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我国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时期已在装饰品的石珠上染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天然色素进行染色和装饰。夏代,我国先民已使用蓝草进行染色,并且进行人工种植,掌握了蓝草的生长规律。商周,已经掌握了利用多种矿物、植物染料染色的技术,这是我国最早的、具有相当水平的染色技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草木染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从染草的品种、采集到染色工艺、媒染剂的使用等诸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秦汉染料植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不断扩大,已经出现规模经营。植物染料的制备到南北朝时已经相当完备, 可供常年存储使用。草木染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达了非常高度。《唐六典》 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说明草木染已经成为唐代染色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远比其它天然染料应用广泛。宋朝的染色记载,根据方以智在《通雅第三十七卷》里所弓述的文献说:“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 .淳熙中北方染紫极鲜明,中国效之,目为北紫。到了明清时期,根据《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的记载,可用作染色的植物扩大到几十种。植物染料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大量出口。我国的染料植物的种植、制备工艺、染料应用技术在这一时期均达到鼎盛阶段,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另外,清朝设有江南织造局,专管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先从曾祖父开始三代,就是江南织造局的负责人。江南织造局下管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等三个主要的编织染色的机构。染料的开发也随着织造业的发达而有所发展。
草木染技术从古至今发展历史悠久,却因工业生产逐渐被人淡忘,从古代的“光彩夺目”到现代的“未曾听说”,着实让人唏嘘,希望通过回顾其历史发展,提醒大家我们祖传染色的古老技艺,让更多人知晓并加入到草木染的大家庭中。
另外,清朝设有江南织造局,专管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先从曾祖父开始三代,就是江南织造局的负责人。江南织造局下管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等三个主要的编织染色的机构。染料的开发也随着织造业的发达而有所发展。
草木染技术从古至今发展历史悠久,却因工业生产逐渐被人淡忘,从古代的“光彩夺目”到现代的“未曾听说”,着实让人唏嘘,希望通过回顾其历史发展,提醒大家我们祖传染色的古老技艺,让更多人知晓并加入到草木染的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