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找对人了。在老家过年,73岁的奶奶回忆起38年前的事,至今还念叨说欠人家35块钱。还告诉我如果哪一天人家来要钱,一定要多给人家一些,毕竟人家预言的都实现了!
听了她的回忆,我才知道,原来我在手机上看到的农村“赊刀人”的故事,是真的!就因为他们,给我奶奶留下了几十年的遗憾。
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4点多,奶奶和几位村民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本来村民是要等天气凉快一些后,到田里干活的。这时远远地看到来了一个推着小车的人,等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卖货的外地人。
只见他在村子路口的大树下停下车子,地上铺上一块布,从小车的兜里掏出来几把菜刀,还有十几把剪刀。
那人也不说话,摆完了带来的东西以后,拿出一个粉笔,在地上写起了字来。奶奶和其他几个村民都不识字,虽然看不懂,但对他那些菜刀很有兴趣,都围上来看热闹。
等走近一些,奶奶看清楚了,那人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个头也就有1米6的样子,短头发,很有精神,看上去很精明,有人问他什么地方的人,他说了几遍,奶奶才听清他说是浙江人。
就在奶奶等几个人看热闹时,村里的文书王大爷走了过来,他看了半天,把那人写的字讲给奶奶听。
原来,他写的内容说他的刀具是祖传的钢刀,极为锋利,如果不锋利,没有钢火不要钱。这把刀是他家爷爷辈的老手艺人打造的,经久耐用,非常锋利。不为挣钱,用得好,给传个名声。
写完字后,那人喝着一杯茶,和大家聊起来,奶奶才明白,他的剪刀3块钱要现金。菜刀有两种购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一分不要,先赊给大家。当听到他的赊欠方式后,村民都开始怀疑那人不正常。
因为他的条件是,刀可以免费拿走,等大米两块钱一斤,肉6块钱一斤的时候,他才回来收钱。
看了他的条件,几位村民都笑话他,都说这不是白送吗。奶奶说,因为当时大米只有5角钱一斤,肉才一块二一斤,大米涨到2块,要上涨四倍,肉要上涨5倍!奶奶说,当时大家都议论说,肉一块钱都吃不起,猴年马月能涨到6块,这不是说天书吗,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
本来,现场就有两个年轻点的人要赊一把,这时那人说,赊刀有个条件,需要五家以上一块赊,还说少了不值得来一次,不够功夫钱。另外,需要从村里开个证明,自己写张欠条按个手印。一听这些要求,有的人就退缩了。因为没几个人会写字,再说还要到村里出个证明,也嫌麻烦,更嫌丢人,买个菜刀还要赊欠。
另外,最让村民们犹豫的是,人家地上写得明明白白,赊欠大的菜刀35,小菜刀25元。当时正常价格才4块左右。
第二个购买方法是用现金。现金的话大菜刀只要五元,小菜刀3元。
明白了他的意思,奶奶等个人邻居都议论开了,在这之前,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卖东西的。村里邻居之间借点东西,哪怕是借钱都是几个月或者年前都会还。从没有听说等肉价涨5倍以后再来要钱的!
当时有人问他,如果肉十几年也涨不到6元呢?那人肯定地说,那我就十几年不来要,哪一年到6块钱我哪一年才来。
接着,那人现场试验刀有多么锋利,看着那刀确实比自己用得好,有的人动了心,还真有几个人现金买了几把。
这时候,有两三个人想赊账购买,他们说,这刀就是白给的,别看赊刀贵,20年后肉也涨不到6块一斤。
本来奶奶不想买的,但那几个邻居说,这刀就是白给的,大米现在才5角钱,哪一年能涨到两块?再涨一倍的话,一块顶破天了,两块钱谁家买得起啊。
最后,经不住他们的劝说,让奶奶凑个数,几个邻居终于凑够了五人。其中还有邻居李大爷,因为他就在村里,他到村里写了一份证明,一块儿写了个欠条,都按上了手印。
第二年,大米长到了5毛5一斤,肉却还是一块二,有人开始笑话那人话说过了头。直到1993年,我老家肉价只有2块5一斤,离6元还差得很远。
又过了几年,没想到肉价蹭蹭地上涨,眼见已经超过了6元,大米也超过了2元,好多村民开始佩服当年那个卖刀人有眼光,人家预言话实现了,很多人说,35元的刀钱该给人家了。
前几年,奶奶在村头玩的时候,经常张望远处,等那人来要钱。可直到现在,大米已经五块多了,肉价已经25元一斤了,仍然没见他来。
每年过年说起这事,奶奶就感到有些遗憾,总感觉沾了人家的光,对不住人家。
奶奶说完,她交代我说,如果哪一天人家来了,哪怕是他的儿孙们,只要人家有咱的欠条,一定给人家,尽量多给人家些,现在肉都25元了,又涨了好几倍了。
巧合的是,今天拜年见到了68岁的大舅,他早年在乡镇上的一个厂子里上班,干了多年的业务员,走南闯北去了不少地方。我和他聊起了这个事情。
他出差时在南方看到听到的一些事情,让我解开了心头的疑惑。
他说大约是八几年时,他出差去南方一个小城,在那个城市里,路边很多铁匠铺,几乎一个挨着一个。他和厂里的一个同事走在大街上,听着那些叮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就像在听交响乐,感到很好玩。
他们两个人当时几乎听上了瘾,在那大街上来回地走了几趟,还和几个铁匠铺的师傅谈了半天。大体对这个事情有了很真实的认识。
舅舅问打铁的师傅当地刀的价格,师傅说一把菜刀在当地价格大约1块5到1块8。大舅说,卖刀的人到我们北方,现钱五块一把,虽然不是很贵,但也是很有利润的,毕竟在那个年代钱很实的。
舅舅还了解到,出门在外推销的那些人,一般都是家里比较年轻一些,头脑灵活,口才又比较好的人。他们不愿在家里下苦力,想挣更多的钱,带着一些货出门开拓市场,他们把一批货放到某一个城市,然后再带着少量的货物深入到各地的小村庄。
根据舅舅那些年见到的情况,舅舅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很精明的,而且很成功,绝不像我们认为的赔钱。
他们用的是一种北方人理解不了的营销方式,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一、极为成功,极为聪明的营销策略。那位卖刀人看着像是引导你赊刀,其实那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现金买刀。
奶奶记忆中的价格正印证了这一点。他们现金只需要五块钱,“赊刀”价格却高得惊人。35元,贵了7倍,别看他预言的条件似乎不可能实现,但这样高的价格,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没人会轻率作出决定。
另外,需要五家合伙写欠条,还要到村里开证明,这两个条件会让有赊刀想法的人不好意思,最终放弃。
另外,在那个年代,农村人普遍的纯朴诚实。没多少人想着沾他的光,从奶奶的记忆里,也就他们5家的刀是赊欠的,其他还有十多家都是现金买的。
这样,赊刀人已经挣到钱了,他的营销策略已经成功了。
按照舅舅了解的南方价格,赊欠的五把刀,每把1块5总共7块5,现金卖出的十几把,每个多挣3块5,够五十多,远超本钱了。
第二,极大的广告效应,这一赊刀的“免费梗”,传播很广时间很长,直到今天,这事仍在人群中流传。
在那个年代,在农村想做广告很不容易,想传播很远更难。但是,不知谁最先发明的“赊刀”,以一个看似难以实现的条件“赊刀”,越是难以实现,在村民中越是容易传开。
很多村民认为,这刀人家敢赊账十几年,说明他们对质量有底气,老百姓才会放心购买。
实践证明,他们是成功的,而且很成功。直到今天,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直到今天,甚至有人还在用,去年老家的村子里,还有一伙人去免费发放塑料盆,唯一遗憾的是,这伙人最终目的是骗人,和之前的赊刀人不在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么些年,那些神秘的赊刀人大多没有出现,没有向赊刀的村民要钱?
舅舅认为,当年那些最早远离家乡,到北方占领市场的人,他们头脑灵活,理念先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早已都干出了自己的名堂,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很多早已转产机械制造,或者加工各类五金电器。没有人还坚持生产这么简单,没有科技含量的菜刀、剪刀。
和他们的大生意相比,早年赊欠的这几十几百元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来要钱。
即使有人有时间有精力,但当他们考虑一下成本,为了某个外省村庄的几把菜刀钱,来来回回还不够车票住宿生活的费用。
不得不佩服,是哪位聪明的人想出了这么一个高明的办法!没有几个广告,它的广告效应就能影响到现在。
几十年了,这个故事,人群中仍然在流传着。有赊刀的,有赊铁锅的,还有赊斧头的,有人预言米价,有人预言肉价,还有预言彩礼的,相同的是,他们的预言几十年后,大多实现了,而他们却没能如约前来收账。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现在的移动支付,如果像现在一样,哪怕是在天南海北,只要人在,手机号在,要钱恐怕就很简单了。
若能还上那35元钱,我奶奶也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农村神秘的“赊刀人”,你听说过吗,你认为他们为什么没有如约
听了她的回忆,我才知道,原来我在手机上看到的农村“赊刀人”的故事,是真的!就因为他们,给我奶奶留下了几十年的遗憾。
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4点多,奶奶和几位村民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本来村民是要等天气凉快一些后,到田里干活的。这时远远地看到来了一个推着小车的人,等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卖货的外地人。
只见他在村子路口的大树下停下车子,地上铺上一块布,从小车的兜里掏出来几把菜刀,还有十几把剪刀。
那人也不说话,摆完了带来的东西以后,拿出一个粉笔,在地上写起了字来。奶奶和其他几个村民都不识字,虽然看不懂,但对他那些菜刀很有兴趣,都围上来看热闹。
等走近一些,奶奶看清楚了,那人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个头也就有1米6的样子,短头发,很有精神,看上去很精明,有人问他什么地方的人,他说了几遍,奶奶才听清他说是浙江人。
就在奶奶等几个人看热闹时,村里的文书王大爷走了过来,他看了半天,把那人写的字讲给奶奶听。
原来,他写的内容说他的刀具是祖传的钢刀,极为锋利,如果不锋利,没有钢火不要钱。这把刀是他家爷爷辈的老手艺人打造的,经久耐用,非常锋利。不为挣钱,用得好,给传个名声。
写完字后,那人喝着一杯茶,和大家聊起来,奶奶才明白,他的剪刀3块钱要现金。菜刀有两种购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一分不要,先赊给大家。当听到他的赊欠方式后,村民都开始怀疑那人不正常。
因为他的条件是,刀可以免费拿走,等大米两块钱一斤,肉6块钱一斤的时候,他才回来收钱。
看了他的条件,几位村民都笑话他,都说这不是白送吗。奶奶说,因为当时大米只有5角钱一斤,肉才一块二一斤,大米涨到2块,要上涨四倍,肉要上涨5倍!奶奶说,当时大家都议论说,肉一块钱都吃不起,猴年马月能涨到6块,这不是说天书吗,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
本来,现场就有两个年轻点的人要赊一把,这时那人说,赊刀有个条件,需要五家以上一块赊,还说少了不值得来一次,不够功夫钱。另外,需要从村里开个证明,自己写张欠条按个手印。一听这些要求,有的人就退缩了。因为没几个人会写字,再说还要到村里出个证明,也嫌麻烦,更嫌丢人,买个菜刀还要赊欠。
另外,最让村民们犹豫的是,人家地上写得明明白白,赊欠大的菜刀35,小菜刀25元。当时正常价格才4块左右。
第二个购买方法是用现金。现金的话大菜刀只要五元,小菜刀3元。
明白了他的意思,奶奶等个人邻居都议论开了,在这之前,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卖东西的。村里邻居之间借点东西,哪怕是借钱都是几个月或者年前都会还。从没有听说等肉价涨5倍以后再来要钱的!
当时有人问他,如果肉十几年也涨不到6元呢?那人肯定地说,那我就十几年不来要,哪一年到6块钱我哪一年才来。
接着,那人现场试验刀有多么锋利,看着那刀确实比自己用得好,有的人动了心,还真有几个人现金买了几把。
这时候,有两三个人想赊账购买,他们说,这刀就是白给的,别看赊刀贵,20年后肉也涨不到6块一斤。
本来奶奶不想买的,但那几个邻居说,这刀就是白给的,大米现在才5角钱,哪一年能涨到两块?再涨一倍的话,一块顶破天了,两块钱谁家买得起啊。
最后,经不住他们的劝说,让奶奶凑个数,几个邻居终于凑够了五人。其中还有邻居李大爷,因为他就在村里,他到村里写了一份证明,一块儿写了个欠条,都按上了手印。
第二年,大米长到了5毛5一斤,肉却还是一块二,有人开始笑话那人话说过了头。直到1993年,我老家肉价只有2块5一斤,离6元还差得很远。
又过了几年,没想到肉价蹭蹭地上涨,眼见已经超过了6元,大米也超过了2元,好多村民开始佩服当年那个卖刀人有眼光,人家预言话实现了,很多人说,35元的刀钱该给人家了。
前几年,奶奶在村头玩的时候,经常张望远处,等那人来要钱。可直到现在,大米已经五块多了,肉价已经25元一斤了,仍然没见他来。
每年过年说起这事,奶奶就感到有些遗憾,总感觉沾了人家的光,对不住人家。
奶奶说完,她交代我说,如果哪一天人家来了,哪怕是他的儿孙们,只要人家有咱的欠条,一定给人家,尽量多给人家些,现在肉都25元了,又涨了好几倍了。
巧合的是,今天拜年见到了68岁的大舅,他早年在乡镇上的一个厂子里上班,干了多年的业务员,走南闯北去了不少地方。我和他聊起了这个事情。
他出差时在南方看到听到的一些事情,让我解开了心头的疑惑。
他说大约是八几年时,他出差去南方一个小城,在那个城市里,路边很多铁匠铺,几乎一个挨着一个。他和厂里的一个同事走在大街上,听着那些叮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就像在听交响乐,感到很好玩。
他们两个人当时几乎听上了瘾,在那大街上来回地走了几趟,还和几个铁匠铺的师傅谈了半天。大体对这个事情有了很真实的认识。
舅舅问打铁的师傅当地刀的价格,师傅说一把菜刀在当地价格大约1块5到1块8。大舅说,卖刀的人到我们北方,现钱五块一把,虽然不是很贵,但也是很有利润的,毕竟在那个年代钱很实的。
舅舅还了解到,出门在外推销的那些人,一般都是家里比较年轻一些,头脑灵活,口才又比较好的人。他们不愿在家里下苦力,想挣更多的钱,带着一些货出门开拓市场,他们把一批货放到某一个城市,然后再带着少量的货物深入到各地的小村庄。
根据舅舅那些年见到的情况,舅舅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很精明的,而且很成功,绝不像我们认为的赔钱。
他们用的是一种北方人理解不了的营销方式,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一、极为成功,极为聪明的营销策略。那位卖刀人看着像是引导你赊刀,其实那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现金买刀。
奶奶记忆中的价格正印证了这一点。他们现金只需要五块钱,“赊刀”价格却高得惊人。35元,贵了7倍,别看他预言的条件似乎不可能实现,但这样高的价格,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没人会轻率作出决定。
另外,需要五家合伙写欠条,还要到村里开证明,这两个条件会让有赊刀想法的人不好意思,最终放弃。
另外,在那个年代,农村人普遍的纯朴诚实。没多少人想着沾他的光,从奶奶的记忆里,也就他们5家的刀是赊欠的,其他还有十多家都是现金买的。
这样,赊刀人已经挣到钱了,他的营销策略已经成功了。
按照舅舅了解的南方价格,赊欠的五把刀,每把1块5总共7块5,现金卖出的十几把,每个多挣3块5,够五十多,远超本钱了。
第二,极大的广告效应,这一赊刀的“免费梗”,传播很广时间很长,直到今天,这事仍在人群中流传。
在那个年代,在农村想做广告很不容易,想传播很远更难。但是,不知谁最先发明的“赊刀”,以一个看似难以实现的条件“赊刀”,越是难以实现,在村民中越是容易传开。
很多村民认为,这刀人家敢赊账十几年,说明他们对质量有底气,老百姓才会放心购买。
实践证明,他们是成功的,而且很成功。直到今天,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直到今天,甚至有人还在用,去年老家的村子里,还有一伙人去免费发放塑料盆,唯一遗憾的是,这伙人最终目的是骗人,和之前的赊刀人不在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么些年,那些神秘的赊刀人大多没有出现,没有向赊刀的村民要钱?
舅舅认为,当年那些最早远离家乡,到北方占领市场的人,他们头脑灵活,理念先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早已都干出了自己的名堂,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很多早已转产机械制造,或者加工各类五金电器。没有人还坚持生产这么简单,没有科技含量的菜刀、剪刀。
和他们的大生意相比,早年赊欠的这几十几百元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来要钱。
即使有人有时间有精力,但当他们考虑一下成本,为了某个外省村庄的几把菜刀钱,来来回回还不够车票住宿生活的费用。
不得不佩服,是哪位聪明的人想出了这么一个高明的办法!没有几个广告,它的广告效应就能影响到现在。
几十年了,这个故事,人群中仍然在流传着。有赊刀的,有赊铁锅的,还有赊斧头的,有人预言米价,有人预言肉价,还有预言彩礼的,相同的是,他们的预言几十年后,大多实现了,而他们却没能如约前来收账。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现在的移动支付,如果像现在一样,哪怕是在天南海北,只要人在,手机号在,要钱恐怕就很简单了。
若能还上那35元钱,我奶奶也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农村神秘的“赊刀人”,你听说过吗,你认为他们为什么没有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