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公主吧 关注:1,085贴子:10,476

回复:【原创】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为什么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7楼2020-10-03 12:22
回复
    李泰身为亲王却没跟别的兄弟一样离开长安赴任,而是常年留在唐太宗身边,领着好几份薪水却什么活都不用干,没事就把房子装修成奢侈华丽的代名词,随手写本《括地志》,唐太宗就为他忙前忙后,又是开文学馆招揽人才,又是主动提供丰厚得令人咂舌的活动经费。
    就算后来李泰想要夺嫡的小心思让父亲知道了,可唐太宗的反应却是只降了儿子一级的爵位,最后四年不到还重新升回来了。这样的处罚简直就是轻飘飘,相比之下东吴大帝孙权的儿子孙霸简直就要哭晕在厕所里了,为什么大家都一样,都是想夺个嫡,怎么他的下场就是直接被父亲赐死呢?


    IP属地:江苏18楼2020-10-03 12:23
    回复
      李治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由皇帝亲自抚养待遇的皇子,即便当了皇太子,唐太宗都舍不得放这个儿子回东宫待着。急得马周、刘洎等人不得不轮番上阵,劝了又劝,这才让唐太宗勉强点头答应让李治每半个月回东宫一次。
      后来唐太宗征高句丽,父子二人难得分别这么久,那封著名的《两度帖》肉麻得让人掉了一地鸡皮疙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情书呢。好不容易从高句丽回来了,也不得安生,唐太宗巡幸个灵州也要带着李治,张行本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劝说这位爱子狂魔,不要因为私爱而耽误了皇太子学习的大好时机。


      IP属地:江苏19楼2020-10-03 12:23
      回复
        ——如果唐太宗对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和李恪、李佑这些儿子区别对待是因为嫡庶有别,那么为什么魏征、马周这些大臣要一次又一次地上疏劝谏,不断地向唐太宗拍砖?难道魏征他们不是古人而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所以不懂嫡庶之分的规矩?
        当然不是!
        如果李承乾、李泰、李治享受的这些待遇本就是身为长孙皇后的儿子该有的,大臣们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这样一次次上疏,一次次劝谏。
        正因为唐太宗给的这些待遇远远超过了一个皇太子、一个皇子应该享有的,更不是李承乾、李泰、李治理所应当享有的,所以才会招来大臣们一次又一次毫不留情的批评——皇帝陛下,我们都知道您是爱子狂魔,可是这种宠法实在是太过分啦!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20-10-03 13:12
        回复
          所以想用嫡庶神教的理论来曲解唐太宗真心疼爱李承乾、李泰、李治的史实,来给李恪、李佑等人的不得宠遮羞,根本就是枉然。
          毕竟嫡庶之分划定的只是一个人的出身,却没办法禁锢人的情感。就像汉高祖刘邦不爱嫡子刘盈,却把庶子刘如意真心实意地放在心上疼宠,临终还不忘留下诏书给刘盈,让他日后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弟弟。晋武帝司马炎也是如此,尽管他很喜欢皇后杨艳为他生育的儿子,但是对庶出的司马颖也很喜欢,所以给了司马颖十万户的实封,比皇后杨艳所出的司马柬多了整整两万户。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20-10-03 13:12
          回复
            由此可见嫡庶虽然在皇位、爵位和财产的继承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但在人的情感面前,嫡庶之分产生不了什么实质性的效力。
            更何况唐太宗根本不在乎什么嫡庶有别,因此即使李元昌、李元轨等人明明是庶出的,可唐太宗依然愿意对他们好。同样的,唐太宗疼爱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也只是因为他们是爱妻长孙皇后所生,所以爱屋及乌的唐太宗自然对这三个儿子各种掏心掏肺,因为宠爱儿子而逾越规矩,乃至令大臣们头疼不已的举动频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20-10-03 1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