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80,552贴子:1,883,906

垃圾分类——巨股上龙的前世今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耐心看下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09 21:24回复
    对于巨股上龙,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比较陌生。但提起所谓的“牛津超级鱼叉”——Cumnor地区发现的“三米”下颌(编号OUMNH J.10454),对海洋爬行动物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8-09 21:25
    收起回复
      2025-07-31 12:21: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Pliosaurus macromerus,是Philips于1871年命名的物种(当时拼写为Pleiosaurus macromerus),基于一块巨大的股骨和几块零星的脊椎骨。国内一般翻译为巨上龙,此帖为尊重其种加词原意(巨大的股骨),故使用巨股上龙这一中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09 21:26
      回复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海猎龙类(Thalassophonea,克柔龙、上龙、滑齿龙等物种均出自该类群)比较可靠的分类依据是牙齿形态和下颌联合的齿槽数量,但早期的学者往往都采用脊椎骨作为物种的正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8-09 21:26
        回复
          上龙属有一明显的特征,它们的牙齿形态都是三面体(trihedron)或者亚三面体(subtrihedron),往往用于和其他属区分。属内定种则主要靠下颌联合的齿槽数,早年间归类为短椎上龙和短颈上龙(Pliosaurus brachydeirus,上龙属模式种)的个体下颌联合齿槽数在10~12之间,而巨股上龙为5~6。其余物种不再赘述,见下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09 21:28
          回复
            Tarlo于1959年选用了当年Philips描述过的一块脊椎骨(OUMNH J.10441)作为巨股上龙的选模,没有考虑这块椎骨和短椎上龙(Pliosaurus brachyspondylus,该种已暂时废除,见下文)椎骨的相似性,而是仅仅注重了其大小。早年间上龙属内部的分类相当混乱,只要是启莫里阶英国境内发现的大型个体,都会被甩进巨股上龙这个分类垃圾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8-09 21:29
            回复
              Tarlo于1959年描述了一个上龙个体(CAMSM J.35990,分类变动了几次的传奇化石,见下文),该样本缺少下颌骨,却含有一块形状奇特的肩胛骨。对此,Tarlo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假设英国启莫里阶的上龙可分为两个类群:下颌联合齿槽数为10~12的是真正的上龙属,而下颌联合齿槽数为5~6的属于一个名为Stretosaurus macromerus的新物种。他不假思索地把许多巨股上龙个体扔进了这个物种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8-09 21:30
              回复
                显然,这样的分类是存在辑问题的,CAMSM J.35990并没有下颌骨,紧靠“体型大”就和巨股上龙联系起来(现在来看也就是4吨左右的水平,然而04年Noe的论文里给的12米),是
                不符合逻辑的。后来发现的个体NHMUK R8928也表明,Tarlo的“奇特肩胛骨”也仅仅是一块被误判的髂骨。鉴于这些个体下颌联合有6对齿槽,和残暴滑齿龙(Liopleurodon ferox)相同,Halstead于1989年将其名改为巨股滑齿龙(Liopleurodon macromerus)。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8-09 21:31
                回复
                  2025-07-31 12:1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4年,Noe等人研究了一些下颌联合齿槽数为8的上龙下颌化石,并在此基础上命名了异上龙(Pliosaurus portentificus,已废除,见下文)。异上龙的命名推翻了Tarlo的大胆想法,即上龙属下颌联合齿槽数只会有10~12这一种情况。因此,巨股滑齿龙还是应该改回为巨股上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09 21:32
                  回复
                    异上龙的私人收藏个体(转自神皇老贴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8-09 21:35
                    收起回复
                      2012年,Knusten(命名冯氏上龙的学者)重新审视了上龙属内部的分类问题,认为巨股上龙目前的选模(OUMNH J.10441)是个没有科考效力的脊椎骨,和其他种类的上龙脊椎骨有相似之处。他建议选用NHMUK 39362作为巨股上龙的新模,该个体包含下颌骨,且具有三面体牙齿。论文发表的时候提到,上报给ICZN的材料在准备中,结果到了2018年阿尔曼扎上龙(Pliosaurus almanzaesis)建种论文发表的时候,这个物种仍然处于无效状态(同期申报的短椎上龙新模目前也没有结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8-09 21:40
                      回复
                        然而在2013年,Benson等人在凯氏上龙(Pliosaurus kevani)建种论文中指出,Knusten搞错了一点,他选的新模(NHMUK 39362)下颌联合齿槽数不是6,而是7。导致大多数的巨股上龙个体可能都要分给俄罗斯上龙(Pliosaurus rossicus),包括那个灌了水分的三米下颌10454。而先前提到的CAMSM J.35990,因为牙齿形态为亚三面体而分给了凯氏上龙(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图为NHMUK 39362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09 21:42
                        回复
                          让我个人感到疑惑的是,Knusten认为异上龙正模具有一些幼年上龙的特征而将这个物种废除了。但是目前已确定有效的启莫里阶上龙物种下颌联合都不是8对牙齿,考虑到巨股上龙和短椎上龙新模的选择逻辑,个人对此处理方式还是持怀疑态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09 21:43
                          回复
                            参考文献:
                            (1)A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Pliosaurus (Owen, 1841a) Owen, 1841b
                            (2)A Giant Pliosaurid Skull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England
                            (3)A new species of Kimmeridgian pliosaur (Reptilia; Sauropterygia) andits bearing on the nomenclature of Liopleurodon macromerus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8-09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