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啊呀!穆大人,许久未曾登临宝地,我都要不认识来织造局的路了!
穆:啊呀,小A哪里的话,早就听说你呀,纾解了帑银短缺问题,已经领了四品衔,大家同朝为官,这点事不计较不计较滴。
A:是这个理!咱们对上一个忠,对下一个信,那岂有做不成的事呀!
穆:(腹稿这小子到底来干嘛的?)小A喝茶!这点说的不错,只是今日突然造访,可是又什么要紧事不?
A:你瞧你瞧,人上了年纪不记事了,咱小A是个盐商出身,自然多读书不多,近来修读些古贤人的书,个中道理还是不甚明了,我听说穆府四世三公,簪缨之家,自然是饱读诗书,比我这个粗人多的去了。
穆:敢情赐教
A:旁的不说,便说廿三史吧,武后有狄公,却不弃来俊臣;前明嘉靖有海瑞,却仍拜严嵩为相。(趁机献上黄金)可见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
穆:(轻轻推过)这你就看的浅了。狄公名垂青史,来俊臣辄遭诛杀,严嵩潦倒流放,海瑞则官拜南京御史台,太平盛世,受的住几个来俊臣?几个严嵩呢?
A:哈哈哈哈,忠也好,奸也好,过眼云烟。两淮上下,谁又少得了忠信二字?道德廉耻,无济于民生水火。
穆: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