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镇所辖社区、村屯及其概况 依兰镇所辖社区有关岳社区、乾德社区、楚木社区、康园社区、东城社区、五国城社区、城南社区等五个社区;所辖村屯有朝阳村、五国城村、晨光村(屯)、马大村(屯)四个行政村。各个社区、村屯概况如下:关岳社区[Guanyue Shequ]位于西起通河路,东至倭肯河畔,南起中央大街,北至通河街。1947年“土改”时期有关岳闾和东顺城闾,1949年成立依兰镇政府,将二闾合并改称一街。1967年“文革”时期改称曙光街,1977年复名一街,1981年更名为关岳街,2002年更名为关岳社区。社区内有信访办、就业局、工商局、计划生育委员会、环保局、农业委员会、广播电视局、审计局、工会、教育局、建设局、环保局、财政局、地税局、工商局、农机局、人民银行、建设银行、邮政、中国移动、电信、盐业公司、烟草公司、财产保险公司、污水处理厂、商业大厦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内居民3896户,户籍人口9831人,非户籍人口360人。乾德社区[Qiande Shequ]位于中央大街北侧,北至健康路,东起通江路和五国城公园,西至牡丹江堤。1946年镇内市民和农民的组织机构称闾,该区称集成闾,1949年建政后,将集成闾、钖福闾和乾德闾合并改称二街。1967年改称红旗街,1978年恢复乾德闾,1981年改为乾德街,2002年成立乾德社区。本社区有中央商城(原二百)、工商银行、法院、第三小学、财神庙、坐井观天园,社区内有居民2,715户,6,326人,非户籍人口265人。楚木社区[Chumu Shequ]位于中央大街南侧。南至建设路、兴胜巷和德顺巷、东起通江路、西至牡丹江畔。1946年,该区址有兴隆、长发、永明和楚木等四个闾,1949年后改为三街,1967年称奋斗街,1978年复名三街,1981年改为楚木街,2002年设楚木社区。全区面积3.9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公安局、农业银行、第二小学、聋哑学校、清真寺等单位,社区内有住户2568户,人口6785人。非户籍人口365人。康园社区[Kangyuan Shequ]位于通江路西侧,西至通牡丹江畔;北起建设路、兴胜巷、德顺巷,南至哈同公路。1949年建政后,将原朝阳闾、中央闾、正阳闾、正兴闾合并为四街,1968年改为向阳街。1978年复名四街,1982年改称康园街,2002年成立康园社区。本社区内有德才中学、回族希望小学、县中医院、县国税局、县人寿保险公司、县林业局、西城派出所、河道管理处、五国城宾馆、第二粮库等,该社区居民3016户,7789人,非户籍人数189人。东城社区[Dongcheng Shequ]位于北起中央大街,南至建设路,西起通江路,东至高级中学,糖厂和飞机场均附于本社区。1947年称同大街,1954年为五街,1967年改为向阳街,1978年改为五街。1981年更名为东城街,2002年改为东城社区。全区面积19.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服装商城、第一小学、妇幼保健站、高级中学、气象台、糖厂等单位,全区居民2958户,7579人,非户籍人口165人。五国城社区[Wuguochang Shequ]位于东起通江路,西至五国城公园和牡丹江畔;南起健康路,北至松花江畔。五国城社区原称六街或五国城街。1981年成立五国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设五国城社区。社区面积12.9平方公里,本社区内有检察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局、县医院、水务局、经贸委、交警大队、五国城派出所、依兰粮库、第五小学、慈云寺等,居民2065户,人口6386人,非户籍人口45人。城南社区[Chengnan Shequ]位于通江路东侧,东至东顺城路,北起建设路,南至哈同高变公路,同时管理路南啤酒厂一带及牡丹江桥西桥南地区。城南社区为2003年调整社区时新定社区。全区面积15.8平方公里,社区内有消防队、武装部、城建处、东承医院、白长山骨科诊所等,住户2424户,辖区人口5506人,非户籍人口629人。通河社区[Tonghe Shequ]位于通江路东,通河街以北至松花江岸,东至倭肯河。2003年社区调整时划定此社区。该社区面积13.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县政府办公大楼、江畔公园、哈飞汽车转向器厂、依兰制药厂、县委党校、锦江大酒店等,有居民3016户,户籍人口7193人,非户籍人口321人。朝阳村[Chaoyang Cun]位于依兰镇南部。1958年称朝阳大队,由原来的朝阳闾、正阳闾和正南屯组成。1983年设朝阳村,全村面积8.53平方公里,这里的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全村户数589户,人口2740人,耕地面积8199亩,村委会办公室设教委小区院内。。五国城村[Wuguocheng Cun]位于依兰镇北部和东部。该村范围内有金代五国城遗址,故名。1983年设村,后因区划调整,于2001年与镇东屯、同大屯合并,称五国城村。全村504户,人口1981人,区域面积4.68平方公里,耕地4226亩,村民以蔬菜种植为主。辖五国屯、同大屯、镇东三个自然屯。村委会办公室设在健康小区院内。马大村(屯)[Mada Cun(Tun)]位于牡丹江西,主屯距依兰镇约6公里,辖主屯、福兴、吉兴、保平、兴胜、江沿等屯,全村面积31390亩,耕地面积20652亩,全村人口2600人,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和朝鲜族。马大屯始建于1930年,第一户居民姓马,后称马家大屯,亦称马大屯,沿用至今。伪满时期曾是日本开拓团所在地。1958年建生产队,1983年建村,因区域调整,于2001年将另外五屯并入马大村。晨光村(屯)[Chenguang Cun(tun)] 位于距依兰镇约4.5公里牡丹江西侧。晨光村始称拉哈通或小演武基。1958年成立红星乡晨光生产大队,下设9个生产小队。该村居民住地比较分散,有的生产队住在江通。1968年洪水后,第八小队集体迁至东风公社(珠山),1991年洪水,又有第七、九小队从江通迁出,现有居民665户,总人口2425人,区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占有耕地19800亩。2001年合乡并镇时,划入 依兰镇。晨光村下设8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