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自负杀人技,那传统武术爱好者实际生活中表现如何呢?我不搞唯擂台竞技价值论,举例说明,就看他们练五行拳,有的五行拳打得双掌上下翻飞、电闪雷鸣,有的打得不那么快,但自觉有气走诸穴等诸般奇异感应,更多的是练得神清气爽、心情愉快。如果他们只是就此满足了,以内外双修、三调合一的体操运动为乐,倒也没什么,自得其乐,何乐而不为?
但是传统武术爱好者们相信,那些祖上传下来的功法,不止是那种像体操、赛车一样的游戏,对于平时喜欢跟人伸伸手,或者有时需要跟人伸伸手的传武人来说,他们相信这些拳法、功法是最科学的辅助练习。直拳鞭腿?肢体运动,没有内劲!负重深蹲?但行拙力,戕生之道!
我提到了一个词儿:“伸手”,相信所有传武人对这个词都不会陌生,“伸手”有各种场合、各种情况的伸手,最轻松的是师兄弟、武友之间的推手、摔跤和对打,最要命的就是生死搏斗。
那么,什么是“能打”呢?就是能在最危险的伸手当中得心应手。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的志趣和关切各有不同,有人但求筋骨灵活,身体健康,那么太极拳、健身气功可以满足他们;有人喜欢在游戏中寻求乐趣和境界,那就别管武术套路运动是不是所谓“真正的武术”;然而所有人在健康、娱乐和极限运动之外,都关心人身安全,任何一个对各种武术搏击运动都有所了解的人,当他考虑学一技之长以傍身自卫、让自己更能打的时候,他又会如何看待形意拳师傅要求徒弟花大量时间练习五行拳、十二大形这些对涨功夫的好处还不如打乒乓球的功法?怎么看待太极拳师傅要求徒弟在跟人伸手的时候,不但要攻守严密、进退有度,还要打出太极拳的棚捋挤按采挒肘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