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中的“基因”】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避不开的规律,或许这些现象过于“平常”,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们忘记了去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通过研究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存在一个称为“端粒”的DNA片段,它能够避免染色体之间的相互磨损、黏着,起到保护染色体的作用。然而,生物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变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不是死亡,就是停止分裂,进入休眠状态。这个特性使端粒长度成为衡量细胞衰老的指标之一。在一些细胞中,一种叫做端粒酶(telomerase)的蛋白质能够重新合成端粒缺失的部分;而在另一些细胞中,端粒则会持续缩短。2009年,布莱克本与她的研究生卡罗·W·格雷德(Carol W. Geider)以及杰克·W·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凭着他们在端粒机理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端粒”是如何发现的?理解了它的作用原理,我们真的可以抵抗衰老吗?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避不开的规律,或许这些现象过于“平常”,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们忘记了去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通过研究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存在一个称为“端粒”的DNA片段,它能够避免染色体之间的相互磨损、黏着,起到保护染色体的作用。然而,生物体细胞的每次分裂,都会使端粒变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不是死亡,就是停止分裂,进入休眠状态。这个特性使端粒长度成为衡量细胞衰老的指标之一。在一些细胞中,一种叫做端粒酶(telomerase)的蛋白质能够重新合成端粒缺失的部分;而在另一些细胞中,端粒则会持续缩短。2009年,布莱克本与她的研究生卡罗·W·格雷德(Carol W. Geider)以及杰克·W·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凭着他们在端粒机理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端粒”是如何发现的?理解了它的作用原理,我们真的可以抵抗衰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