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24,499贴子:18,113,946

简单对比力士P-750u Masskobo 394一代 GSX-Mk2等晶体管耳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系统大致是这样:
音源 Luxman d-06/d-06u
耳机 主要使用hd800 adx5000 均为原厂平衡线
电源线
总线kripton hr1000m 音源jpa15000 耳放acrolink pc4030 leggenda
其他诸如chikuma tuneful cdp/acrolink pc8100等都一一试过 不再细说
电处/排插
Accuphase PS-500 Oyaide MTS-6
信号线
Luxman jpc-15000/nordost reddawn/zonotone 等均有尝试,主要使用jpc-15000。
顺便一提信号线的差异在这套系统上极小,至少我没有盲听出来的信心。
本人日常听音曲目接近100%古典音乐,但试听对比时也会使用一些acg人声乐器等。
下面是听感环节


Luxman P-750u 定价30万日元+税
重点说说P-750u这台耳放吧,主要由于我和身边很多朋友都一致认为国内论坛对这台耳放的声音评价,以及对Luxman声音的印象与实际出入很大
首先Luxman=低阻神器这个观点似乎流传的特别广,国内仅有的几篇零零散散的听感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这个。我稍微查了一下似乎是代理那边最先开始带的节奏,具体不得而知。然而把gs3000e,th900之类的插上去之后,声音不能说难听,但与adx,800的表现有明显的差距。当然不排除这俩耳机本来就菜。具体的详细听感之后可能会补(tai)充(jian)。
再有一点是很多人可能认为Luxman代表重音染,女毒。我曾经也拥有过力士2002年产的第一代耳放P-1,那台耳放对中频人声是有一些修饰的。但以现在的力士机器来看,我认为从SACD机到P-750u耳放,整体都是走的中正,染色少的路线。
一言以蔽之,P-750u是我今天要提到的耳放里面素质最突出的。两端延伸强,高频非常透明,日本人喜欢用艶やか来形容Luxman的高频,包括Luxman自己也会在介绍自家产品时提到。直译就是”光泽感”。实际在某次同台对比Accuphase,Esoteric等cd机时,Luxman也明显表现出了具有其特色的高音,在弦乐上会有优雅,华丽的听感。与此同时P-750u的下盘也不会感觉有缺失,能够很好的将HD800的低频量感与下潜推到一个满意的水准。
最值得一提的是750u的声场和空间感,横向声场的扩散感尤其出众,纵深不是最好但也层次分明,属于第一梯队。声场的高度上我认为是得益于hd800,在听巴赫的管风琴曲集时厅堂感非常强烈。整体声场的宽松感在搭配hd800时是我听过的所有耳放里最强的。结相方面相比另外几个耳放显的大,乐器的形体感到位。
P-750u缺点在于搭配adx/hd800时人声会出齿音,在解码不到位以及线材没有搭配好时,用adx5000聆听尤其明显。很多人以为adx5000+P-750u是绝配,西装。事实上是,的确不错,但建立在音源足够好的基础上。如果随随便便一搭配就拿这一套来放acg女声,高频刺穿脑壳,齿音会到不能忍受的地步。顺带一提我也不认为adx5000是个拿来听acg的耳机。


1楼2020-08-03 14:05回复

    Masskobo 394一代 定价60万日元+税
    这台耳放是从某大佬那里借来嫖的,本来十分好奇啊毕竟国内也是吹的天花乱坠,号称石机天花板之类的。实际听到的第一感觉就是增益很大,高增益插上hd800都有些许可闻的底噪。然后放一首索尔蒂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前奏的管风琴和背后的人声合唱一出来我就傻了,人声几乎被完全盖住,声场比750缩小了一大圈,细节更是一团,简而言之就是糊。随后尝试了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等小编制,394依然是有上述问题,但是相比大场面是舒服了很多。
    总的来说,这台耳放说好听点是密度大,能量感足,然而在我看来就是糊,考虑到60多万日元的售价,建议直接击杀。
    (据大佬说他是拿来搭lcd2,lcd4的,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


    2楼2020-08-03 14:11
    收起回复


      Headamp GSX-mk2 定价3000美金
      号称平板神器的一台美国耳放,但可惜的是手头并没有平板耳机所以可能会有些不公平。动态,声场,低频似乎是美国耳放的关键词,但在我的几个朋友之间巡回试听完以后都觉得几台日本机都比他更加美国声。
      GSX-mk2大体也是走的无染的素质流,在纵深感上会略有凸出,低频量不大速度快,素质上来说还是逊于P-750u,大编制上有明显的落后。人声也没有亮点,但相比750u来说齿音会比较不容易出来。价格相比于离谱的394算是非常合理。与LCD4 HE1000V2等平板耳机或许是不错的搭配,总体来说还算值回票价。


      3楼2020-08-03 14:12
      回复
        bd 牛逼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03 14:17
        回复
          太富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03 14:18
          回复


            Aurorasound Heada 定价28万日元+税
            这台是朋友在店里试听完觉得很不错的耳放,相比之下更注重中频的人声。朋友买来当时也是觉得搭配adx5000人声很好听,至少不像P-750u那样刮耳。然而在系统升级过后最终也是出掉了,留下了P-750u。


            6楼2020-08-03 14:20
            回复

              最后说一下RE·leaf E3这台耳放吧。定价70多万日元的小耳放,在秋叶原的ee里常驻展示,音源为马兰士cd6006。出来的声音可以用离谱来形容,无论是电压驱动模式还是电流驱动模式,最基本的音量都无法满足。印象里hd800足够打到2,3点钟左右的位置都不够大声。现场也借了th909,ps2000e等耳机试听。软趴趴的声音,离谱。7万日元都不会考虑的耳放。(前后听过很多次,朋友意见也都比较统一,也许需要甩锅马兰士?)
              可能P-750u在力士的CD机下面有神秘加成吧,作为定价30万日元,实际25万左右就能拿到全新的耳放来说,素质上就把另外几个压了一头,对于听古典音乐的我来说,是目前听到的驱动hd800的最佳之选。


              7楼2020-08-03 14:22
              收起回复
                仅代表在特定系统下的听感,若有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


                8楼2020-08-03 14:23
                回复
                  bd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03 14:31
                  回复
                    tfl


                    11楼2020-08-03 14:35
                    回复
                      750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03 14:35
                      回复
                        750配adx会不会刺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03 14:40
                        收起回复
                          bd隐形大佬


                          IP属地:上海14楼2020-08-03 14:42
                          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听惯了,感觉750越来越能打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03 14:43
                            收起回复
                              394有这么差嘛,不是都说打过head2了嘛,而gsxmk2打不过head2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8-03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