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工業大學的前身是由福洋公司創辦的磨場路礦學堂。磨場路礦學堂是維新初期由洋夷開辦的三所私立高校之壹和唯壹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時也是在大珩帝國創辦最早並壹直延續至今的理工科高等學府、躋身帝國最早壹批帝國大學的行列。同時因其爲第二所帝國大學、故簡稱第二帝大或二大。
H.T.720年3月、磨場路礦學堂成立。12月、首屆學生畢業後、福洋公司停辦了磨場路礦學堂。次年6月、恢復辦學、定名為薄陽礦務學校、確定每年6月5日為校慶日。又一年2月、學校舉辦專門本科後成為壹所既有預科又有本科的專門學校。翌年夏、學校增設大學本科、更名為薄陽礦務大學。731年4月、改名為私立磨場工學院、成為當時國內唯壹的私立工學院。738年7月、學校奉教育部令與江東大學、江陽學院、薄陽學院所屬工學院合並為帝國中央工學院。746年7月、磨場工學院在江東西南近郊復校。747年4月、更名為帝國磨場工學院。9月遷回工學院原址。12月、大珩帝國内閣將磨場工學院撥歸工業技術部領導。748年3月、南直隸煤礦專科學校並入磨場工學院。748年9月、内閣及文化教育部決定以磨場工學院為基礎籌建大珩帝國第壹所礦業高等學府——帝國礦業學院。
749年4月、在江東舉行帝國礦業學院開學典禮和成立大會。749年6月、帝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多校采礦科系並入帝國礦業學院、并加入潞河石油學院石油工業及山間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等相關專業、學校因此聚集了帝國壹流的采礦、石油和地質科學技術人才、因此學校遷至江東中央、並更名為江東帝國工業學院。749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十所帝國大學候選之一、並正式改名江東工業大學。
H.T.720年3月、磨場路礦學堂成立。12月、首屆學生畢業後、福洋公司停辦了磨場路礦學堂。次年6月、恢復辦學、定名為薄陽礦務學校、確定每年6月5日為校慶日。又一年2月、學校舉辦專門本科後成為壹所既有預科又有本科的專門學校。翌年夏、學校增設大學本科、更名為薄陽礦務大學。731年4月、改名為私立磨場工學院、成為當時國內唯壹的私立工學院。738年7月、學校奉教育部令與江東大學、江陽學院、薄陽學院所屬工學院合並為帝國中央工學院。746年7月、磨場工學院在江東西南近郊復校。747年4月、更名為帝國磨場工學院。9月遷回工學院原址。12月、大珩帝國内閣將磨場工學院撥歸工業技術部領導。748年3月、南直隸煤礦專科學校並入磨場工學院。748年9月、内閣及文化教育部決定以磨場工學院為基礎籌建大珩帝國第壹所礦業高等學府——帝國礦業學院。
749年4月、在江東舉行帝國礦業學院開學典禮和成立大會。749年6月、帝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多校采礦科系並入帝國礦業學院、并加入潞河石油學院石油工業及山間地質學院地質勘探等相關專業、學校因此聚集了帝國壹流的采礦、石油和地質科學技術人才、因此學校遷至江東中央、並更名為江東帝國工業學院。749年10月、學校被確定為十所帝國大學候選之一、並正式改名江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