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炼最讲一 个 “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 “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 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 。《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 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
入静后的功态与验 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 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 ,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 ,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
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 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炼功,也易于入静。俞琰说: “入静室 也,其中不著他物,唯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 太暗则伤魄。……然静室亦不拘以山林,或在墨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 往不可”(《周易参同契发挥》)。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 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
道教修炼有很多入静 的方法,现介绍几种入静的方法,以求救于同道。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22ad3231e23dd542173a760e108b3df/122c6526cffc1e1793bb23765d90f603728de9f3.jpg?tbpicau=2025-02-18-05_b13fa21df70871c6b0f4cff5377c6dfc)
入静后的功态与验 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 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 ,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 ,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
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 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炼功,也易于入静。俞琰说: “入静室 也,其中不著他物,唯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 太暗则伤魄。……然静室亦不拘以山林,或在墨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 往不可”(《周易参同契发挥》)。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 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
道教修炼有很多入静 的方法,现介绍几种入静的方法,以求救于同道。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22ad3231e23dd542173a760e108b3df/122c6526cffc1e1793bb23765d90f603728de9f3.jpg?tbpicau=2025-02-18-05_b13fa21df70871c6b0f4cff5377c6d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