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根据中国海军要求,利用苏联铝合金结构浮筒改装运-5水上飞机2架,同年在青岛试飞成功。1966年又改装3架,命名为运-5丙。320厂从1965年起自行设计玻璃钢浮筒,1967年8月完成研制装机试飞,鉴定合格后生产交付6架供海军使用。
本次制作选择的原型展品是一架被保存(糟蹋)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运-5丙,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架飞机曾经被换过21353的舵,所以展品的注册号很奇怪,左边为10953,右边为21997。不管他了,就按照10997制作为陆地停放状态。
板件使用Amodel (1459) An-2V作为主体,部分结构修改为运-5丙的样式。
这个板件就是AN-2加上一组浮筒板件而已,无需多做评价,大家心里都有数 -_-!
开盒照

过程照:
1.透明件不太好用,索性AB堵死,最后画个窗户

2.组合度很东欧

3.辣鸡组合度,翼撑用PE表现有点太单薄了,于是用胶板切个换上

4.肚子下边看着还行

5.改浮筒样式。其实最终还是有些遗憾,当时改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T_T

6.由于所有与浮筒的连接结构都与板件不一致,并且没有再复制的意图(打死我也不会再做一架),所以全部组合完毕再上色

7.上色完成,稍微洗一洗。

本次制作选择的原型展品是一架被保存(糟蹋)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的运-5丙,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架飞机曾经被换过21353的舵,所以展品的注册号很奇怪,左边为10953,右边为21997。不管他了,就按照10997制作为陆地停放状态。
板件使用Amodel (1459) An-2V作为主体,部分结构修改为运-5丙的样式。
这个板件就是AN-2加上一组浮筒板件而已,无需多做评价,大家心里都有数 -_-!
开盒照

过程照:
1.透明件不太好用,索性AB堵死,最后画个窗户

2.组合度很东欧

3.辣鸡组合度,翼撑用PE表现有点太单薄了,于是用胶板切个换上

4.肚子下边看着还行

5.改浮筒样式。其实最终还是有些遗憾,当时改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T_T

6.由于所有与浮筒的连接结构都与板件不一致,并且没有再复制的意图(打死我也不会再做一架),所以全部组合完毕再上色

7.上色完成,稍微洗一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