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气角色友崎君吧 关注:18,816贴子:99,001
  • 9回复贴,共1

【考据】菊池同学的中意作家的原型是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qq里看到有人发了所谓麦克·安迪的资料,笔者细细一查,发现错漏百出。现结合已有证据,证明【Michael Ende】米切尔·恩德就是麦克·安迪。
证据1:维基百科中文:米歇尔·恩德[1](德语:Michael Ende,1929年11月12日-1995年8月29日),英语音译为麦克·安迪,为德国奇幻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家,1929年生于德国的巴伐利亚州,以《说不完的故事》闻名于世。
翻译名符合,儿童文学作家身份符合;《友崎》中登场的作品的确是没有,怀疑是为了贴合菊池同学的心境而编造
证据2:Michael Ende与日本有密切联系,足以让屋久注意到他并以此neta。1989年,米歇尔·恩德前往日本参加“恩德父子展”,并与《说不完的故事》的日本翻译者佐藤真理子结婚。


IP属地:上海1楼2021-01-24 11:22回复
    以下内容机翻于维基百科英文


    IP属地:上海2楼2021-01-24 11:23
    回复
      2025-08-05 02:03: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迈克尔·恩德(Michael Ende)从小就对日本着迷。他喜欢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日本传奇和鬼故事,1959年,他根据赫恩的材料写了一部剧本。《牡丹灯》是为电台写的,但从未播出过。恩德对日本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性。日语和文字与恩德的母语德语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它们似乎根植于一种不同的意识中——一种看待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他特别感兴趣的是,日常环境如何形成复杂的仪式,如茶道。他意识到,在古代日本的传统和以工业为导向的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IP属地:上海3楼2021-01-24 11:25
      回复
        恩德在日本赢得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到1993年,《摩摩》和《永无止尽的故事》在日本售出了200多万册。1986年,迈克尔·恩德应邀参加在东京举行的日本国际儿童文学委员会的年度大会。他做了一个关于“永恒的童心”的演讲,这是他艺术视野的第一次详细说明。1989年,“迈克尔和埃德加·恩德”展览在东京开幕。展览随后在大津、宫崎骏、长崎、大阪、名古屋、福山等地展出。应日本《新闻》(Shimbun)的邀请,迈克尔·恩德(Michael Ende)参加了开幕式,并在日本旅行了两个月。这是他第三次在日本出生的佐藤陪同下旅行,两人于1989年9月结婚。


        IP属地:上海4楼2021-01-24 11:27
        回复
          次年,日本Shinano-machi市的Kurohime Dowakan博物馆建立了一个专门纪念迈克尔·恩德的档案馆。恩德将信件和其他个人物品捐赠给了该基金会。1992年10月23日,迈克尔·恩德最后一次去了日本。在为期三周的访问中,Michael Ende和Mariko Sato-Ende参观了道平馆博物馆,与Ende的日本出版商Iwanami一起庆祝了Momo的第100万册销量,并前往金泽、滨松和其他Ende新访问的城市


          IP属地:上海5楼2021-01-24 11:27
          回复
            考据贴,i了i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24 11:54
            回复
              这么一说,小说中友崎把作者名字叫错成米歇尔过吧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1-25 00:48
              回复
                看待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屋久应该不会故意到这种程度吧。


                IP属地:四川8楼2021-01-25 01:32
                回复
                  2025-08-05 01:57: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永远讲不完的的故事很精彩很好看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1-25 20:35
                  回复
                    好帖,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8-17 1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