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教父的传统: 于世纪转换之际,两本被公认为对于神化论研究的权威书出版了。首先是A&C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Paul Onica从法文翻译Jules Gross所著作的《根据希腊教父们,基督徒的成神论》(TheDivinization of the Christian According to the GreekFathers);另一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了NormanRussell所写的《在希腊教父传统中的神化教义》(The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in the GreekPatristicTradition)。『神化』思想的产生最早缘自于第二世纪的著名教父爱任纽(Irenaeus):『借着祂从高处降下的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所是,为了祂要将我们作成祂的所是。』希腊教父们根据圣经中的多处经文发展出神化的论点,例如:人是神的形像(创一26)、神圣的儿子名分(加四5,罗八15)、效法神(太五4-48)与效法基督(腓二5-11)、渐渐变化成为与基督同样的形像(林后三18)、当基督显现时我们必要像祂(约壹三1-3)等。第四世纪的耶路撒冷的区利罗(CyrilofJerusalem)教导初信者说:『因为只有一位神…一位主…和一位圣灵,祂有能力圣别人,并将他们作成神(deify)。』他又说:『圣灵,是使所有人成圣,也是叫他们成神的(Holy Ghost, theSanctifier and Deifier of all)』。亚他那修(Athanasius)也说:『圣灵根本就不可能是受造的灵,…重生、更新、圣别人,这些都不是受造物所能作的;受造的只能接受重生、被更新、被圣别,只有神才能这么作的。祂是---「使人成神的灵」。』亚他那修是神化论的先驱,他于驳斥亚流贬低基督是神的身位时,指出:神子成为人,为要使祂在自己里面神化我们:『祂神化了祂所穿上的人性,并且,祂满了恩典地将它赐给了人。』亚他那修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基督成了人,为要叫我们成为神。』就于对抗亚流异端之刻,亚他那修将神化论打下了根基,成了『无可辩驳的真理』(uncontestedtruth)。
1992年出版的《早期教会百科全书》指出,神化的教导乃于东正教的神学思想扎根,代代相传:从第六世纪的伪丢尼修(Pseudo-Dionysius)、马克西母(Maximusthe Confessor), 第八世纪的大马色约翰(John of Damascus),第十与十一世纪的新神学家圣西默盎(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十四世纪的尼可拉斯卡贝西(NicholasCabasilas), 直到第十四世纪的巴拉马(GregoryPalamas)都持守着神化论。Habets总结说:『保罗于歌罗西一15说,基督是看不见之神的『形像』(Image),我们人是『那形像』(Image)的形像(image)。人类的目标就是要实化真正的且是丰满的人性,就是完满地彰显神的形像。如果基督是那形像,那么人类存在的目标就是达到基督的形像,以东正教的话来说,就是『基督化』(Christification)。』
西方神学家: 于是,许多神学家展开了一连串对西方神学派别在神化这项教义上的研讨。他们惊讶发现,西方神学居然并非仅仅着重于法理称义的一面,反而在生机救恩的『神化』论点上,与东方神学是一致的。Lampe研究了奥古斯丁,指出奥古斯丁比希腊神学家更常用『交换地位』的说法:『道成了我们的所是,使我们能达到我们所不是的。』AnnaWilliams于1999年牛津大学出版的《联合的立场:于阿奎那和巴拉马写作中的神化》(The Ground of Union:Deification in Aquinas and Palamas)中的结论是:『阿奎那在他神学论述SummaTheologiae中的每一部分的主题就是神化论。』『神与人的联合,乃是人性被合并到神里面,而非神被合并到人里。』这些研究发现,于西方神学的两大支柱奥古斯丁与多玛斯阿奎那的作品中,神化的思想将他们的神学理论联结了起来。
改教之后的神学思想,除了路德的成神论之外,另外几位神学家的作品也被人研究了。为宗教改革写出第一本系统神学的加尔文,经由几位学者详尽研读他的著作后,发现他在新约圣经注释对彼后一4曾写着:『我们应当注意,福音的目的是,或早或晚,都要将我们作成像神,这就是一种的神化。』Habets指出,加尔文对神化的过程分成信徒与基督联合的两个部分,首先是基督的道成肉身,这表明『借着神性的成为人,人性要被神化』(adivinising of humanity through the humanising ofdivinity),这第一步,清楚地在基督徒要义第4卷17章第2节讲明:『基督既然成为与我们同在的人子,也已将我们作成与祂同在的神众子。借着祂的亲自降临于地,祂已经预备我们上升于天。祂既已接受了我们那不可避免的死,也就赐给了我们祂的不死。祂亲自取了我们的软弱,在祂的能力里已经将我们作成刚强的。祂既顺服于我们的贫穷,就已经将我们迁入祂的丰富里。祂亲自背起那叫我们受压制的不义重担,叫我们穿上祂的义。』第二步是借着圣灵的工作,就是借着圣灵与信徒活在圣灵的能力中经历有分于神圣的性情,简单地说,就是信徒有分于基督的性情。1991年,DavidWillis-Watkins在一本研究加尔文神学的书中指出,就是因为基督的神人二性,祂的人性被神化了,才叫人的被神化成为可能;于是,当人与基督联合时,基督的神性就能来神化人。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Mosser于2002年着文指出:『信徒的与基督并与父神联合、内住于我们心中之那灵的同在、恢复神圣的形像、正在被作成与耶稣一样、我们最终的得荣,这几项都是加尔文的救恩论与末世论的主要题目,而在这些题目里,「神化」这辞弥漫在其中。』
1988年,Arthur Allchin出版了他对圣公会(AnglicanChurch)的研究,发现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Richard Hooker, John H. Newman, EdwardPusey和C. S. Lewis等人,都一再地题及『神化』这教义。圣公会于1833~1845年曾发起了一个牛津运动(OxfordMovement),重新温习教父们所关心的项目,而神化就是其中的一项。
《今日基督教》杂志(Christianity Today)2008年10月号刊登了James R. PaytonJr. 教授写的评论「成神论」(Theosis)的文章〈定睛结局〉("Keeping the End inView")文中陈明西方基督徒对得救仅停留在不至灭亡,却对得救的目的丝毫不知,难道神没有更深的目的?「成神论」绝不是「异端」,反而源远流长,且在今天又开始焕发朝气和活力,它对于西方基督教福音派所熟悉的救恩论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重整(reordering)」。
2009年底出版的一本专门研究二十世纪改革宗大师杜伦斯(ThomasTorrance)的『于多玛杜伦斯神学中的神化』《Theosis in the Theology of ThomasTorrance》,作者Habets指出:『身为改革宗神学家,杜伦斯试图围绕着神化这主题,将东、西方的救赎论联合起来。详读他的神学就可以清楚地并强烈地看见,神化这教义乃是他表示神在基督里与人和好的救赎行动之关键。作为真正的人和末后的亚当,基督代表了人类生存的起首与终结:所有人类都是照着祂的形像所造,并且所有人类都被命定要变化成为祂的样式,从荣耀到荣耀。借着道成肉身,神子成为人,祂的神性却没有因而停止,将人性与神性联合于一起,借着圣灵的工作,使人性的神化过程作在那些「在基督里」的人。借着「奇妙的转换」,基督取了我们的所是,并给了我们祂的所是。对杜伦斯而言,这就是救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