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牧场肉用雏鹅养殖技术?技术服务17610060018
1 雏鹅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与初生重相比,2周龄为4倍左右,3周龄为10倍左右,4周龄为20倍左右,10周龄为40倍左右。
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孵出的苗鹅,全身都是稀薄的绒毛,体温比成鹅低得多,至20日龄左右,才接近成鹅体温。
消化器官幼嫩,容积小,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形成,抗病力弱,极易患病。
怕冷、怕热、怕潮湿。
2 育雏前的准备
修建或维修育雏室时应保证地面干燥,阳光充足,通气良好,无贼风吹入,无鼠兽通道。接通电源,准备保温伞、红外线灯,以及所需箱、筐、垫料、覆盖物等保温设备、用具。备足料盘、料盆、干净塑料布、水盘、水缸等饮喂用品。种植青绿饲料,准备精饲料,保证清洁新鲜水源。在育雏室墙壁离地15~20 cm高处,或保温箱内壁挂温(湿)度计。彻底清扫、消毒育雏室、围栏、所有用具和场地周围。空置一两周。冬季进雏前24 h,将室温升至并维持在25~28℃。
3 雏鹅的饲养
3.1 潮口及饮水
接雏后2~5 h,首次饮水(潮口),在饮水盘,或浅盆内,放入25℃左右新鲜清洁饮水,将一部分雏鹅的嘴多次按入水中,让其学会饮水,其他鹅就会模仿,跟着饮水。
3.2 开饲及饲喂
首次饮水后接着进行第一次喂料(开食)。将经过清水浸泡2~4 h,沥干水的大米粒、玉米粒或米饭团,最好用95%大米或玉米粉与5%炒黄豆粉混合粉料,与清洗后切成细丝状的鲜嫩青绿菜叶或黑麦草等优质牧草,混合均匀,慢慢少量撒在草席、篾席或干净塑料布上。多数雏鹅即能自动啄食,个别不会啄食的,可将饲料送到嘴边进行调教。此后按时喂水喂料,形成规律,让其形成条件反射。1~3日龄,日喂1~5次,其中晚上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2~4 h饮喂一次。
如喂青料加混合精料,其比例为:1~10日龄,青料六七成,精料三四成;11~20日龄,青料八九成,精料一二成;21日龄以后,青料9成以上,精料一成以下。
3.3 总的饲喂要求
先饮水,后喂料,定时饮喂七八成饱,熟换生,软转硬,逐渐过渡莫急躁,放点砂粒(泥土)供啄食,精心饲喂最重要。
4 雏鹅的管理
重点是掌控好温度、湿度、密度、光照度、通风度,和放牧与亲水的时间节点。
4.1 育雏方式
一是地面育雏,在垫有3~5 m厚干燥垫料的地面4.2 温度
上育雏。二是箱式育雏,在木制、纸制、竹制箱、筐内育雏。三是高床育雏,在育雏室内离地面高0.5~1 m、离屋顶1.5~2 m,搭木架或竹架,铺上竹网或塑料网,网眼1~1.5 m,四周加0.5~1 m高围栏,围栏(可关闭)小门处搭两长边约20 cm高栏网的木板或竹板,缓坡式与地面连接,让鹅可自由进出高床。高床育雏4~7 d开始让鹅苗在床上与地面自由活动,啄食砂粒、泥土,育雏效果最好,成活率、健壮率最高。箱式育雏优于地面育雏。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
4.2.1 供温育雏法一是电热伞供温。用木板、纤维板或金属薄皮做成伞状罩,以电热丝、电热板为热源,悬吊高度离雏鹅10~100 cm,视温适时调节。二是用红外线灯供温,悬吊高度同电热伞。三是火炕或烟道,室外烧火供温。
4.2.2 自温育雏法将木柜、木箱、纸箱、箩筐等,垫高10~20 cm,内铺干燥柔软无霉变作物秸秆、刨花、锯木等,盖上棉毯、棉絮、棉衣、麻袋、草帘等。利用雏鹅自身散发的热量,保证所需温度。
温度要求:一周龄内27~30℃,8日龄起每天下降0.3~0.5℃至脱温。14~21日龄期间,视天气情况,用4~7 d逐步实现脱温。
4.3 湿度
潮湿是雏鹅百病之源。适宜湿度为:1~15日龄60%~65%,16日龄后65%~70%。
4.4 密度
根据各种鹅品种品系,体型大小,一般要求:1周龄为12~20只/m2,2周龄8~15只/m2,3周龄5~10只/m2,4周龄4~6只/m2。
4.5 光照度
1~3,甲醛能与氨结合形成日龄每天24 h光照,4日龄起每天减少半小时光照,至11日龄后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只在晚上喂水喂料时开灯。
光照强度:15~20 m2用一只40瓦(或15瓦节能)灯泡,8~14日龄后改为25瓦(或10瓦节能)灯泡。挂中间,离地2~3 m。最好用蓝色灯泡。
4.6 通风度
适时打开门窗,排出室内废气,保证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冬春两季,安排在中午前后通风,先使舍内温度升高2~3℃,然后逐渐缓慢打开门窗或换气扇。避免冷空气突然直接吹到鹅体。
总之,要把握准温度、湿度、通风度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4.7 放牧
5~7日龄左右,在天气暖和,舍内外温差较小的中午,可放雏鹅到室外喂水喂料,运动10~60 min,晒太阳。从第8日龄起,选天气晴朗的中午,开始训练放牧,从30 min逐步延长到3 h左右,直至适应全天放牧。
4.8 亲水
春末夏初10日龄左右,冬季至初春12日龄左右,在放牧中适时把雏鹅赶到清洁浅水处,让其自由下水游泳,1~3次/d,5~15 min/次。随后视天气情况,逐步增加、延长下水的次数、时间,直至其主动下水游泳。
1 雏鹅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快。与初生重相比,2周龄为4倍左右,3周龄为10倍左右,4周龄为20倍左右,10周龄为40倍左右。
体温调节能力差。刚孵出的苗鹅,全身都是稀薄的绒毛,体温比成鹅低得多,至20日龄左右,才接近成鹅体温。
消化器官幼嫩,容积小,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形成,抗病力弱,极易患病。
怕冷、怕热、怕潮湿。
2 育雏前的准备
修建或维修育雏室时应保证地面干燥,阳光充足,通气良好,无贼风吹入,无鼠兽通道。接通电源,准备保温伞、红外线灯,以及所需箱、筐、垫料、覆盖物等保温设备、用具。备足料盘、料盆、干净塑料布、水盘、水缸等饮喂用品。种植青绿饲料,准备精饲料,保证清洁新鲜水源。在育雏室墙壁离地15~20 cm高处,或保温箱内壁挂温(湿)度计。彻底清扫、消毒育雏室、围栏、所有用具和场地周围。空置一两周。冬季进雏前24 h,将室温升至并维持在25~28℃。
3 雏鹅的饲养
3.1 潮口及饮水
接雏后2~5 h,首次饮水(潮口),在饮水盘,或浅盆内,放入25℃左右新鲜清洁饮水,将一部分雏鹅的嘴多次按入水中,让其学会饮水,其他鹅就会模仿,跟着饮水。
3.2 开饲及饲喂
首次饮水后接着进行第一次喂料(开食)。将经过清水浸泡2~4 h,沥干水的大米粒、玉米粒或米饭团,最好用95%大米或玉米粉与5%炒黄豆粉混合粉料,与清洗后切成细丝状的鲜嫩青绿菜叶或黑麦草等优质牧草,混合均匀,慢慢少量撒在草席、篾席或干净塑料布上。多数雏鹅即能自动啄食,个别不会啄食的,可将饲料送到嘴边进行调教。此后按时喂水喂料,形成规律,让其形成条件反射。1~3日龄,日喂1~5次,其中晚上一次。以后随日龄增加,2~4 h饮喂一次。
如喂青料加混合精料,其比例为:1~10日龄,青料六七成,精料三四成;11~20日龄,青料八九成,精料一二成;21日龄以后,青料9成以上,精料一成以下。
3.3 总的饲喂要求
先饮水,后喂料,定时饮喂七八成饱,熟换生,软转硬,逐渐过渡莫急躁,放点砂粒(泥土)供啄食,精心饲喂最重要。
4 雏鹅的管理
重点是掌控好温度、湿度、密度、光照度、通风度,和放牧与亲水的时间节点。
4.1 育雏方式
一是地面育雏,在垫有3~5 m厚干燥垫料的地面4.2 温度
上育雏。二是箱式育雏,在木制、纸制、竹制箱、筐内育雏。三是高床育雏,在育雏室内离地面高0.5~1 m、离屋顶1.5~2 m,搭木架或竹架,铺上竹网或塑料网,网眼1~1.5 m,四周加0.5~1 m高围栏,围栏(可关闭)小门处搭两长边约20 cm高栏网的木板或竹板,缓坡式与地面连接,让鹅可自由进出高床。高床育雏4~7 d开始让鹅苗在床上与地面自由活动,啄食砂粒、泥土,育雏效果最好,成活率、健壮率最高。箱式育雏优于地面育雏。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
4.2.1 供温育雏法一是电热伞供温。用木板、纤维板或金属薄皮做成伞状罩,以电热丝、电热板为热源,悬吊高度离雏鹅10~100 cm,视温适时调节。二是用红外线灯供温,悬吊高度同电热伞。三是火炕或烟道,室外烧火供温。
4.2.2 自温育雏法将木柜、木箱、纸箱、箩筐等,垫高10~20 cm,内铺干燥柔软无霉变作物秸秆、刨花、锯木等,盖上棉毯、棉絮、棉衣、麻袋、草帘等。利用雏鹅自身散发的热量,保证所需温度。
温度要求:一周龄内27~30℃,8日龄起每天下降0.3~0.5℃至脱温。14~21日龄期间,视天气情况,用4~7 d逐步实现脱温。
4.3 湿度
潮湿是雏鹅百病之源。适宜湿度为:1~15日龄60%~65%,16日龄后65%~70%。
4.4 密度
根据各种鹅品种品系,体型大小,一般要求:1周龄为12~20只/m2,2周龄8~15只/m2,3周龄5~10只/m2,4周龄4~6只/m2。
4.5 光照度
1~3,甲醛能与氨结合形成日龄每天24 h光照,4日龄起每天减少半小时光照,至11日龄后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只在晚上喂水喂料时开灯。
光照强度:15~20 m2用一只40瓦(或15瓦节能)灯泡,8~14日龄后改为25瓦(或10瓦节能)灯泡。挂中间,离地2~3 m。最好用蓝色灯泡。
4.6 通风度
适时打开门窗,排出室内废气,保证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冬春两季,安排在中午前后通风,先使舍内温度升高2~3℃,然后逐渐缓慢打开门窗或换气扇。避免冷空气突然直接吹到鹅体。
总之,要把握准温度、湿度、通风度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4.7 放牧
5~7日龄左右,在天气暖和,舍内外温差较小的中午,可放雏鹅到室外喂水喂料,运动10~60 min,晒太阳。从第8日龄起,选天气晴朗的中午,开始训练放牧,从30 min逐步延长到3 h左右,直至适应全天放牧。
4.8 亲水
春末夏初10日龄左右,冬季至初春12日龄左右,在放牧中适时把雏鹅赶到清洁浅水处,让其自由下水游泳,1~3次/d,5~15 min/次。随后视天气情况,逐步增加、延长下水的次数、时间,直至其主动下水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