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塔尔琴吧 关注:1贴子:25
  • 2回复贴,共1

苍凉的萨塔尔琴(转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苍凉的萨塔尔琴
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
  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
  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
  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
  ——《十二木卡姆•序曲》
从来,萨塔尔琴都是在木卡姆套曲里出现的,从来,它都是和死亡、离别、悲哀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悲怆与凄婉使人迷醉。
因为它的音色明亮,常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作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
相传远古时候,安拉用泥巴捏成人,让灵魂进入人体时,灵魂进入黑暗的人体,安拉便制作了一把萨塔尔置于人体,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灵魂听到这动听的音乐,便情不自禁地跳着萨玛舞,进入了人体。
能让我近距离地欣赏萨塔尔琴,这归功于魏凡。
在网上认识魏凡有三个年头了,而见面却是昨天。他回新疆探亲已一个月了,最近我工作太忙,一直准备请他吃饭,却拖到了昨天。
吃饭就在我家对面的西域老回民,傍晚时分我走在红山新世纪门口,抬头见一位小伙子背一把长长的琴,就喊了一声:“魏凡”他抬头一笑:“猫姐”,就这么简单,在街头我们相遇了。
昨天的聚会一是请魏凡,二是给蜗牛送行,三是介绍乌鲁木齐几个喜欢音乐的朋友给魏凡认识,于是长亭外、海狐、阿键、千年胡杨、狂晕的蚂蚁、丫丫、蜗牛都来了,意外的惊喜是阿键带来了作家徐庄和他的朋友,使我们有幸结识了小说《废黄河》作者。
当苍凉的萨塔尔琴声回荡在包厢里时,大家都沉醉于琴声里了,对我来说第一次近距离感触萨塔尔琴,这种感觉是震撼。
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波浪形,曲线形,甚至螺旋式的音乐进行,余音缭绕,感觉琴声是呜咽欲泣,我的眼睛湿了。
一曲众了,让大家都沉醉,也征服了每个人的心灵和耳朵。
魏凡,今年5月才24岁,是最年轻的新疆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学院毕业专业是作曲。他告诉我那还是在上高中时第一次听到萨塔尔琴,内心最柔软的一处被打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演奏它。
 于是他学会了演奏,并拥有了一把萨塔尔琴,他不是刻板地、规矩地演奏它,而是把灵魂融入在琴里,融合了许多元素在他所谱的曲子里、演奏的乐器里。他还把蒙古呼麦、西奇、藏密喉音都运用于他的演奏中,使其他的音乐变成了人与自然呼应的吟唱中产生最佳搭配。
他边演奏边用维语唱着,低沉的嗓音配合着如泣的琴声。
他现场为我们演示了蒙古呼麦、西奇、藏密喉音,而我最喜欢的是藏密喉音。
这是低沉的、安静的、威严的、当头一棒的,藏传佛教的颂经的声音,我可以感觉到魏凡胸腔、口腔甚至颅腔的共鸣变得强烈而清晰,身体在振动,脖子上的血管在跳动。
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空阔的大地上,听到天空抖动着虚空,发出的声音分明是:“吽——”。
在这个晚上,萨塔尔琴第一次遇到了布鲁斯口琴,或许这在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吧。
因为蚂蚁喜欢吹布鲁斯口琴,我曾经细细地打量过他的口琴,一个琴格,两片簧板,两片盖板,非常简单,可音色具有相当的模仿能力,优美中带点忧郁。
中间加上了阿键的鼓声,当然他没有带鼓,这个应该怨我,但他在桌子上敲打着如鼓般的乐音。
而今天他们两个即兴合奏很有意思,我们笑称这是首创。
长亭被萨塔尔琴声陶醉,唱了一首又一首,他的歌声又感染了魏凡,他演奏了一曲又一曲,就连胡杨也开口哼唱了起来,这还是第一次听胡杨唱歌呢。
我一边听着琴声,一边思量着,在音乐方面魏凡可以说是学院派的,可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那般中规中距,而是在作曲在演奏上有着他自己的思想,在琴声中融入了他的灵魂。很多的夜晚我默默地听着魏凡小站的音乐,而现在的现场演奏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更多演奏的乐曲以慢速的节奏为主调,在那双舞动的手下,流转出一个一个澹然的音符,勾勒出一副天凉如水的默默。一场如此寂寞的倾诉,细细碎碎的独奏,苍凉的琴声敲打着我内心最空荡荡的地方,漾出了一圈又一圈孤单的回声。
然而,琴声却始终的耳边低旋,犹如恋人呢喃着别离的嘱咐,散发出满含忧伤但分明又很温馨的气息,令人回忆起许多的往事。
我忽然间感动了,这感动甚至像创伤一样刺痛我的心。温热的泪,不知不觉掩饰着我的眼眸,心,像水中的星星一般迷离起来。
我的心灵不停颤栗着,蓦地发觉,原来,人的灵魂,有时就像只胆怯的小动物,平日深蛰在暗然偏僻处,只在特别安谧、保险的时候才敢探出头来,享受一番清新的空气,躲在寂静的清溪边临流自照,借此一窥自我的真面目。
就在这样一种声音中,静默于一种幻听中,犹如经历着庄周的化蝶之梦,再分不清哪里是自己生活的彼岸,哪里是彼岸生活的自己。
魏凡小站:http://site.douban.com/weifan/


IP属地:北京1楼2021-03-02 17:00回复
    “呼麦”-------是图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译,又名“浩林•潮尔”,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双声”(biphonic)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称“蒙古喉音”。


    IP属地:北京3楼2021-03-02 17:01
    回复




      2011-01-29 11:31:58


      IP属地:北京4楼2021-03-02 1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