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吧 关注:84,649贴子:716,952
  • 0回复贴,共1

阳光鹿童每日小知识~孩子不想跟你玩?估计是你做错了这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任何一位淡定的爸妈,都可能在以下情况陷入暴走与崩溃:
▪ 孩子自己玩得挺好的,家长一旦参与互动,孩子便马上失去兴趣;
▪ 平时可以陪孩子玩游戏,但每当家长想要通过游戏教孩子学习,孩子却不配合;
▪ 孩子长时间闷在家里,游戏都玩腻了,情绪失控,出现各种恼人的刻板行为问题。
孩子体内仿佛有一股他们小小的身体暂时无法控制的“洪荒之力”,你一定很想问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家长和孩子宅在家里,很多时候都是相看“两生厌”。
解决以上问题的第①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干预是所有父母都会关心的一个话题,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干预有什么作用?
1、提升孩子对父母的情感,解决孩子情感薄弱的问题
亲子间大量积极互动经验的积累,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加深孩子对人的情感。
2、诱发孩子更多的自发性沟通行为
与父母的情感越深,孩子自发性沟通的动机就会越高,主动沟通的行为会增加,孩子也会更期待和父母的互动。
3、有利于实现家长的教学目标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后,孩子在与父母互动时,会更愿意配合父母。孩子学习动机更强,家长才能顺利实施教学目标,改善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4、促使孩子主动使用习得技能
孩子有时掌握了很多技能,却很少表现出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增强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应用掌握的技能。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在居家社交游戏互动时,就要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这些居家互动的误区,你可别碰!
1、训练内容单一:
单纯强调语言训练,忽视其他辅助训练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说话了,一切就都好了”,显然这是一种误区,因为会说话并不等于会交流。就我们所遇见的孤独症儿童有许多都会说话,甚至有的还能背很多唐诗,但却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这能算是真正会说话吗?
从理论上讲,言语发育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其实质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因此只有首先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才能促进言语的发展。从语言学上讲,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如果人的言语起不到交际的作用,那么言语本身也不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不能片面强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不能以为会说话而去单一训练语言,而应以提高思维水平为目的,采取不仅是语言的训练,还包括认识能力、感觉运动等综合训练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比单纯强调一种训练其效果要好的多,因为综合训练会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发育,而大脑的发育才是真正促使语言发展的根本。
2、训练目的与手段混淆
有的家长在家庭训练中存在着为了训练而训练的现象,错误地理解为训练的目的就是完成训练内容本身,造成目的手段混淆。
这样做的后果,一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训练手段必然单一;二是无形中把一天的生活内容和时间划分为训练和非训练两大类,没有将家庭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其实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社会交往能力,这其中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和用语言交流的能力等,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一切训练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开展的。换言之,一切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我们应该运用的,可是据我所知,有部分家长在他们对孩子的家庭训练中,却存在为了训练而训练的现象,即不是从手段到目的,而是从手段到手段。
例如以训练拍球为例,他们认为拍球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拍球,从而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即拍球时为训练时间,不拍球时为非训练时间,只视拍球这一活动是训练内容,而视拍球外的其他活动为非训练活动。这样做所达到的结果实际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手段与目的混淆了,而正确的做法就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及在此活动中孩子对他人指令的理解与配合,通过拍球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即拍球只是此时的训练手段,同时充分利用拍球以外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训练手段和机会,共同为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训练。
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把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促使训练早出成果,以真正达到训练之目的。
家庭训练的对策
1、主动出击,无须等待
有些家长虽然觉得孩子有问题,但往往希望只是暂时问题;有些家长甚至相信开口越晚越聪明,采用消极等待法;有些家长则带着孩子辗转各大医院,寻求名医确诊,结果往往错失早期最佳治疗期。其实对孤独症患儿,两岁至三岁的早期干预对预后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如果怀疑存在孤独症或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主动出击是制胜的重要法宝。家长应积极寻求早期治疗干预。
2、多管齐下,综合治疗
孤独症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已被广泛认可。其中训练教育是首选的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语言落后,只要进行语言训练即可,其实语言的发育与运动和认知等其他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训练方法也应综合兼顾;其次,孤独症儿童的刻板特征使得其习得技能很难泛化,需要在不同场合对其进行训练和教育,使其适应不同的要求;对于出现自伤、攻击、兴奋躁动、睡眠障碍等症状,可由专科医生处方药物治疗。但对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方法不宜盲目采纳,以免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
3、巧妙安排,坚持制胜
由于孤独症是发育性障碍,不会自然痊愈,治疗的效果往往是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而且随着儿童的成长,对功能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有些家长舍弃自己所有生活,全身心投入,希望立即见效,结果往往自己身心疲惫,训练也难以坚持,效果难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先学会接受现实,在做好长期作战准备的前提下,和专业人员一起,分阶段规划治疗计划以及家庭的安排,争取获得较多资源的支持,给自己和家人留下一点自由空间,使家庭仍能成为快乐的基地,这样生活和治疗才可持续进行。


1楼2020-05-29 13: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