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吧 关注:9,952贴子:86,847
  • 8回复贴,共1

聊聊我看完之后的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的口号是:禁止人参公鸡,文明讨论剧情
是这样的,看完《飘》之后我百感交集(误
先来说说一些在小说里被称为炮灰名著中称之配角的家伙,他们无论从语言神态动作等等总之一切都是围绕着无上的宗旨旋转,那就是用自己的愚蠢衬托出某些男性(尤其是男主)的聪明,详见南方人对战争的看法以及男主莫名霸总的邪魅见地。没错,就是这么强,看的我都差点以为男主很牛/逼了然而我以为这应该是正常人具备的智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蜜汁降智:)
好的我们再来说说女主,没错对外包装斯嘉丽的人设就是热情,我以为为衬托女主魅力而生的大量男配们不是因为被她的自私所吸引而完全是见色起意,事实上她表现出来的手段我认为并没有踩到男人的g点上,而且她自私的并不高明,完全是凭着她貌似玛丽苏的光环赢得他人的或爱慕或退让或降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挺强的好吧我欣赏不来名著女主的优点,她可能是有些优点但她的缺点过于明显所以我看不出来什么。听说作者本身的性格和斯嘉丽很像,并且她自己的朋友说作者很有魅力,代入现实看看呢各位亲,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赢得大众喜爱,张扬的人本就不讨喜更别说过分自私了自私难免,但聪明人应该把自己的阴暗面藏起来,没人喜欢看的真实的残酷的东西。嗯说完这点再说说她所谓的反叛精神,事实上在乱世这一特点并不突出,她的反叛可能就像是青春期小孩的小打小闹,挺叛逆的确实了。忘恩负义大家应该都可以看出来了吧,蠢也是一点,完全为衬托男主智商而生,她和艾什礼的一些对话简直让我尴尬癌都犯了
还有什么来着让我想想,哦对,就是这本书表现出来的精神。当时是二十世纪,不算很古老很封建的一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从女主母亲到梅兰妮到女主自己,似乎都是一种依附于男性的精神存在,甚至在全书中我没有看到任何有为女性的存在,还有某些句子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立场,具体记不清了,大家可以自己翻翻看。
想到什么再补充。


1楼2020-07-07 17:18回复
    抱歉不要跟我说那个时代女性地位就低,二十世纪初美国已经开展女权运动了,我以为一个真正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不是依靠着男性上位,你这不是女权而是田园好吧你说她不是什么好人,那么请问她优点何在,用完男人就踹一边,也不知道维护或者算了起码敷衍几句吧,就凭你那玛丽苏光环姐姐求你滚回天上别来祸害人间了试问端起碗喊娘放下碗骂娘,真实吗并不而且很恶心


    4楼2020-07-07 17:32
    回复
      好吧那就再说她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我一直执着的不是她多自私多恶心,而是以她的智商和手段如果不是女主的话绝不可能达到目的哪怕不择手段


      5楼2020-07-07 17:36
      回复
        不爱看就别看了吧,它作为名著自然有你看不到的优点所在,切勿自找刁钻,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愉快就不好了,当然如果这种行为能给你带来愉快的话,那当然随便你了。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08 13:02
        收起回复
          dd


          7楼2020-07-29 14:44
          回复
            啊这.....我觉得你还是可以多看几遍名著再下定论,我刚开始看完也不是很喜欢郝思嘉。
            说实话郝思嘉的人设不是特别讨喜,她功利心非常之强,自私虚伪虚荣,好像一切的坏的品格她都占尽了。
            但我觉得你说的话还是太过于片面了,光光看到并放大了郝思嘉的劣根性,却没有意识到她身上更宝贵的品格。
            你说可以去看看“得到”上的《陌生人效应》——讲的是人总以为能轻易地看穿别人,而认为自己深不可测。
            “郝思嘉的'好'只能由希礼、媚兰这种绅士、贵妇人点名,而郝思嘉的‘坏’用肉眼去看就知道了。”(这是我第一遍看的时候的胡言乱语)
            思嘉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没错,是一种passion,但不只是你所说的那种“热情”,它更富有深层含义的。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男人对她的评价,双胞胎之一斯图尔特说过“英蒂老是让他兴味索然,毫无生气,不像思嘉,不但欢快获阅,而且魅力也是千变万化的,和她在一起会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当时相比于其他南方的女人,思嘉在这其中充分表现“真我”,这对男人来说已经具有致命吸引力了。并不是你说的“靠玛丽苏光环”。艾希礼也说过“你对生活充满激情,敢爱敢做,爱得疯狂,恨得切齿,就像火、风和一切野性十足的东西。”我觉得这种个性在当今都非常地具有特性,非常非常非常吸引我。瑞德就更不必说了,他爱的就是思嘉身上的这种野性。
            媚兰曾经说过“思嘉是我勇气的源泉”。没错,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更可以说是无畏,为了给塔拉筹税款,“要穿着用妈妈天鹅绒窗帘做的裙子,带着用公鸡羽毛装饰的帽子去征服整个世界”。
            她对自己也有明确的定位,在媚兰濒死之际,她想要去找艾希礼给她安慰,后来才发现所有人依靠的都是自己,“负荷是给有坚强的双肩来承受的的人承受的。她的肩膀是坚强的,而希礼的不是。”
            综上,我觉得她吸引男人或媚兰爱她,不仅仅是靠“玛丽苏光环”,而是她自身,即使她自己都没认清这个事实。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有时候我们也会没认清。
            请不要用看网文的惯性思维看待任何一本名著(可能有些冒犯,对不起)。历史是毛茸茸的,同样,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网文写人是平面的,而有价值的文学写人则是立体的。我觉得把思嘉内心阴暗的一面恰恰是人性所反映的,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她。扪心自问,我们要是到她那个艰难的处境,我们会做到什么程度,还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还努力解决吗,我怕是连去面对它的勇气也没有。
            不要拘泥于她对男人怎么怎么样或者是她的一些言行举止。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思嘉身上一种独特的韧性,当所有人都停留在原来的“南方”的时候,她必须往前走,要成为塔拉种植园的支柱,要承担起她对红土地的责任,不管她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担子真的很重,她也是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相当于我们的年龄,在没接受战争洗礼之前,她还是个养尊处优、爱好奢靡的大小姐,后来居然要亲自摘棉花做农活,她做出的这种改变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令人钦佩的。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就像她说的“我从来不会往后看的”。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才是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给人以引导和激励。
            当然阅读是很私人的东西,要发表自己的感受是个人的权利。但希望你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本书,这些也是我个人的想法。
            各有所喜,无意争辩。


            8楼2020-08-29 00:48
            回复
              还有你说的对配角降智,我觉得并不是降智,无知的人往往最自信。战争没打起来之前,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所属的地方会赢,这是很正常的事(双胞胎对战争的推崇热爱,还有一堆男人的夸夸其谈,其实很像现在某部分中老年男人)
              不要用上帝视角来唏嘘。
              而白瑞德不是一个绅士,也不会站在南部联邦的立场,他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看透了这一切的本质,这才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这就是白瑞德的“霸总独特见地”。


              9楼2020-08-29 00: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