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吧 关注:22,281贴子:208,742
  • 1回复贴,共1

公棚大量失鸽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重庆某公棚收费后第一关两百公里比赛,五千多羽当天归巢不过一百多羽,考虑种种原因公棚决定取消比赛。于是间怨声四起,先把公棚是否有阴谋论先放一边,毕竟无论是公棚还是家赛这种事并不鲜见,公棚暂时给出的解释是对天气和地震的误判。但有时候更令人诡异的是大晴好的天气一样大量失鸽,难道出了问题就只能怪公棚和协会,但有时候也要换个角度想,只要别人还有来鸽子,只要是凭本事飞回来的,哪怕就一只!也应该反省一下问题还有可能出在了其他什么方面?

鸽子是群居动物这是它们的天性,这样的天性可以让它们更好的抵御外敌保护自己。我刚养鸽那会儿,也有朋友来玩,期间总会被问一个问题:“你的鸽群里有首领吗?”我总会笑着答“它们是一个群体但是各顾各的。”
但随着养鸽日久,我渐渐发现鸽子会随着它的品种和个体在对群体的依赖程度不一样。换言之同样一场比赛,只有小部分鸽子是领导鸽而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追随鸽。
何以证明?我打比赛的时候常有鸽子归巢的时候尾随了一两只他舍的鸽子,有的是自来熟跟着我的鸽子就进了棚,有的胆小点就停在对面楼顶,休息够了再飞走。这就是鸽子群飞迁习的特性可以让它们的长途飞行更安全不容易受猛禽袭击,但这对比赛拼快是不利的。
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是,领头的鸽群定向错误,大群的鸽子裹携在一起彼此追逐,从开始的热情高涨到最后的筋疲力竭流落他乡。这也应了那句话在人群之中容易迷失自我,鸽子在鸽群之中有时候也一样。那群体搁浅的鲸鱼也是这样。

说实话真心佩服詹森,鸽族里好几个鸽子,单鸽拿下十几二十个冠军(但跟时下不同,不重叠。)虽然比赛距离三四百公里以内,但并不影响卖出去的鸽子下代作出更长距离的发挥。
赛制决定鸽子,现在的幼鸽赛或是公棚赛,给鸽子检验的机会太少了,尤其是公棚赛,对放鸽大多是小心翼翼,只要整个赛季没什么挑战,比得越顺利,留下来的鸽子越没什么价值,你的家就是我的家,跟回来的概率太大了。家赛如果送人回家基本就没什么机会拿前名次了,说起家赛我觉得现在的幼鸽赛给鸽子检验的机会还是太少,最理想的状态是飞过当年的秋赛,再飞第二年的春赛,这样飞下来的鸽子适应的气候会更全面,也大大减少了跟回来的偶然性。但就现在的赛制看,百分之八十的鸽友飞舍里不会容下上一年的鸽子。
如果是公棚不放心,等鸽会比赛太低效率,也可以自己制定各种计划,为鸽子做单抛或是多向测试。毕竟现在的交通工具可是比以前方便许多。
赛制再残酷也没什么好抱怨的,那会妨碍你进步,毕竟在你交出鸽子的那一刻你就做出了选择。
大家继续努力……加油!
喜欢和真心热爱赛鸽的朋友交流+V 634670336


1楼2020-10-27 20:14回复
    有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28 0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