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龙吧 关注:59贴子:506
  • 12回复贴,共1

什么是胆石症?分类诊断与治疗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腹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本文再来介绍一种上腹部疼痛的疾病——胆石症的相关医学知识。
什么是胆石症
胆石症(又名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就称为胆石症。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3F”女性。
结石顾名思义,硬如石头,结石反复刺激可以引起炎症及胆道梗阻,从而出现腹痛、发烧、黄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胆结石发病率的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存在差异,可能与地域、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女性,尤其“3F”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
注:“3F”女性:即肥胖(Fat)、多产(Fertile,多次生育)、40岁(Forty)的女性,简称“3F”女性。


1楼2020-07-13 10:36回复
    胆石症分类
    (一)按结石位置分类
    胆道系统由胆囊和胆管组成,位于肝脏内的胆管称为肝内胆管,位于肝脏外部的胆管称为肝外胆管。因此,按照部位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
    1、胆囊结石
    指位于胆囊内的结石,此类型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称之为“静息性结石”,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也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此时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2、肝外胆管结石
    分为原发性结石及继发性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在胆管内自发形成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是从其他部位排出来的结石,主要来源于胆囊。少数来源于肝内胆管。胆管结石很容易导致胆管堵塞,继而引发炎症,表现为腹痛、高热寒战、黄疸等症状。
    3、肝内胆管结石
    指肝脏内部胆管产生的结石,该类型主要见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患者,其具体病因尚不清楚。


    2楼2020-07-13 10:36
    收起回复
      2025-08-06 20:19: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按结石成分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胆固醇类结石和胆色素类结石。
      1、胆固醇类结石
      成分以胆固醇为主。纯胆固醇结石切面可见放射状结晶,胆固醇含量一般>90%。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表面褐绿色,剖面可见分层,胆固醇含量>60%。
      2、胆色素类结石
      成分以胆色素为主。其胆固醇含量多小于45%,往往呈红褐色或黑褐色,较大结石剖面可见年轮样层状结构。另一种为纯胆色素结石,多为黑色。

      病因与危险因素
      胆结石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个人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消化。在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影响下,可能引起胆汁分泌紊乱、胆汁成分改变等情况,胆汁内有结晶析出,结晶逐渐钙化、形成结石。


      3楼2020-07-13 10:38
      回复
        (一)基本病因
        胆结石的病因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任何可使胆汁成分改变或造成胆道梗阻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胆结石。如高胆固醇饮食、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胆道感染、寄生虫、药物等因素。
        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它是一种脂质,可溶于胆汁,但不溶于水。当肝脏分泌了过多的胆固醇时,胆汁无法全部将其溶解,多余的胆固醇就析出成为固体颗粒(胆固醇结晶)。这些微小晶体在胆囊中积聚成块,逐渐钙化并形成胆囊结石。
        (二)危险因素
        暴饮暴食、进食油腻食物是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当然,胆结石发作也与精神紧张、劳累、抵抗力低下等情况有关。
        另外,“3F”女性、胆石症家族史与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血脂异常(特别是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IV型),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或II型糖尿病等均是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症状与表现
        大部分胆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发现。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复右上腹隐隐作痛,主要由结石引发炎症所致。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胆绞痛,主要由结石引发胆道痉挛收缩所致。
        胆绞痛患者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胆绞痛初次发作后,如不积极治疗,约70%的患者一年内会再次发作,且越来越频繁。如进展为梗阻性的胆管炎,可表现出典型的夏科氏(Charcot)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一)典型症状
        不同类型胆结石,其症状并不完全相同。


        4楼2020-07-13 10:38
        回复
          1、胆囊结石
          (1)胆绞痛
          胆囊内结石引起胆囊痉挛,表现为胆绞痛。出现胆绞痛是由于结石堵住后,胆囊中的胆汁无法流出,致使胆囊内压力不断升高,这样就促使胆囊发生一次次收缩,企图将胆石排出,患者因此就感到绞痛。
          胆绞痛典型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呈阵痛,每次疼痛可持续15~30 min,疼痛可向右侧背部或肩部放射。上腹隐痛:多数患者只表现为上腹部隐隐作痛,有时还伴有饱胀不适、反酸等症状,特别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病,应引起注意。
          (2)其他
          当发展为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可有明显的触痛,严重患者还可并发化脓性胆囊炎。由于结石长期慢性刺激,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胆囊癌。
          2、肝外胆管结石
          (1)腹痛
          疼痛位于右上腹,多为一阵阵的绞痛,多由于结石随胆汁排出时,被卡在胆总管下段,刺激胆总管痉挛所致。
          (2)寒战高热
          结石卡在主胆管,引起胆管梗阻。胆管梗阻时,肠内细菌趁机入侵胆管引起胆管炎,继而出现全身感染,表现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3)黄疸
          胆管梗阻后,胆汁排出受阻,出现黄疸,其轻重程度取决于结石阻塞情况,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5楼2020-07-13 10:38
          回复
            3、肝内胆管结石
            多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当患者受凉、感冒等抵抗力低下时,常常并发感染,出现胆管炎症状,如右上腹胀痛、发热等。
            (二)伴随症状
            胆结石患者除了常见的疼痛、发热等症状外,还可伴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症状。

            相关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炎症指标检查:当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升高,认为存在感染。一般的,同时结合常用的炎症指标(PCT、CRP、IL-6)辅助诊断。
            2、肝功能检查:当胆石引起胆管梗阻时,抽血检查会发现胆红素指标增高,尿检中胆红素也显著增加,患者表现为黄疸(皮肤、尿液及白眼球发黄)。当患者出现黄疸,说明结石引起胆道梗阻,这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并发感染,病情加重。


            6楼2020-07-13 10:41
            回复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对于胆结石患者,超声是首选检查。其诊断准确度可高达90%~95%。该项检查能发现结石、明确结石大小和部位、了解是否合并胆道梗阻等情况。但胆总管远端的结石,可能会因肥胖或肠气干扰而观察不清。注意: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检查结束之前,需要空腹。
              2、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系统扩张和肝实质的病变 ,对肝内胆管结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医生怀疑胆结石而腹部B超检测不出结石时,可选择MRCP或CT检查。
              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能通过内镜直观观察胆道情况,如发现可疑病变可取活检,如果同时造影还可显示胆道系统和胰腺导管。因为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存在诱发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的风险,目前已被MRCP取代。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当患者存在肝内胆管扩张,但MRCP或CT检查不能发现病变时,可考虑应用该检查方法。该检查可能并发胆汁漏、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胆石症诊断
              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胆道疾患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非高度特异。应仔细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典型的胆绞痛也应通过影像学的检查进一步证实。


              7楼2020-07-13 10:41
              回复
                鉴别诊断
                胆结石需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胰腺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穿孔)进行鉴别。
                1、急性或慢性胃炎:可以表现为由轻到重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有些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在右上腹,而在上腹部,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这种情况下,超声检查就可以排除胆结石。
                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一般是规律性的疼痛,即定时定点的出现类似的疼痛;胆囊结石的腹痛症状多发生进餐后,尤其在油腻饮食后。胃镜检查或腹部B超检查可以将两者鉴别。
                3、急性胰腺炎:胰腺炎常在暴饮暴食后出现,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疼痛多呈持续性。此类患者血、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超声检查、CT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等炎性表现。但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同时合并有胆结石(即胆源性胰腺炎),应加以警惕。
                4、消化性溃疡穿孔:此类患者往往知道自己存在慢性溃疡病史,如果并发急性穿孔,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并迅速遍及全腹,全腹有明显压痛与反跳痛;腹部立位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可明确诊断;患者既往的慢性溃疡病史,也有助于鉴别。


                8楼2020-07-13 10:41
                收起回复
                  2025-08-06 20:1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堪称有关胆石症最全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13 18:04
                  收起回复
                    不同类型胆结石,其症状并不完全相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1-09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