性不强,村落分散;对于电子商务认识不充分;农电商的专业型人才缺乏;加强有关人才培养推进社会职教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大新镇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将所有问题覆盖,还有待加强改正。当然,经济发展新时期,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活动的逐渐增多,农村电子商务必将给其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促进新农村更好发展。
(一)农业人口的文化水平偏低,总体消费观念落后
根据五河县人民政府的调查,五河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2.2%。很多人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并不了解,也不会使用,这点制约着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五河县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使得农民较少接触社会最新的消费观念。电子商务具有时空的差异性,有别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而农民长期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此不容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农民接受电子商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加强对农民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
(二)农村的物流配送网络相对的不健全
五河县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以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难题。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五河县的乡镇地区,下面的行政村就无法送达,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公路交通不便,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样,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子商务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很多时候,农民生产出了相关的产品,但无法较为便捷地送达市场。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缺乏
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在农产品的销售,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还要有自己的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河县的电商发展长期停留在传统的阶段,缺乏对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打造意识,无法把五河的独特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政府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一定引导,并且当地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对外部地区的特色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借鉴不足,忽视了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化,不利五河县经济发展。
(四) 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不足
五河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必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村电商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同时对从事电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日益增强。相关专业人才的不足,也制约了电子商务在五河县的发展
四、 促进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居民电子商务的教育培训
要加强农村教育,安排专业人士进行现场培训,使更多的五河县农民了解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另一方面教会农民如何使用电子商务,即如何在网上搜寻信息、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易,使得农民的生产科学化、规模化。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关键是要解决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内在积极性问题。要纠正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偏见,使农民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只靠政府的外力推动,在村子里建点,教给农民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没有使农民看到成效,那么培训往往就是走过场。农民看不到其成效,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得难,忘得快,效率极低。因此在培训过后,还要组织农民有效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只要农民能从电子商务中获得实惠,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服务客户,使五河县的经济发生可喜的变化。
(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五河县有五河火车站和南站,五河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交通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改造,然后根据各村镇通路情况优化物流运输的路线,可以运用“公路+铁路”、优化并布局交通运输方式,提升运输效率,可以减少物流运输时间;最后一公里也可以采取无人机对偏远地区进行配送,能够有效推动五河县农村物流的进步。
五河县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单位较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因此,我们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三) 发展当地特色的农村电商项目
五河县发展特色农村电商项目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五河本地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特色旅游经济,打造“平台+景点”销售模式,可以把五河县大巩山、沫河口关卡、化明塘严氏墓、三角公园、沱河、韩庄遗址、沱湖湿地风景区等独具地方化特点的景区信息,编辑成优秀的软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吸引消费者来参观,衍生出旅游产业链,进而提升五河县的旅游经济。
另一方面利用“平台+消费者”模式,打造五河县特色农产品美食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邀请广大消费者前来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生产流程,并品尝用农产品做成的不同美食,并且赠送消费者美食节纪念品,不断吸引顾客前来旅游消费,逐步提升五河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四) 培养与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留下来”。五河县政府要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家自主创业,支持大学生农村电商的发展。尽可能的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创业减免税费,帮助他们度过创业阶段的艰难时光,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们向当地农民宣传电商,带动当地农民从事电商。同时,向他们讲解、传授电商经营知识,让他们明白自家的农产品是如何卖出去,使其融入到农村电商,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另一方面是“引进来”。引进专业的电商人才到五河县来。政府要给予外来的专业人员各种福利政策,例如,孩子上学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当地户口安排等等,让人才都能安心地留下来。企业要给予外来人员高额的福利待遇。
结束语
五河县农村电子商务最近几年发展缓慢,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发展不完善,农村地区聚集性不强,村落分散;对于电子商务认识不充分;农电商的专业型人才缺乏;加强有关人才培养推进社会职教改革;加强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大新镇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将所有问题覆盖,还有待加强改正。当然,经济发展新时期,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活动的逐渐增多,农村电子商务必将给其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促进新农村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