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是我放在最前面的一段话,也是送给各位学弟学妹最真诚的分享体验,无论你们是想要选择报考复旦还是想要报考其他学校的国际关系,都必须得明白,这条路上所要历经的艰辛与凶险。这里主要针对的是给跨专业考国关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的分享与看法。
首先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定位不是指对当前能力的定位,而是指预期自己在笔试之前能够达到多大水平的定位,既不能眼高手低,也不能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定力,学习能力信心比较足的话,大可以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的稍微高一点(如北大人民复旦)。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可以使你的学习动力更加的充足。同样的,越是高层次的学校,就要面临越严峻的挑战与竞争,这不可避免。如果你希望求稳并且希望成功率更高一点的话,也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层次稍微低点的院校。把握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是你们这个阶段所要考虑的第一步。
其次是对教材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自己是在考研前一年的暑假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资料,当时才接触到的文科。这倒不是广告,文科考研网确实有大部分的国际关系的实用资料书籍等等。对于想要入门这门科目的同学而言,首先必须得从正统的常用的(最好是官方推荐的)教材开始学起。我当时考的是复旦官方内置时候已经没有推荐资料了,我是在网上查找10年之前的书目推荐才开始一本一本的搜集学习。这里切记,不要剑走偏锋,光看一些所谓名人名著(或者一些网上的讲座)对你的学习并没有任何的帮助,我们得搞清楚,国关考研是一次正统的素质测试,基本功不牢,地动山摇。切记切记!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到底需不需要接受培训?我不否认有同学要么本科是国际关系专业的,要么是具有极强的国关天分,对于他们而言,自学足矣。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刚入门这门学科的时候,靠自学三个月就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主要问题来源于对知识的硬性记忆,无法达到理解的程度,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找不到重点,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记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学校的研究生考试都是持续了几十年,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与考试倾向,将一本书整本吞下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行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上考研补习班的意义就在于这个:抓住重点,集中突破,便于理解。这是我对补习班意义的个人理解。可能有一些善于交际的同学,会事先地联系到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寻求他们的指点,从他们手中得到他们的笔记(如果有的话),加以同步学习。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总之我们是在前人经历的脚步下,提升自己。
当然,同学们必须得把握自己公共课的水平不能掉下去,报考复旦的学子们尤为注意:近年来,进入复旦复试的学生平均下来英语都至少在75分及以上的水平,而政治大多在70左右。也许会有个别的例外,但是如果水平严重低于这个标准的,我建议,赶紧从现在狠狠地把自己的公共课提升上去,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将分数拉开的,不一定是你的专业成绩,你的公共成绩也非常的重要,包括在面试时,一个拿的出手的英语水平也能为你的录取增加不少优势。
说到公共课,那就不得不谈到学英语和政治时的技巧了,其实这个方面,我认为比国际关系专业更加的要见仁见智。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是两个方面抓的比较紧:一方面是做大量的英语真题阅读练习(不仅一遍,而是前后做了四五遍)个人认为英语两大占分点,无非就是阅读与写作,而这两方面一方面要求你的词汇量积累,另一方面则要求你对语感的把握。我是先做完一篇阅读,然后再跟中文翻译一个个对比,圈出自己不懂的部分(如生词与长难句),再尽量把它们一一的掌握。而写作方面,尽量的掌握一些写作的模板与出题的方向(写作一与写作二无非就那几个题型,首先就是要掌握好套路,再去追求更高的东西)。而在政治方面,不要听信一些所谓的政治在考前一个月复习的言论,真的在考前一个月,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与时间去做到,把政治提高到65分接近70的水平(如果你的意向是复旦这样的学校的话)政治方面,我个人的理解是不断的圈重点不断地背诵,一天背半章左右,每天持续下去,说来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并且,字写的很差的同学不要求你们必须把字练的特别好看(我字写的也不好看),但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字迹清晰,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全部都是书写为主的,向复旦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每门考试你都要写满接近11面纸,不仅考验耐力也考验你字迹的清楚程度,一个清晰的字体能为你带来不少的加分点。
作为过来人我有必要提醒一下,想要考复旦的同学们,以下内容是在你至少拥有足够强大的基础水平上,在考前一个月内尽量完成的事情:培养足够的时政分析水平,广泛的课外理论积累,和对一些理论分支细节的熟练把握与应用。前面我应该说过,要想考上复旦的研究生,足够的基础知识是绝对必须的,但是光凭这些我可以告诉你们,不够,远远不够。去年的复旦真题,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集一下(最好可以把历年的真题都给搜集全)。你会发现里面有大量的“边缘”“衍生”“细节”内容。这些都是在你将基础知识掌握深厚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东西。这方面文科考研的辅导班上面能够提供一部分的补充,但我个人的经验是,你必须在自己拥有强大的基础水平上进一步的,根据复旦已有的真题,对自己的能力查漏补缺,哪里有欠缺就去搜集那方面的资料(这里的资料就不仅限于复旦的了,当然,善于运用百度百科也是一种讨巧的方法)对于理论上的以前内容,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把他跟某些实际的历史或者时事结合起来,看看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已有的现实环境中,这方面的训练常识要多做几遍才能应付笔试时所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最后就是跟学习技巧无关的内容了,如何让自己保持自律?相信你们看到我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接近暑假了,或者已经在暑假了,暑期是你在准备下半年笔试之前仅有的一次”自由”的学习时间,如果不能够做到在假期里自觉的学习8到10个小时的话,那复旦离你的目标就将会越来越远,这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同样暑期也是众多培训机构开课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至少能够做到完成对国际关系的入门;对英语的真题与政治的复习,至少都能够做过一遍以上,放下你手中的手机与鼠标,你在玩手机电脑的时候,别人正在加倍的努力,一天的时间,如果能够利用到位,至少能够做完一套英语真题,复习完半章政治(共四章),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巩固一遍。没有多少的天数可以再为自己的懒惰挥霍了,希望这位看完我这段话后,可以第一时间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加油吧,学弟学妹们,国关考研是段苦旅,但是只要你认为它的价值是值得的。它就值得让我们拼尽全力。
这是我放在最前面的一段话,也是送给各位学弟学妹最真诚的分享体验,无论你们是想要选择报考复旦还是想要报考其他学校的国际关系,都必须得明白,这条路上所要历经的艰辛与凶险。这里主要针对的是给跨专业考国关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的分享与看法。
首先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定位不是指对当前能力的定位,而是指预期自己在笔试之前能够达到多大水平的定位,既不能眼高手低,也不能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定力,学习能力信心比较足的话,大可以把自己的目标院校定的稍微高一点(如北大人民复旦)。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可以使你的学习动力更加的充足。同样的,越是高层次的学校,就要面临越严峻的挑战与竞争,这不可避免。如果你希望求稳并且希望成功率更高一点的话,也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层次稍微低点的院校。把握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是你们这个阶段所要考虑的第一步。
其次是对教材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自己是在考研前一年的暑假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资料,当时才接触到的文科。这倒不是广告,文科考研网确实有大部分的国际关系的实用资料书籍等等。对于想要入门这门科目的同学而言,首先必须得从正统的常用的(最好是官方推荐的)教材开始学起。我当时考的是复旦官方内置时候已经没有推荐资料了,我是在网上查找10年之前的书目推荐才开始一本一本的搜集学习。这里切记,不要剑走偏锋,光看一些所谓名人名著(或者一些网上的讲座)对你的学习并没有任何的帮助,我们得搞清楚,国关考研是一次正统的素质测试,基本功不牢,地动山摇。切记切记!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到底需不需要接受培训?我不否认有同学要么本科是国际关系专业的,要么是具有极强的国关天分,对于他们而言,自学足矣。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刚入门这门学科的时候,靠自学三个月就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主要问题来源于对知识的硬性记忆,无法达到理解的程度,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找不到重点,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记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这就是问题所在,很多学校的研究生考试都是持续了几十年,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与考试倾向,将一本书整本吞下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行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上考研补习班的意义就在于这个:抓住重点,集中突破,便于理解。这是我对补习班意义的个人理解。可能有一些善于交际的同学,会事先地联系到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寻求他们的指点,从他们手中得到他们的笔记(如果有的话),加以同步学习。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总之我们是在前人经历的脚步下,提升自己。
当然,同学们必须得把握自己公共课的水平不能掉下去,报考复旦的学子们尤为注意:近年来,进入复旦复试的学生平均下来英语都至少在75分及以上的水平,而政治大多在70左右。也许会有个别的例外,但是如果水平严重低于这个标准的,我建议,赶紧从现在狠狠地把自己的公共课提升上去,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将分数拉开的,不一定是你的专业成绩,你的公共成绩也非常的重要,包括在面试时,一个拿的出手的英语水平也能为你的录取增加不少优势。
说到公共课,那就不得不谈到学英语和政治时的技巧了,其实这个方面,我认为比国际关系专业更加的要见仁见智。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是两个方面抓的比较紧:一方面是做大量的英语真题阅读练习(不仅一遍,而是前后做了四五遍)个人认为英语两大占分点,无非就是阅读与写作,而这两方面一方面要求你的词汇量积累,另一方面则要求你对语感的把握。我是先做完一篇阅读,然后再跟中文翻译一个个对比,圈出自己不懂的部分(如生词与长难句),再尽量把它们一一的掌握。而写作方面,尽量的掌握一些写作的模板与出题的方向(写作一与写作二无非就那几个题型,首先就是要掌握好套路,再去追求更高的东西)。而在政治方面,不要听信一些所谓的政治在考前一个月复习的言论,真的在考前一个月,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与时间去做到,把政治提高到65分接近70的水平(如果你的意向是复旦这样的学校的话)政治方面,我个人的理解是不断的圈重点不断地背诵,一天背半章左右,每天持续下去,说来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并且,字写的很差的同学不要求你们必须把字练的特别好看(我字写的也不好看),但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字迹清晰,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全部都是书写为主的,向复旦国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每门考试你都要写满接近11面纸,不仅考验耐力也考验你字迹的清楚程度,一个清晰的字体能为你带来不少的加分点。
作为过来人我有必要提醒一下,想要考复旦的同学们,以下内容是在你至少拥有足够强大的基础水平上,在考前一个月内尽量完成的事情:培养足够的时政分析水平,广泛的课外理论积累,和对一些理论分支细节的熟练把握与应用。前面我应该说过,要想考上复旦的研究生,足够的基础知识是绝对必须的,但是光凭这些我可以告诉你们,不够,远远不够。去年的复旦真题,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集一下(最好可以把历年的真题都给搜集全)。你会发现里面有大量的“边缘”“衍生”“细节”内容。这些都是在你将基础知识掌握深厚的层次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东西。这方面文科考研的辅导班上面能够提供一部分的补充,但我个人的经验是,你必须在自己拥有强大的基础水平上进一步的,根据复旦已有的真题,对自己的能力查漏补缺,哪里有欠缺就去搜集那方面的资料(这里的资料就不仅限于复旦的了,当然,善于运用百度百科也是一种讨巧的方法)对于理论上的以前内容,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把他跟某些实际的历史或者时事结合起来,看看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已有的现实环境中,这方面的训练常识要多做几遍才能应付笔试时所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最后就是跟学习技巧无关的内容了,如何让自己保持自律?相信你们看到我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接近暑假了,或者已经在暑假了,暑期是你在准备下半年笔试之前仅有的一次”自由”的学习时间,如果不能够做到在假期里自觉的学习8到10个小时的话,那复旦离你的目标就将会越来越远,这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同样暑期也是众多培训机构开课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至少能够做到完成对国际关系的入门;对英语的真题与政治的复习,至少都能够做过一遍以上,放下你手中的手机与鼠标,你在玩手机电脑的时候,别人正在加倍的努力,一天的时间,如果能够利用到位,至少能够做完一套英语真题,复习完半章政治(共四章),将已有的理论知识巩固一遍。没有多少的天数可以再为自己的懒惰挥霍了,希望这位看完我这段话后,可以第一时间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加油吧,学弟学妹们,国关考研是段苦旅,但是只要你认为它的价值是值得的。它就值得让我们拼尽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