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最可爱少女、男人最想娶的老婆、金庸笔下最完美女主角等等一串串头衔加起来汇聚成一个名字——双儿!对,天下无“双”的“双”!这个在鹿鼎记中着墨不多,远不如黄蓉之于射雕,盈盈之于笑傲,仅仅是韦小宝这个小无赖七分之一老婆的小丫头,身份不出众、武功不盖世、相貌不压群,甚至有些自卑的小双儿却是“金盟”(一个金庸死忠读者建立的网络联盟)票选最高人气老婆人选,力压黄蓉任盈盈而夺冠。
的确,论聪明才智,金庸笔下女主角谁能胜过黄蓉,可是,跟这样的女生一起,男人要吗如杨过般大智,要吗如郭靖般大愚,要吗如萧峰版大勇,否则,我想这个男人多半会无法跟黄蓉相处。双儿也许不如黄蓉般绝世聪明,但却也是有勇有谋,特别是急智过人,多番在千钧一发之际无惊无险的救韦小宝脱险,特别是她聪明却不张扬,从不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才智,还一直以笨丫头自居,让韦小宝这个小滑头如沐春风无拘无束,更加难能可贵。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说,他最喜欢小昭,而双儿正是金庸对小昭遗憾的弥补,熟读金书的人都能发现,金庸早期中期作品,主角都是大仁大义的大侠,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中心思想一直围绕着金庸,正如独孤求败中年,手持重剑大巧不工天下无敌,到得金庸晚期作品,从倚天开始,张无忌个性趋向平庸,主张宽恕,如不是学得绝世武功,张无忌可能就是一个平凡的农夫或者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僧,段誉也深谙佛理,虚竹的描写更是写出了金庸对佛学的深刻理解,菩提本无树,佛在心中我便是佛,在众生平等的佛家大义之前,个人私怨甚至民族仇恨都是微不足道的。而鹿鼎记正是这样一部经历了庸(张无忌)和(段誉)悟(虚竹)释(令狐冲)之后最终到达独孤求败“无剑胜有剑,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又如何”的作品,而韦小宝正是金庸的这把心剑——俗!
雅和俗本就只有一线之差,正所谓大俗既大雅,鹿鼎记正是契合了金庸的这种心境,以一个大俗之人来感慨自己的大雅之心。男主角是如此,女主角亦如此,所以双儿的相貌出生更像是一个邻家女孩,她没有香香公主和小龙女王语嫣般让男人如痴如醉的绝世容颜,也没有黄蓉为国为民的高尚气节,她所捍卫的,只有她和她所爱之人的幸福,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男人若是剑,女人便是鞘,所以要给韦小宝这把大俗大雅的心剑配上适合的剑鞘,而双儿,正是这把封剑的鞘。
双儿的出生,原著没有详说,只说家人都被鳌拜害死了,反正在那年代,出生再好又如何,即便好如奉天王之女阿珂,也得流落江湖,即便好如沐王府世代忠良之后沐剑屏,也同样要被朝廷所缉。所以金庸干脆不提双儿的出生,只说她是大户人家的丫环;好一个丫环的身份,瞬间就拉近了角色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也同样拉近了我们出生同样低贱的男主角和她的距离,两人瞬间就如儿时旧伴一般毫无隔膜。
初读双儿,就能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因为书中人人都对双儿有着特殊的待遇,首先是韦小宝,他是个大俗之人,也就是凡人一个,他不是大侠,没有什么高风亮节,他周旋于皇宫与妓院之间,整天都在算计与被算计间生存,即使对敬如父的陈近南、亲如兄的康熙,他也是多有秘密,未有坦诚,唯独双儿,却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把自己所有的秘密和盘托出。韦小宝是个擅长于算计的人,他对所有人都有一番心中盘算,如初入天地会,就在盘算着“天地会人过河拆桥”,对小皇帝是“伴君如伴虎”,而跟韦小宝其他的六个老婆相比,双儿的地位也是孑然超群,其余六个老婆同样逃不出韦小宝轻视及侮辱性质的盘算,小郡主是“沐王府的木头”“你是郡主娘娘,很了不起吗?”,方怡是“三番两次差点害死老子的臭娘皮”,苏荃是“骚狐狸,卖到丽春院,生意一定好”,阿珂是“嫁了十八次,第十九次也得嫁给老子的必得之物”,曾柔是“女人面孔红,心里想老公”,建宁是“犯贱的**”,唯独好双儿,在韦小宝心里从不曾出现过半点侮辱的念头,韦小宝对双儿的评价是“好双儿,聪明双儿”。再者是吴六奇,这个把天下女子都不放在眼里,对阿珂的美貌没有半点兴趣,甚至觉得“相貌越好人品越差”的武林奇人,对待双儿的态度确是让人大跌眼镜,竟然跟双儿拜把子结兄妹,这是何等的礼遇,难道这是双儿的相貌不好?当然不是,韦小宝初见双儿书中就写了,双儿是个十三四岁眉弯嘴小笑靥如花的俏丫头,就算到吴六奇跟双儿结拜之时,她最多也就十五六岁,只能说,吴六奇更看重皮囊和年龄以外的东西,也就是双儿的人格魅力,只怕韦小宝要跟吴六奇结拜吴大哥还不愿意呢,这根本就是“平生不见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的陈总舵主的待遇了!而天地会群雄,在最后无论韦小宝怎么辩解也无人相信,却因为双儿一番没有修饰的陈述而完全相信,这又何尝不是双儿的独特之处?
韦小宝是个好色之人,应该说甚至比平常人更加好色,这也注定了他对女人不可能专一,几乎所有漂亮女人他都是有占有欲的,甚至连陈圆圆都不曾例外,恰恰又是双儿,这个始终陪伴他左右,甚至多有肌肤之亲(多次“大功告成”)却从未让他产生邪念,即使在鹿鼎山上外魔极强的诱惑下,也只是抚摸小脸蛋这样的点到即止。在对女人态度这点上韦小宝倒是跟刘备不谋而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点在炮轰伯爵府时韦小宝心里想着“轰死小郡主和曾柔也就罢了”,好两个痴心的小姑娘,她们在韦小宝心里也就只是“罢了”而已,唯独双儿,那是“命根子”,男人看重的东西,还有什么比命根子更重要的?韦小宝虽然粗鄙不文,但是这样的形容,却更加真切的凸显了双儿之与众不同。如果说韦小宝一生里最重要的人是“孝之母”“敬之师”“义之兄”“爱之双”“重之己”五人的话,双儿也必定是五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双儿对韦小宝来说,不仅只是七个老婆之一,更是知己,是比自己肉体更加重要的灵魂。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如果没有双儿,韦小宝的个性是单薄的,甚至是多情不如寡情的,就因为有了双儿,小宝才变得可爱变得人性,变得有真情,变得让男女读者都喜欢,真正胜任了金庸的那把心剑。
至于新版鹿鼎记双儿的演员何琢言,或多或少因为年龄或者剧本的关系,可能并未把金庸笔下这个完美的角色真正完美的诠释出来,因为角色可以完美,但是现实是不会完美的,但我认为这已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双儿了,形象的接近,气质的相似,同样清澈无邪的眼神,同样以诚待人的性格,正是这种本色无修饰的演绎,才能把书中的好双儿形象搬到萤幕上,如果要靠“演技”来演,我想说,天下任何一个角色可能会因为演技变得完美,只有这个“天下无双”的双儿,会因为演技变得糟糕,双儿的真、双儿的纯不是演技能够演出来的,演出来的双儿只会是一个虚假的纸板人,而不可能是鹿鼎记书中那把“心剑之鞘”。
的确,论聪明才智,金庸笔下女主角谁能胜过黄蓉,可是,跟这样的女生一起,男人要吗如杨过般大智,要吗如郭靖般大愚,要吗如萧峰版大勇,否则,我想这个男人多半会无法跟黄蓉相处。双儿也许不如黄蓉般绝世聪明,但却也是有勇有谋,特别是急智过人,多番在千钧一发之际无惊无险的救韦小宝脱险,特别是她聪明却不张扬,从不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才智,还一直以笨丫头自居,让韦小宝这个小滑头如沐春风无拘无束,更加难能可贵。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说,他最喜欢小昭,而双儿正是金庸对小昭遗憾的弥补,熟读金书的人都能发现,金庸早期中期作品,主角都是大仁大义的大侠,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中心思想一直围绕着金庸,正如独孤求败中年,手持重剑大巧不工天下无敌,到得金庸晚期作品,从倚天开始,张无忌个性趋向平庸,主张宽恕,如不是学得绝世武功,张无忌可能就是一个平凡的农夫或者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僧,段誉也深谙佛理,虚竹的描写更是写出了金庸对佛学的深刻理解,菩提本无树,佛在心中我便是佛,在众生平等的佛家大义之前,个人私怨甚至民族仇恨都是微不足道的。而鹿鼎记正是这样一部经历了庸(张无忌)和(段誉)悟(虚竹)释(令狐冲)之后最终到达独孤求败“无剑胜有剑,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又如何”的作品,而韦小宝正是金庸的这把心剑——俗!
雅和俗本就只有一线之差,正所谓大俗既大雅,鹿鼎记正是契合了金庸的这种心境,以一个大俗之人来感慨自己的大雅之心。男主角是如此,女主角亦如此,所以双儿的相貌出生更像是一个邻家女孩,她没有香香公主和小龙女王语嫣般让男人如痴如醉的绝世容颜,也没有黄蓉为国为民的高尚气节,她所捍卫的,只有她和她所爱之人的幸福,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男人若是剑,女人便是鞘,所以要给韦小宝这把大俗大雅的心剑配上适合的剑鞘,而双儿,正是这把封剑的鞘。
双儿的出生,原著没有详说,只说家人都被鳌拜害死了,反正在那年代,出生再好又如何,即便好如奉天王之女阿珂,也得流落江湖,即便好如沐王府世代忠良之后沐剑屏,也同样要被朝廷所缉。所以金庸干脆不提双儿的出生,只说她是大户人家的丫环;好一个丫环的身份,瞬间就拉近了角色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也同样拉近了我们出生同样低贱的男主角和她的距离,两人瞬间就如儿时旧伴一般毫无隔膜。
初读双儿,就能感受到她的与众不同,因为书中人人都对双儿有着特殊的待遇,首先是韦小宝,他是个大俗之人,也就是凡人一个,他不是大侠,没有什么高风亮节,他周旋于皇宫与妓院之间,整天都在算计与被算计间生存,即使对敬如父的陈近南、亲如兄的康熙,他也是多有秘密,未有坦诚,唯独双儿,却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把自己所有的秘密和盘托出。韦小宝是个擅长于算计的人,他对所有人都有一番心中盘算,如初入天地会,就在盘算着“天地会人过河拆桥”,对小皇帝是“伴君如伴虎”,而跟韦小宝其他的六个老婆相比,双儿的地位也是孑然超群,其余六个老婆同样逃不出韦小宝轻视及侮辱性质的盘算,小郡主是“沐王府的木头”“你是郡主娘娘,很了不起吗?”,方怡是“三番两次差点害死老子的臭娘皮”,苏荃是“骚狐狸,卖到丽春院,生意一定好”,阿珂是“嫁了十八次,第十九次也得嫁给老子的必得之物”,曾柔是“女人面孔红,心里想老公”,建宁是“犯贱的**”,唯独好双儿,在韦小宝心里从不曾出现过半点侮辱的念头,韦小宝对双儿的评价是“好双儿,聪明双儿”。再者是吴六奇,这个把天下女子都不放在眼里,对阿珂的美貌没有半点兴趣,甚至觉得“相貌越好人品越差”的武林奇人,对待双儿的态度确是让人大跌眼镜,竟然跟双儿拜把子结兄妹,这是何等的礼遇,难道这是双儿的相貌不好?当然不是,韦小宝初见双儿书中就写了,双儿是个十三四岁眉弯嘴小笑靥如花的俏丫头,就算到吴六奇跟双儿结拜之时,她最多也就十五六岁,只能说,吴六奇更看重皮囊和年龄以外的东西,也就是双儿的人格魅力,只怕韦小宝要跟吴六奇结拜吴大哥还不愿意呢,这根本就是“平生不见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的陈总舵主的待遇了!而天地会群雄,在最后无论韦小宝怎么辩解也无人相信,却因为双儿一番没有修饰的陈述而完全相信,这又何尝不是双儿的独特之处?
韦小宝是个好色之人,应该说甚至比平常人更加好色,这也注定了他对女人不可能专一,几乎所有漂亮女人他都是有占有欲的,甚至连陈圆圆都不曾例外,恰恰又是双儿,这个始终陪伴他左右,甚至多有肌肤之亲(多次“大功告成”)却从未让他产生邪念,即使在鹿鼎山上外魔极强的诱惑下,也只是抚摸小脸蛋这样的点到即止。在对女人态度这点上韦小宝倒是跟刘备不谋而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点在炮轰伯爵府时韦小宝心里想着“轰死小郡主和曾柔也就罢了”,好两个痴心的小姑娘,她们在韦小宝心里也就只是“罢了”而已,唯独双儿,那是“命根子”,男人看重的东西,还有什么比命根子更重要的?韦小宝虽然粗鄙不文,但是这样的形容,却更加真切的凸显了双儿之与众不同。如果说韦小宝一生里最重要的人是“孝之母”“敬之师”“义之兄”“爱之双”“重之己”五人的话,双儿也必定是五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双儿对韦小宝来说,不仅只是七个老婆之一,更是知己,是比自己肉体更加重要的灵魂。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如果没有双儿,韦小宝的个性是单薄的,甚至是多情不如寡情的,就因为有了双儿,小宝才变得可爱变得人性,变得有真情,变得让男女读者都喜欢,真正胜任了金庸的那把心剑。
至于新版鹿鼎记双儿的演员何琢言,或多或少因为年龄或者剧本的关系,可能并未把金庸笔下这个完美的角色真正完美的诠释出来,因为角色可以完美,但是现实是不会完美的,但我认为这已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最完美双儿了,形象的接近,气质的相似,同样清澈无邪的眼神,同样以诚待人的性格,正是这种本色无修饰的演绎,才能把书中的好双儿形象搬到萤幕上,如果要靠“演技”来演,我想说,天下任何一个角色可能会因为演技变得完美,只有这个“天下无双”的双儿,会因为演技变得糟糕,双儿的真、双儿的纯不是演技能够演出来的,演出来的双儿只会是一个虚假的纸板人,而不可能是鹿鼎记书中那把“心剑之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