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洪武十三年二月。龙兴寺。
一个略显憔悴中年男子静静的站在寺庙后门的大槐树下,仔细一看,他的帽沿都沾上了几片落叶,看来是站了不少时候。
晨昏定省,龙兴寺又响起了钟声。男子看着紧闭的大门,叹息了一口,转身就要缓缓离去。
“施主请留步。”门开了一角,一个小尼姑探出头来,叫住了男子。
“你……可是碧瑶居士让你来的?”男子语气越来越急促,不知道他口中的碧瑶居士是何人,竟然脾气如此之大,可以让年逾不惑的此人苦等半日。
“是的,碧瑶师太想要见你,你边随我来吧,一路上不可唐突了其他修行的师傅。”
男子不住的点头,马上整了整衣襟帽子,跟着眼前的小尼姑,一路往寺庙东南角走去。他走起来,步伐竟然如年轻男子一般轻快,看来是一个久习武艺的人。
“施主自己进去吧,碧瑶师太在里面等你了。”小尼姑带到了了一处偏僻院子,院子里面摆设十分简洁,没有太多的人气。小尼姑替男子拉开了大门,就站立在了门边。
“多谢小施主了。”内心却忍不住赞叹,佩瑶带的徒弟,真是不错,一路上打听什么,都有理的三缄其口。如果她的孩子还在,怕是孙女都该有这么大了吧。
男子从进门到前厅,竟是走的十分缓慢,派若两人。
“佩瑶妹子……”
“施主,红尘皆是过客,这里没有佩瑶,只有碧瑶。”塌上跪坐着白衣居士不紧不慢的打断了男子的话,仔细一看,她身上的白衣服已经不合身了,套在身上,更觉得她消瘦不已。
“碧瑶居士,多有打扰。”
“阿弥陀佛。”
“这么多年了,你终于肯见我了。”
“昨日事昨日因果,缘起缘灭,施主何必挂怀。”
“碧瑶居士,我心中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一二?”
白衣居士顿了顿头。
“旧日的时候,我总认为有人是坏,有人是好。这在那个时候很分明,所以我帮助好人,杀了坏人。可现在好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好,我做的事情似乎……也不像我认为的那么对。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越来越懊悔,越来越心寒手上沾的血液。可为什么事情会变呢?是好人不是好人?还是好人变了?”他说的几乎没有停歇,眼里都带上了泪意。
“施主,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佩瑶……”
“阿弥陀佛,施主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贫尼累了,请施主离开吧。”
“你怪我吗,能不能告诉我,我该怎么面对心中的懊悔,我一直做着噩梦,每次午夜惊醒,我都在问自己,我错了吗?”男子跪在了地上,终于哭了出来。
“徐达将军,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可以回答自己。你不认为自己错了,谁来指点都毫无意义。你自己的心魔,自己的业障,需要自己去解决。今天我见你,是因着贫尼觉得大限将至,为了尘缘,今日听你所惑,便赠你一书,以后无所挂碍,无所瓜葛。”居士抬了抬手,拉了身边的铃铛,刚刚的小尼姑走了进来,双手合十,“施主,我送你出去吧。”
男子跟着小尼姑又走了一路,可这一路,他竟像是突然老了十岁,走出了老者的步履蹒跚。
洪武十八年,二月。北平将军府。
“大夫,爹真的没救了吗?”
一个中年华服男子,急切的询问着医生。病榻上侧躺着的老者,背部好大一个凸起,像是怀胎七八月的夫人,而老者全身已经骨瘦如柴,看着好不吓人。
“我已经尽力了,大人也找过不少大夫了,徐将军这个东西,只能养着,动不得啊,好生养着,还是有几年福气可以享受的。我待会开个药方,可以让将军不痛不痒。”大夫说完就退下去了。
男子上前给父亲整理被氇。
“是珍珠,是珍珠要出来了。”老人看着儿子,好像在交代什么。“这是你姑姑,你可要好生抚养她长大啊。”
“爹爹,爹爹你看看我啊,我是阿寿,你还认得我吗。”男子跪在床前,哀切父亲的病痛和自己家族漂浮不定的未来。
老者只是努力用手摸着背后的大瘤子,嘴里不断的念叨着珍珠珍珠。
正在这个时候,一道圣旨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大将军徐达骁勇善战,今不幸身患奇病,余赐烧鹅,望大将军早起康复。”
徐达,洪武十八年二月卒。
洪武十三年二月。龙兴寺。
一个略显憔悴中年男子静静的站在寺庙后门的大槐树下,仔细一看,他的帽沿都沾上了几片落叶,看来是站了不少时候。
晨昏定省,龙兴寺又响起了钟声。男子看着紧闭的大门,叹息了一口,转身就要缓缓离去。
“施主请留步。”门开了一角,一个小尼姑探出头来,叫住了男子。
“你……可是碧瑶居士让你来的?”男子语气越来越急促,不知道他口中的碧瑶居士是何人,竟然脾气如此之大,可以让年逾不惑的此人苦等半日。
“是的,碧瑶师太想要见你,你边随我来吧,一路上不可唐突了其他修行的师傅。”
男子不住的点头,马上整了整衣襟帽子,跟着眼前的小尼姑,一路往寺庙东南角走去。他走起来,步伐竟然如年轻男子一般轻快,看来是一个久习武艺的人。
“施主自己进去吧,碧瑶师太在里面等你了。”小尼姑带到了了一处偏僻院子,院子里面摆设十分简洁,没有太多的人气。小尼姑替男子拉开了大门,就站立在了门边。
“多谢小施主了。”内心却忍不住赞叹,佩瑶带的徒弟,真是不错,一路上打听什么,都有理的三缄其口。如果她的孩子还在,怕是孙女都该有这么大了吧。
男子从进门到前厅,竟是走的十分缓慢,派若两人。
“佩瑶妹子……”
“施主,红尘皆是过客,这里没有佩瑶,只有碧瑶。”塌上跪坐着白衣居士不紧不慢的打断了男子的话,仔细一看,她身上的白衣服已经不合身了,套在身上,更觉得她消瘦不已。
“碧瑶居士,多有打扰。”
“阿弥陀佛。”
“这么多年了,你终于肯见我了。”
“昨日事昨日因果,缘起缘灭,施主何必挂怀。”
“碧瑶居士,我心中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一二?”
白衣居士顿了顿头。
“旧日的时候,我总认为有人是坏,有人是好。这在那个时候很分明,所以我帮助好人,杀了坏人。可现在好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好,我做的事情似乎……也不像我认为的那么对。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越来越懊悔,越来越心寒手上沾的血液。可为什么事情会变呢?是好人不是好人?还是好人变了?”他说的几乎没有停歇,眼里都带上了泪意。
“施主,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佩瑶……”
“阿弥陀佛,施主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贫尼累了,请施主离开吧。”
“你怪我吗,能不能告诉我,我该怎么面对心中的懊悔,我一直做着噩梦,每次午夜惊醒,我都在问自己,我错了吗?”男子跪在了地上,终于哭了出来。
“徐达将军,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可以回答自己。你不认为自己错了,谁来指点都毫无意义。你自己的心魔,自己的业障,需要自己去解决。今天我见你,是因着贫尼觉得大限将至,为了尘缘,今日听你所惑,便赠你一书,以后无所挂碍,无所瓜葛。”居士抬了抬手,拉了身边的铃铛,刚刚的小尼姑走了进来,双手合十,“施主,我送你出去吧。”
男子跟着小尼姑又走了一路,可这一路,他竟像是突然老了十岁,走出了老者的步履蹒跚。
洪武十八年,二月。北平将军府。
“大夫,爹真的没救了吗?”
一个中年华服男子,急切的询问着医生。病榻上侧躺着的老者,背部好大一个凸起,像是怀胎七八月的夫人,而老者全身已经骨瘦如柴,看着好不吓人。
“我已经尽力了,大人也找过不少大夫了,徐将军这个东西,只能养着,动不得啊,好生养着,还是有几年福气可以享受的。我待会开个药方,可以让将军不痛不痒。”大夫说完就退下去了。
男子上前给父亲整理被氇。
“是珍珠,是珍珠要出来了。”老人看着儿子,好像在交代什么。“这是你姑姑,你可要好生抚养她长大啊。”
“爹爹,爹爹你看看我啊,我是阿寿,你还认得我吗。”男子跪在床前,哀切父亲的病痛和自己家族漂浮不定的未来。
老者只是努力用手摸着背后的大瘤子,嘴里不断的念叨着珍珠珍珠。
正在这个时候,一道圣旨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大将军徐达骁勇善战,今不幸身患奇病,余赐烧鹅,望大将军早起康复。”
徐达,洪武十八年二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