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庞羲与璋有旧,又免璋诸子於难,故璋厚德羲,以羲为巴西太守,遂专权势。
2/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
3/汉献帝春秋曰:汉朝闻益州乱,遣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徵璋为卿,不至。刘表策反了巴郡的甘宁等人。
1》刘璋当上益州牧是靠着益州的大族势力,刘璋做为外来势力统治益州,而不被益州人玩在手中,只能靠外来的势力,东州集团。所以东州军是刘璋的心腹,地位很高。
2》刘璋的拉拢一派打压另外一派的做法沿袭父亲刘焉的做法,刘焉是依靠黄巾的势力张修,张鲁和青羌人的力量打压益州的势力,杀了益州大族的族长十几人。 “ 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乃托以佗事,杀州中豪强十余人,士民皆怨。初平二年,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并反,攻焉。焉击破,皆杀之。”
3》“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刘璋对东州军失去了希望,改变了策率,开始大量的拉拢益州本土势力,排挤东州军,特别是在赵韪之乱后,刘璋大量起用益州才俊,严颜,黄权,杜微,杨戏,张肃,张任,张松,李恢,王元泰,张裔,王景,王商等。
4》法正,孟达的日子没有以前好过,所以才想外投。刘备进川后,东州集团的日子和益州集团的日子更不好过,想起刘璋的好处,才有孟达降魏,王元泰叛汉,南中叛乱,益州集团一片投降论调,谯周更是写了《仇国论》一文,大势批判北伐,官职不降反升,看来蜀汉朝内许多人也是持有这种观念。益州集团十分的消极,当魏国打来时,都是开城投降,积极反抗的只是刘备的亲信或亲信的后代,大多都是外州人。司马昭为了更好的统治益州,不得不把非益州人迁出到洛阳居住。可见益州本土势力与非益州人的矛盾之大。就像一句说的那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刘璋的灭亡是少数人的勾结外人,刘备的灭亡是大多数人的失望和沉默。看看刘璋的灭亡战争打了三年多,而刘备的灭亡战争只打了不到3个月就会看出两者的区别。
2/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
3/汉献帝春秋曰:汉朝闻益州乱,遣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徵璋为卿,不至。刘表策反了巴郡的甘宁等人。
1》刘璋当上益州牧是靠着益州的大族势力,刘璋做为外来势力统治益州,而不被益州人玩在手中,只能靠外来的势力,东州集团。所以东州军是刘璋的心腹,地位很高。
2》刘璋的拉拢一派打压另外一派的做法沿袭父亲刘焉的做法,刘焉是依靠黄巾的势力张修,张鲁和青羌人的力量打压益州的势力,杀了益州大族的族长十几人。 “ 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乃托以佗事,杀州中豪强十余人,士民皆怨。初平二年,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并反,攻焉。焉击破,皆杀之。”
3》“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刘璋对东州军失去了希望,改变了策率,开始大量的拉拢益州本土势力,排挤东州军,特别是在赵韪之乱后,刘璋大量起用益州才俊,严颜,黄权,杜微,杨戏,张肃,张任,张松,李恢,王元泰,张裔,王景,王商等。
4》法正,孟达的日子没有以前好过,所以才想外投。刘备进川后,东州集团的日子和益州集团的日子更不好过,想起刘璋的好处,才有孟达降魏,王元泰叛汉,南中叛乱,益州集团一片投降论调,谯周更是写了《仇国论》一文,大势批判北伐,官职不降反升,看来蜀汉朝内许多人也是持有这种观念。益州集团十分的消极,当魏国打来时,都是开城投降,积极反抗的只是刘备的亲信或亲信的后代,大多都是外州人。司马昭为了更好的统治益州,不得不把非益州人迁出到洛阳居住。可见益州本土势力与非益州人的矛盾之大。就像一句说的那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刘璋的灭亡是少数人的勾结外人,刘备的灭亡是大多数人的失望和沉默。看看刘璋的灭亡战争打了三年多,而刘备的灭亡战争只打了不到3个月就会看出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