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盏吧 关注:24贴子:4,972
  • 4回复贴,共1
                                 争什么
     人世间的争夺,往往集中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上。物质的东西,多一些自然好,少一些也没什么,能保证基本生存就行。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冲突,一个人的富有决不会导致另一个人的贫困。
     由此可见,人世间的东西,有一半是不值得争的,另一半是不需要争的。所以,争什么!
                             不理智的痛苦
     那人对你做了一件不义的事,你为此痛苦了,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请适可而止。你想一想,世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为你不能支配的别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还想一想,不义的人一定会做不义的事,只是这一件不义的事碰巧落在你头上罢了。你这样想,就会超越个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当作借以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材料,在与不义作斗争时你的心境也会光明磊落得多。
                              顺其自然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支配不了的,比如运气和机会,舆论和毁誉,那就不去管它们,顺其自然吧。
     世上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可以支配的,比如兴趣和志向,处世和做人,那就在这些方面好好地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顺其自然吧。
                               金钱的最大好处
     贫穷剥夺人的自由,迫使人为金钱而工作,因为钱意味着生存。金钱的最大好处是使人摆脱贫穷的逼迫,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也就是说,不必为金钱而工作了,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了。
     可是,倘若一个人只喜欢钱,有了钱仍然只为金钱而工作,怎么样呢?他更不自由了,在金钱面前他永无解放之日了。
     物质上的贫民,钱越少,越受金钱的奴役。精神上的贫民,钱越多,越受金钱的奴役。
                             超越世俗信仰
     托尔斯泰说:“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少数人和多数人,指富人和穷人。此话的意思是:上帝对于富人是最后的奢侈品,对于穷人是唯一的安慰。这是对世俗信仰的讽刺。
     有真信仰者既不属于少数人,也不属于多数人,是超越于富人和穷人的区分的。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上帝,有什么都是空的,如果有上帝,什么都没有也无妨。当然,这里的“上帝”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指生命的精神意义。



1楼2009-12-29 12:04回复
                                      职业和事业
         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
         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职业不满意,然而,可悲的是,真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他们只有一个标准,除了挣钱多一些,谋生得好一些之外,就不知要什么了。
                              长处和短处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性格也是如此,本身无所谓优劣,就看你用得好不好。所以,在各种性格类型的人里面,都有成大事者,也都有一事无成者。
    


    2楼2009-12-29 12:10
    回复
      关于争什么,从马斯洛人的需求5层次讲,人不得不争。5层次是交织在一起的,自己都难以分清楚该不该争,但争的冲动比较难抑制


      3楼2009-12-30 10:48
      回复
        嗯,我觉得,挣的冲动完全不必抑制,这是发展的动力,只是,在挣得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偏执,过分的狂热,过激的行为,是必要的。


        4楼2009-12-30 12:45
        回复
          有位哲人说过,每月收入多少才算幸福,每月能比你小姨子的老公多收入1000,你就幸福了


          5楼2010-03-16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