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说的“顺其自然”是啥?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把任性而为,把逃避思考,把放弃责任心,把自我欺骗,把不担当,把纵情声色,把袖手旁观……统统用一句“顺其自然”来美化,来自我麻醉和自欺欺人。
这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可以看看庄子老师的解说:
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摘录自《庄子·应帝王》
上面这话的核心意思是:心要淡,心淡于物则心浓于道。气要顺,气顺则无喜怒思虑之患。顺应自然,顺应万物,而不以自我和私心去占有、掌控和伤害万事万物和众人众生。如此,则天下太平,治理有序。虽然说的是天下,其实天下也指一个人的身心,一身就是一国,一身就是一天下,一身就是一宇宙……
真理都是相通的,《黄帝内经》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都说的是一个顺大自然,顺无私,顺大爱。
宋儒也强调“存天理,去人欲”,也说“惩忿窒欲(顺气而不生气,遣欲而不纵欲)”
《素书》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意思再明白不过,所谓嗜欲,即私心私欲,所谓天机即天理,即天道,即自然。
张三丰说在《天口篇》中说“顺则为人,逆则为仙”,仙就是人,是摒弃了私欲的人,是心智和体质都健全完整的人。只是正话反说,因为人们总把顺其自然搞成反自然规律,那么负负得正,反反得顺,其中道理与前文所述是一以贯之的。
以上所说的就是顺其自然的正解了,道理很简单,做到却不容易,是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