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年的春节,费祎在汉寿为新的一年到来和群僚聚会。
不知这个时候的费祎在想些什么,他从成都到汉寿已经一年有余,这期间终于可以开府治事,任命自己的属官了。
吴国那面,孙权虽然去世,10岁的孙亮即位,但是辅政的诸葛恪把吴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位诸葛丞相的侄子出手不凡,十月252,征集数万民工迅速修好巢湖东兴堤,并在两端分别筑城有千余驻军,这个地方就在魏国的合肥新城对面。诸葛恪的挑衅让魏国的新任大将军司马师都坐不住了,十一月,他授命胡遵、诸葛诞等人率七万大军筑浮桥渡过巢湖在东兴大堤攻城。
十二月,诸葛恪迅速调动援军,前军丁奉趁魏军轻敌迅速突进,魏军混乱,随后在诸葛恪大军压制下魏军措手不及,惊扰散走纷纷争夺浮桥逃命,结果浮桥折断,魏军淹死者万数。此战吴军战果辉煌,获车乘牛马驴骡数以千计,资财器械堆积如山。魏乐安太守桓嘉淹死,以前吴国的叛将韩综也被斩军前。
孙权生前最恨这个韩当贪财的儿子,诸葛恪将韩综人头在吴大帝庙前祭祀,回首殿下,仿佛他马上就能率领吴军平定魏国。在吴国的新年计划里,雄心壮志的诸葛恪已经有了主动北伐的念头,打算派使臣向蜀国联系共同出兵。
这个时候,费祎还没有收到消息,但对于这位吴国太傅的高效率也是有所耳闻。
看着群僚都已前来恭贺新年,生性随和的费祎也准备今天一醉方休。 当初张嶷给新任大将军的费祎写信说,
“以前来歙、岑彭都是被敌军刺客所杀(*注二十二)。现在您已经位尊权重,来、岑的教训,(以您宽济博爱、信任新附太过的性格)将军可要引以为戒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费祎对张嶷的危言耸听也就一笑置之。
但不幸为张嶷言中,今年在座的同僚之中,真的有一个心怀不轨的魏国降将:郭修。当费祎喝的酩酊大醉之时,郭修趁机刺杀了这位蜀汉大将军,不知临中刀的费祎是否想起了6年前张嶷的信。刺客郭修肯定是死了,不知道是被当场分尸,还是在费祎墓前开膛,蜀卷并无记叙。(*注二十三)
几个月后,费祎是被魏国降将刺杀的消息传到洛阳。曹芳下诏褒奖这位功臣,诏书的内容描绘了郭修的高大形象, “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追封为侯,赐食邑千户,郭修的儿子也被封官,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注二十四)
后来东晋人孙盛写的《魏氏春秋》说郭修是凉州西平郡人,在当地素有名声,后来被姜维俘虏,郭修也没有屈服。刘禅(是因为郭修的名气和气节?)任命他为左将军。郭修这时就想刺杀这位后主,一到庆贺之时,一边拜一边往前挤,但是还是被旁边的人挤到后面去了(郭修要有陈祗那么帅,刘禅早完了),郭修总是够不着。因为费祎很容易接近,才不幸成了他的目标。(“修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修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修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注二十五)
这么算起来,郭修从被俘虏250到刺杀253在蜀国也呆了起码两年之久,刘禅任命的左将军位置也不低(*注二十六),但看过注后会明白这是毫无实权的虚职。虽然郭修被后来的裴松之贬的一无是处,但我还是比较佩服这个人的,沉默两年,居然还有不屈之心,于新年大庭广众的庆祝场合之下一举成功刺杀蜀汉的首要人物。
不知这个时候的费祎在想些什么,他从成都到汉寿已经一年有余,这期间终于可以开府治事,任命自己的属官了。
吴国那面,孙权虽然去世,10岁的孙亮即位,但是辅政的诸葛恪把吴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位诸葛丞相的侄子出手不凡,十月252,征集数万民工迅速修好巢湖东兴堤,并在两端分别筑城有千余驻军,这个地方就在魏国的合肥新城对面。诸葛恪的挑衅让魏国的新任大将军司马师都坐不住了,十一月,他授命胡遵、诸葛诞等人率七万大军筑浮桥渡过巢湖在东兴大堤攻城。
十二月,诸葛恪迅速调动援军,前军丁奉趁魏军轻敌迅速突进,魏军混乱,随后在诸葛恪大军压制下魏军措手不及,惊扰散走纷纷争夺浮桥逃命,结果浮桥折断,魏军淹死者万数。此战吴军战果辉煌,获车乘牛马驴骡数以千计,资财器械堆积如山。魏乐安太守桓嘉淹死,以前吴国的叛将韩综也被斩军前。
孙权生前最恨这个韩当贪财的儿子,诸葛恪将韩综人头在吴大帝庙前祭祀,回首殿下,仿佛他马上就能率领吴军平定魏国。在吴国的新年计划里,雄心壮志的诸葛恪已经有了主动北伐的念头,打算派使臣向蜀国联系共同出兵。
这个时候,费祎还没有收到消息,但对于这位吴国太傅的高效率也是有所耳闻。
看着群僚都已前来恭贺新年,生性随和的费祎也准备今天一醉方休。 当初张嶷给新任大将军的费祎写信说,
“以前来歙、岑彭都是被敌军刺客所杀(*注二十二)。现在您已经位尊权重,来、岑的教训,(以您宽济博爱、信任新附太过的性格)将军可要引以为戒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费祎对张嶷的危言耸听也就一笑置之。
但不幸为张嶷言中,今年在座的同僚之中,真的有一个心怀不轨的魏国降将:郭修。当费祎喝的酩酊大醉之时,郭修趁机刺杀了这位蜀汉大将军,不知临中刀的费祎是否想起了6年前张嶷的信。刺客郭修肯定是死了,不知道是被当场分尸,还是在费祎墓前开膛,蜀卷并无记叙。(*注二十三)
几个月后,费祎是被魏国降将刺杀的消息传到洛阳。曹芳下诏褒奖这位功臣,诏书的内容描绘了郭修的高大形象, “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追封为侯,赐食邑千户,郭修的儿子也被封官,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注二十四)
后来东晋人孙盛写的《魏氏春秋》说郭修是凉州西平郡人,在当地素有名声,后来被姜维俘虏,郭修也没有屈服。刘禅(是因为郭修的名气和气节?)任命他为左将军。郭修这时就想刺杀这位后主,一到庆贺之时,一边拜一边往前挤,但是还是被旁边的人挤到后面去了(郭修要有陈祗那么帅,刘禅早完了),郭修总是够不着。因为费祎很容易接近,才不幸成了他的目标。(“修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修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修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注二十五)
这么算起来,郭修从被俘虏250到刺杀253在蜀国也呆了起码两年之久,刘禅任命的左将军位置也不低(*注二十六),但看过注后会明白这是毫无实权的虚职。虽然郭修被后来的裴松之贬的一无是处,但我还是比较佩服这个人的,沉默两年,居然还有不屈之心,于新年大庭广众的庆祝场合之下一举成功刺杀蜀汉的首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