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七宿·圣人后裔·韩信所属·汉军左帅】孔藂(又名孔熙)
《史记》记载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西汉功臣表》记载孔藂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左司马入汉,为将军,三以都尉击项羽,属韩信,功侯。六年正月丙午,侯孔藂元年。
孔藂和张良很像,祖父是魏国宰相孔胤,他是以六国宰相之后的身份跟随刘邦的。他还是孔子后人,他的父亲是孔胤的三儿子孔树。孔树的大哥孔鲋后来辅佐陈胜。孔树的二哥孔滕被封为奉祀官,也就是今天曲阜孔氏的祖先。孔藂出身儒家,却投身兵家,难能可贵,想必其父孔树和信陵君及张耳相交甚密。
【注: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衍圣公疑在元代左右被人掉包,因此今天所谓的衍圣公大宗族孔氏不是孔子后人,倒是有一支C-MF1915,人数众多,共祖恰好为2500年,下游有三叉戟家族,其中大支疑似为曲阜孔腾后人,中支在汉元帝有爆发,疑为陈胜旧部孔鲋后代汉元帝策封宋公的孔吉,而小支疑为孔藂。】
孔藂和韩信也很像,他出身是刘邦的执盾郎,如同韩信出身项羽的执戟郎,都是护卫低职。后来被韩信选中,成为垓下之战的汉军左帅,史书记载“属韩信”,能被用兵如仙的韩信选为左膀右臂,说明孔藂统帅能力应该是和风林火山一个档次。死后未获得谥号,估计受了韩信牵连,历史记载也不多。功列第三十位。
孔藂和灌婴一样,是起于芒砀山的老人。很难想象,孔子后裔,不远万里来到芒砀山,加入刘邦阵营。这只能表明他的确和他的祖先孔夫子一样,以天下为己任,而且选中了对的人,这点比子房还早,只是他是武力过人,张良是谋略过人。但孔藂儒雅的作风,和刘邦诸将格格不入,在汉军一直没有被重用,以都尉之职抵挡项羽多次。直到韩信拜将,才被选为左军主帅,在垓下共击项羽。韩信没有选择后世出名的灌婴和周勃,而是选择了孔将军和费将军二人,答案很简单——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值得信赖。
《史记·高祖本纪》:【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垓下之战,韩信一开始迎战项羽,不敌,被项羽击退,孔费二将上阵,项羽军才显出颓势,可见孔藂的武力值,和韩信的用人得当。
宋代王安石在《韩信》一诗中感叹”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因为韩信牵连,孔费二将的事迹都很难详载史册之上。孔藂是汉军中少有的儒将,这点秦时明月可以考虑,毕竟楚汉作品一般都把韩信左膀右臂的孔费给去掉了。

(秦时明月手游盗个图,比较符合儒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