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5后,个人认为,近十几年来,文艺在倒退,无论是歌曲、电影、电视剧、动漫还是小品。我不是说制作技术和特效水平(这个没有可比较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总是在进步,后浪肯定胜过前浪),而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思想性、表演力和鉴赏性,能否经得起时间、历史和最广泛人群的检验。
陈佩斯、赵本山等的喜剧表演力远超沈腾、贾玲,沈、贾算矮个里的拔高个了,一些小鲜肉靠炒起来的知名度也配在重大场合上台?当前的小品都是“尬”,强行煽情,艺术性太差,包袱和梗既低级也没有创新,不想笑,只想关。印象里上一个春晚小品是《不差钱》。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堪称喜剧巅峰,B站的播放和弹幕火爆,看几十遍都能一直笑。四大名著电视剧基本都是“老”胜“新”。现在的电影报道标题充斥着“多少时间破多少记录、破多少亿”,还拍得出《霸王别姬》《无间道》《亮剑》《大宋提刑官》这样的电影电视剧?还有,总感觉流行音乐在陈奕迅之后就结束了,后面冒出来的只能算“卖艺人”,不算歌手。前几天岳云鹏春晚小品拿出来抖料的歌曲,基本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因为这些能让广大民众有共鸣,即使只放前奏大家立马有共情。现在只管流量和噱头套钱,缺乏经典和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欣赏的艺术精品。现在是娱乐综艺至上,只消费流量不创造作品,卖人设而不卖实力,卖颜值而不卖,靠资本炒作吹捧而非靠实力萌发口碑、留下经典烙印。当然某些方面有突破,比如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这几年的国漫还算有一些有特色的精品出来。以上讨论的现象是总体观感、基本定性而非一概而论、100%都是这样。
以上属一家之言,欢迎批评,重点请90后、00后、10后评价下。我不知是否是代沟导致这样的认识。
陈佩斯、赵本山等的喜剧表演力远超沈腾、贾玲,沈、贾算矮个里的拔高个了,一些小鲜肉靠炒起来的知名度也配在重大场合上台?当前的小品都是“尬”,强行煽情,艺术性太差,包袱和梗既低级也没有创新,不想笑,只想关。印象里上一个春晚小品是《不差钱》。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堪称喜剧巅峰,B站的播放和弹幕火爆,看几十遍都能一直笑。四大名著电视剧基本都是“老”胜“新”。现在的电影报道标题充斥着“多少时间破多少记录、破多少亿”,还拍得出《霸王别姬》《无间道》《亮剑》《大宋提刑官》这样的电影电视剧?还有,总感觉流行音乐在陈奕迅之后就结束了,后面冒出来的只能算“卖艺人”,不算歌手。前几天岳云鹏春晚小品拿出来抖料的歌曲,基本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因为这些能让广大民众有共鸣,即使只放前奏大家立马有共情。现在只管流量和噱头套钱,缺乏经典和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欣赏的艺术精品。现在是娱乐综艺至上,只消费流量不创造作品,卖人设而不卖实力,卖颜值而不卖,靠资本炒作吹捧而非靠实力萌发口碑、留下经典烙印。当然某些方面有突破,比如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这几年的国漫还算有一些有特色的精品出来。以上讨论的现象是总体观感、基本定性而非一概而论、100%都是这样。
以上属一家之言,欢迎批评,重点请90后、00后、10后评价下。我不知是否是代沟导致这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