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久等了
TOPYO巨像系列第六代产品 COLOSSUS VI 巨像六 正式公布!

巨像6
经过了半年的筹备,新一代的巨像终于能和大家见面了。(以下简称巨像6)
话不多说先看图

巨像6 单色↑

巨像6 酸洗&溅墨色↑
数据:
直径:54.6mm
宽度:44mm
重量:65.5g
轴承:TOPYO五切面不锈钢轴承
中轴:M4*8mm碳钢
售价:单色99元,多色136元
巨像6的球形基于五代的球形基础上重新设计,在保留设计元素的同时针对握感、分布进行了比例调整和线条重构。也是迄今为止宽度最大的巨像(44mm)。

巨像6 侧面轮廓↑
巨像6的正面采用了和侧面球形统一风格的多线段设计,视觉上更为统一。中心设计摒弃了经典的TOPYO凸起结构(如水星、巨像3、巨像5),而是继承了巨像四代的凹陷结构并进一步深化,这并不仅是为了优化顶指招式性能,更是为了从中心部位改变整体的重量分布。在外环拥有足够重量保证空转的同时,中心环状分布增加了使用时的操控性(灵活性)。

巨像6 正面结构↑
重量分布方面如前文所说,在外环拥有足够重量去保证空转的前提下,通过内侧环状分布增加了球体的操控性。这使得巨像6相比于前代的稳定变得更加灵活。
为了达成中心凹陷设计又不给中心部位带来过多重量。中轴舍弃了前五代采用的10mm不锈钢长螺丝,改为8mm碳钢短螺丝。

巨像6 3D剖面图↑
巨像6代同样采用了正面亮面侧面磨砂+亮面回收区的结构(如图)。
侧面磨砂处理保证了磨手招式的发挥,避免了做招式时因失误碰到皮肤“停球”球体不“黏手”。
正面高亮处理带来了闪亮的观感。亮面回收区则避免了磨砂球体对悠悠球绳的损耗。
此次也修改了轴承卡位的结构,加深了轴承卡位周边槽深度,从最中心削减了少许重量。

巨像6 回收区细节↑
LOGO设计采用经典巨像外环图腾风格,但由之前的整个外环面缩减到了仅外侧两个切面区域。方案由TOPYO御用美工刘鎏提供,其也是历代巨像logo的设计者。

巨像6 经典图腾logo↑
原定于2020年暑期公布的巨像6,因为疫情和多次打样修改测试的原因,一直拖到了2021春节后才能正式上市。巨像6相较于历代巨像的设计和生产,都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最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五代巨像的口碑。长时间以来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巨像系列经过五代的更替,在中小尺寸球和综合性悠悠球的范围内似乎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目标。于是如何突破瓶颈让设计师本人绞尽脑汁。
下面我想先带大家看一下巨像6的样板演变历程:
第一版样板沿用了巨像五代的球形,正面改为了时下流行的简约风格,即“无奶嘴无顶指”流线型结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正面过于简约与侧面多切面球形风格不搭。且手感和性能方面与巨像五代并无太大进步,故作废。

巨像6 第一版样板↑
第二版样板直接将尺寸放大到了56mm,让巨像变成了一颗全尺寸的球,这是一次尝试,有些试用者喜欢这一版,不能说失败但也没有成功。因为无论从手感还是尺寸上似乎都背离了巨像系列的初衷--中小型尺寸的综合型球。可能巨像都做大直径的话市面上就没有什么中小尺寸的球了。故作废。

巨像6 第二版样板↑
第三版样板是只凭对于巨像的记忆和理念重新绘制的设计,也是最接近成品的一版。但问题是球形过于圆润饱满,握感不舒服。外环重量过多,稳定风格占比过大,不符合巨像综合性能的前提。故需要进一步改进。

巨像6 第三版样板↑
由于已经确定了重量分布方面的修改方案,所以第四版样板仅需确认球形调整后的握感,由3D打印完成。

巨像6 3D打印样板↑
经过以上数次的修改、邮寄、收集反馈。巨像6成品终于问世,也没有辜负整个团队对巨像新一代的期望。
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巨像,也许以后我们还会遇到一样的瓶颈,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巨像系列承载了TOPYO这个品牌的成长与变迁,是我们给自己交出的年度答卷,也是我们不停探索中留下的脚步。

巨像6 第一批全家福↑
2020是个不平凡的一年,预祝大家在2021年顺风顺水球技进步!
评论此贴分享你和巨像/TOPYO的故事,从中抽2位送巨像6代,2021.03.12截止。
TOPYO巨像系列第六代产品 COLOSSUS VI 巨像六 正式公布!

巨像6
经过了半年的筹备,新一代的巨像终于能和大家见面了。(以下简称巨像6)
话不多说先看图

巨像6 单色↑

巨像6 酸洗&溅墨色↑
数据:
直径:54.6mm
宽度:44mm
重量:65.5g
轴承:TOPYO五切面不锈钢轴承
中轴:M4*8mm碳钢
售价:单色99元,多色136元
巨像6的球形基于五代的球形基础上重新设计,在保留设计元素的同时针对握感、分布进行了比例调整和线条重构。也是迄今为止宽度最大的巨像(44mm)。

巨像6 侧面轮廓↑
巨像6的正面采用了和侧面球形统一风格的多线段设计,视觉上更为统一。中心设计摒弃了经典的TOPYO凸起结构(如水星、巨像3、巨像5),而是继承了巨像四代的凹陷结构并进一步深化,这并不仅是为了优化顶指招式性能,更是为了从中心部位改变整体的重量分布。在外环拥有足够重量保证空转的同时,中心环状分布增加了使用时的操控性(灵活性)。

巨像6 正面结构↑
重量分布方面如前文所说,在外环拥有足够重量去保证空转的前提下,通过内侧环状分布增加了球体的操控性。这使得巨像6相比于前代的稳定变得更加灵活。
为了达成中心凹陷设计又不给中心部位带来过多重量。中轴舍弃了前五代采用的10mm不锈钢长螺丝,改为8mm碳钢短螺丝。

巨像6 3D剖面图↑
巨像6代同样采用了正面亮面侧面磨砂+亮面回收区的结构(如图)。
侧面磨砂处理保证了磨手招式的发挥,避免了做招式时因失误碰到皮肤“停球”球体不“黏手”。
正面高亮处理带来了闪亮的观感。亮面回收区则避免了磨砂球体对悠悠球绳的损耗。
此次也修改了轴承卡位的结构,加深了轴承卡位周边槽深度,从最中心削减了少许重量。

巨像6 回收区细节↑
LOGO设计采用经典巨像外环图腾风格,但由之前的整个外环面缩减到了仅外侧两个切面区域。方案由TOPYO御用美工刘鎏提供,其也是历代巨像logo的设计者。

巨像6 经典图腾logo↑
原定于2020年暑期公布的巨像6,因为疫情和多次打样修改测试的原因,一直拖到了2021春节后才能正式上市。巨像6相较于历代巨像的设计和生产,都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最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五代巨像的口碑。长时间以来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巨像系列经过五代的更替,在中小尺寸球和综合性悠悠球的范围内似乎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目标。于是如何突破瓶颈让设计师本人绞尽脑汁。
下面我想先带大家看一下巨像6的样板演变历程:
第一版样板沿用了巨像五代的球形,正面改为了时下流行的简约风格,即“无奶嘴无顶指”流线型结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正面过于简约与侧面多切面球形风格不搭。且手感和性能方面与巨像五代并无太大进步,故作废。

巨像6 第一版样板↑
第二版样板直接将尺寸放大到了56mm,让巨像变成了一颗全尺寸的球,这是一次尝试,有些试用者喜欢这一版,不能说失败但也没有成功。因为无论从手感还是尺寸上似乎都背离了巨像系列的初衷--中小型尺寸的综合型球。可能巨像都做大直径的话市面上就没有什么中小尺寸的球了。故作废。

巨像6 第二版样板↑
第三版样板是只凭对于巨像的记忆和理念重新绘制的设计,也是最接近成品的一版。但问题是球形过于圆润饱满,握感不舒服。外环重量过多,稳定风格占比过大,不符合巨像综合性能的前提。故需要进一步改进。

巨像6 第三版样板↑
由于已经确定了重量分布方面的修改方案,所以第四版样板仅需确认球形调整后的握感,由3D打印完成。

巨像6 3D打印样板↑
经过以上数次的修改、邮寄、收集反馈。巨像6成品终于问世,也没有辜负整个团队对巨像新一代的期望。
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巨像,也许以后我们还会遇到一样的瓶颈,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巨像系列承载了TOPYO这个品牌的成长与变迁,是我们给自己交出的年度答卷,也是我们不停探索中留下的脚步。

巨像6 第一批全家福↑
2020是个不平凡的一年,预祝大家在2021年顺风顺水球技进步!
评论此贴分享你和巨像/TOPYO的故事,从中抽2位送巨像6代,2021.03.12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