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古人来说,祭祀与战争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在诸多祭祀之中,尤其以冬至的郊祭为要,正所谓:“郊者,所以祭天也。天子所祭,莫重于郊。”
雍正帝自诩以“敬天法祖”为念,受天人感应之说影响尤其重视祭祀,对于冬至郊祭一直躬亲前往。他在雍正八年的上谕中曾经明确表示:“朕自御极以来,每值圜丘大祀,必亲诣行礼,至诚至敬,以展对越上帝之悃忱。”
冬至祭天是祭祀中等级最高的,自古以来都对祭祀者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礼记》就提出,祭祀前要:“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 在清代,祭天属于大祀,要求君主在冬至之前的三日就开始斋戒,而且在斋戒期间“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茹荤,不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者皆弗与。” (《钦定大清会典》)



雍正帝自诩以“敬天法祖”为念,受天人感应之说影响尤其重视祭祀,对于冬至郊祭一直躬亲前往。他在雍正八年的上谕中曾经明确表示:“朕自御极以来,每值圜丘大祀,必亲诣行礼,至诚至敬,以展对越上帝之悃忱。”
冬至祭天是祭祀中等级最高的,自古以来都对祭祀者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礼记》就提出,祭祀前要:“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 在清代,祭天属于大祀,要求君主在冬至之前的三日就开始斋戒,而且在斋戒期间“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茹荤,不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者皆弗与。” (《钦定大清会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