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阴雨绵绵已有好些日子,低于10度的气温,不自觉地人也变得懒散、僵硬。
想起二十载光阴走过的路,却也觉得一切变的无比虚幻。
如果没有六年级的走向孤单,就没有现今的自己。
如果没有初中时的莫名叛逆,就没有现今的自己。
如果没有高中时的青春迷惘,就没有现今的自己。
如果能够感受到一丝的温暖,就没有现今的自己。
如果没有遇见生命中那女孩,也没有现今的自己。
太多庞杂的情感,太多偶然的元素,太多繁琐的情节,揉杂在一起,成就一份畸形。
逝去的岁月,便是注定的宿命,历史的印记刻在这彷徨的生命。一切,不可挽回。
如果,没有这孤僻的产生,我是以阳光的优等生身份存活于大学校园内。
我该去怨恨太多,憎恶那些令我挣扎于现今肤浅生活的人么?
而我从不曾想过,即便没有亲密的朋友、知己,没有温馨的家庭,没有世俗而言所谓的成功,没有油滑于社会的媚俗。
但我并不曾感到失落,过多的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轻,何必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几时我也艳羡过他人阳光下的优美与幸福。经历一系列的挣扎与背叛后,我开始欣赏这一路的孤僻,我肯定它为生命所作出的诠释。
孤僻演变成孤独,体现在生命已拥有着执着与信念,孤僻者总是最接近真理的人群。当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站立的基点时,自然能从黑暗中走出,尔后才会发现这是多少肤浅的挣扎,甚至是一叶障目罢。迷惘的人儿,为什么不能看透呢?
世界上人都是有分阶级,但生命从来都是平等的。堕落或辉煌,在于你以何种姿态为自身的生命作出诠释。
孤僻者,不幸乎?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