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古:隐逸精神的源流
还是先从许由和巢父这两个比较矫情的隐士讲起吧。
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一直居住在山里,年老之后,在树上搭了一个巢,就是窝,在上面睡觉休息,所以叫巢父。许由这个人也很厉害“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不正当的酒席不去,不正当的饭食不吃,因此尧对他非常信任,很喜欢他,一定要把帝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之阳”的箕山里隐居起来。因为这个,后人写诗咏志的时候常用“箕山之志”来表达自己隐居的决心。后来尧又派人找到他,规劝他,许由感到尧做的这件事非常讨厌,等规劝的人走后,许由就跑到河边,用河水清洗自己的耳朵。正好这会儿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许由的奇怪举动还以为他耳朵里爬进去什么虫子了呢,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许由就说:“尧想让我接替他做九州的长官,我讨厌听到这个,而且这种话污染了我的耳朵,所以我在这里清洗一下耳朵。”巢父一听,非常生气,指着许由就骂开了这还是你的错啊!你小子要是隐居到道路不通、人迹不至的深山老林里,谁还能找到你?你骨子里还是那种以隐居做幌子沽名钓誉的家伙。你还在这里清洗耳朵,难道不知道你的耳朵已经污染了河水,也污染了我的牛嘴吗?”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朵的水污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了。
唉,隐士之矫情,从这两人的根儿上就注定了。南宋陆游有一首诗说这件事情:“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他认为真正的隐士,人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远,而一旦被人知道了,也就辜负了自己当初逃隐的动机了。姑且不说别有用意的严光这类人,就是许由、巢父,也是被人发现了踪迹,才有了高尚其志的名声,但这其实就已大错特错了一隐而被人知,可见不是真隐。无怪乎后世不断有人对隐士和隐士的态度提出质疑,矫情太过,就容易授人以把柄。这个我们后面还要细谈,先来说说许由逃跑的深层理由。
《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里有一段记载: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割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还是先从许由和巢父这两个比较矫情的隐士讲起吧。
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一直居住在山里,年老之后,在树上搭了一个巢,就是窝,在上面睡觉休息,所以叫巢父。许由这个人也很厉害“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不正当的酒席不去,不正当的饭食不吃,因此尧对他非常信任,很喜欢他,一定要把帝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之阳”的箕山里隐居起来。因为这个,后人写诗咏志的时候常用“箕山之志”来表达自己隐居的决心。后来尧又派人找到他,规劝他,许由感到尧做的这件事非常讨厌,等规劝的人走后,许由就跑到河边,用河水清洗自己的耳朵。正好这会儿巢父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许由的奇怪举动还以为他耳朵里爬进去什么虫子了呢,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许由就说:“尧想让我接替他做九州的长官,我讨厌听到这个,而且这种话污染了我的耳朵,所以我在这里清洗一下耳朵。”巢父一听,非常生气,指着许由就骂开了这还是你的错啊!你小子要是隐居到道路不通、人迹不至的深山老林里,谁还能找到你?你骨子里还是那种以隐居做幌子沽名钓誉的家伙。你还在这里清洗耳朵,难道不知道你的耳朵已经污染了河水,也污染了我的牛嘴吗?”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朵的水污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了。
唉,隐士之矫情,从这两人的根儿上就注定了。南宋陆游有一首诗说这件事情:“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他认为真正的隐士,人山唯恐不深,避世唯恐不远,而一旦被人知道了,也就辜负了自己当初逃隐的动机了。姑且不说别有用意的严光这类人,就是许由、巢父,也是被人发现了踪迹,才有了高尚其志的名声,但这其实就已大错特错了一隐而被人知,可见不是真隐。无怪乎后世不断有人对隐士和隐士的态度提出质疑,矫情太过,就容易授人以把柄。这个我们后面还要细谈,先来说说许由逃跑的深层理由。
《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里有一段记载: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天下,譬之犹一割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