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我也要写这个事:平凉会盟为什么派浑瑊去。
因为吐蕃备了金枷在等他呀~
【尚結贊至原州,列坐帳中,召陷蕃將吏讓之,因怒瑊曰:「武功之捷,吐蕃之力,許以涇州、靈州相報,竟食其言,負我深矣,舉國同怨。本劫是盟,誌在擒瑊。吾已為金枷待瑊,將獻贊普;既已失之,虛致君等何為?」】
(大雾……
说正经的,其实本来应该是李怀光的。
【初,詔遣崔漢衡使於吐蕃,出兵佐收京城,蕃相尚結贊曰:「蕃法,進軍以統兵大臣為信。今奉制書,無懷光名署,故不敢前。」上聞之,遣翰林學士陸贄詣懷光議用蕃軍,懷光堅執言不可者三,不肯署制】
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不行了。
李怀光反对借兵吐蕃的三条理由,摸良心讲非常有道理。德宗但凡能听他一句,不但后来不会有平凉劫盟,也可能李怀光一高兴不不造反了呢。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
可以看出来吐蕃对贵唐军事实力的认识就非常简单粗暴:惟朔方军马首是瞻。李怀光不署制,就不能找李晟吗?不行。人家当时根本没把神策军放在眼里。吐蕃做梦都想不到后来别说神策军了,一个凤翔节度留后就把他们治的服服帖帖的。
到平凉会盟的时候李晟已经崭露头角了,但是估计在吐蕃那里还是朔方军最高。
再一个重要原因是,冤有头债有主,在吐蕃眼里浑瑊是说话不算话的的老赖——当然实际上是替德宗背锅。
这事要从平定泾师之变说起:
【朱泚之亂,吐蕃請助討賊,詔右散騎常侍於頎持節慰撫,太常少卿沈房為安西、北庭宣慰使以報之。渾瑊用論莽羅兵破泚將韓旻於武亭川。初,與虜約,得長安,以涇、靈四州畀之。會大疫,虜輒引去。及泚平,責先約求地。天子薄其勞,第賜詔書,償結贊、莽羅等帛萬匹,於是虜以為怨。】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尚结赞要拿金枷待浑瑊了:
【因怒瑊曰:「武功之捷,吐蕃之力,許以涇州、靈州相報,竟食其言,負我深矣,舉國同怨。……】
当时德宗有没有真的许泾灵四州之地,现在谁也讲不清了。我觉得应该是不会这么失智。。安史之乱都那个地步了,也只许回纥金帛子女。哪有自卖边境重镇,连朔方军老家都敢卖的。估计要么是随口一说根本没打算兑现(德宗就这样人呗),要么并没有许,是吐蕃反咬的。
但不管怎样,两件事是石锤的:(1)德宗确实管吐蕃借过兵;(2)一开始负责人是李怀光。但李反对借兵,于是后来就由浑瑊牵头。
总之吐蕃和浑瑊就比较熟。除了借兵平叛,上一次结盟就有浑瑊参与:
【帝命宰相、尚書與虜使者盟長安,而清水之約,疆埸不定,復令漢衡決於贊普,乃克盟。於是宰相李忠臣盧杞關播崔寧、工部尚書喬琳、御史大夫於頎、太府卿張獻恭、司農卿段秀實、少府監李昌夔、京兆尹王翃、金吾衛大將軍渾瑊與區頰贊等同盟京城之右郊,禮如清水。前二月告廟,齊,三日,關播跪讀載書,已盟,乃大享。詔左僕射李揆為入蕃會盟使,還區頰贊等。】
综上。平凉之盟之所以派浑瑊去,主要是因为(1)他代表朔方军;(2)他和吐蕃打过交道。
(顺便,论惟贞的弟弟论惟明参与过建中平叛。【德宗幸奉天,后三日,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检校兵部尚书、京畿渭北节度观察使。居数日,邠宁节度使韩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统兵三千,自乾陵北过,赴醴泉以拒硃泚。】不知道论惟明有没有参与借兵吐蕃的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