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雨淅沥。
延川市在一场场寒凉中近了年关,来往的行人在街边火热的红绸和喜庆的乐曲下沾染着些许年味。
一出门雨就下大了些,偏偏嫌麻烦没有拿伞。
苏方浔一边加快了步伐,一边伸进口袋掏烟,“叮铃”一声,不经意被一并带出的金属小物落了地,裹着微光欢脱地轻击着地面。
细微的轻响混在雨声里,最后激起一声小小的落水声。声响好像惊动了巷中原本安静的流浪猫,发出一阵窸窣。
苏方浔心里咯噔一下,懊恼地"啧"了一声,捋了把半湿的头发,往巷子里走去。
听声音,可能是掉进旁边的小水沟里了。
这个认知让他更为烦躁。
借着手机的光亮照着,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下手去捞,面前伸过来的手却吓了他一跳。
一只细瘦苍白的手,手背上覆着脏污的淤泥,指尖勾着的,就是他刚刚掉落在水沟里的,嵌着照片的钥匙扣。
他讶异地抬眼看过去,黑暗里是一个小小的少年,穿着单薄破旧的卫衣,还背着一个小书包,浑身已经湿透了,脏乱的头发贴在脸颊边,衬得那张没有血色的脸只有巴掌大。眼睛黑黑亮亮的,带着闪烁的水意和些许的怯懦看着他。
见他没有接,少年想起了什么似的,讪讪地收回手,掀起衣角的内里,擦了擦手里的东西,再度递还给他。
苏方浔接过钥匙扣,拇指拂过照片里年轻的脸孔,放回口袋。想要道声谢,再抬头,少年却已经往巷子尽头跑去了。
那条巷子是条死巷,他记得,那里面好像没有人家。
他疑惑地往里走了走,围墙角下除了在雨中瑟瑟发抖的流浪猫,就是一堆如山的垃圾。
什么时候开始,这附近的流浪猫又多起来了……
雨天气温愈低,入夜后出行的人显而易见的少了许多,只见家楼下张大爷的摊车还孤零零地摆在路边。
“张叔,来六份炒面,”苏方浔站在摊位前看了看,大爷食料袋里装的面还满当着,“老样子,不要葱,多放点辣子油,局里那群小的爱吃。”
张大爷应了,一边动作顺畅,一边和气地招呼着:“苏警官啊,太赶巧了,我这摆了一晚都没卖两份炒面,正打算收了摊回去呢。你这又加班呐?”
“年近了,琐事繁多。这天又冷又潮的,您早点回去也好,我担心您这老寒腿回头又疼起来。”
苏方浔点了几张纸钞,放进大爷收银的小盒子。
“哎,哎,苏警官,多了!”
“没事,懒得找零了。队里那群馋虫可靠着您这手艺过活呢。”
苏方浔笑着摆了摆手,摸出根烟点上,在一旁等着。
张大爷很快便把一锅热香的炒面分装,整整齐齐码好,包装妥当,交给苏方浔。
锅里还剩着一些,张大爷倒进了一旁小小的不锈钢保温盒,密实地盖好盖子。
“张叔,这是?”
张叔提着小盒走到街道对面的巷口,把食盒放在了路灯的灯柱下,回来跟他解释:“前段时间有个小孩流浪到这附近来了,又瘦又脏的,白天不怎么来,晚上好像在这。”
难道是那个男孩子?苏方浔思绪暗动:“这年头还有流浪儿?我刚刚倒是看见一个奇怪的少年,背书包,像个学生。”
“我也觉着奇怪呢,市里的救助站不就在这附近吗,流浪街头的人口已经好些年没见了。我那天收摊去倒垃圾,就看到那孩子在小巷的垃圾桶里翻食,好像饿得不行。我一走近他就跑啊,喊也喊不住。我看他可怜,就给他炒了一份面,放在巷子口那盏路灯下面。他好像很怕生,等我走了他才会出来拿,所以我又买了个能保温的盒子,给他装着面,收摊后放在那,第二天摆摊再收回来。那小孩夜里八成是缩在那巷子里睡觉,一大早又不知道跑去哪了。哎……这么冷的天,可怜的很呦。”
张大爷感慨着。
苏方浔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看向了那盏路灯。
那是老式的路灯,灯柱不高,昏黄的灯光只堪堪照亮灯下这一方须臾的安静,和被泥泞侵染的路面。
不锈钢的盒身微微反着光,安安静静地杵在路面上,看着很突兀,突兀到他竟然没有办法不去在意。
自那次对话之后的每一天,他在路过时,视线都会不受控制地飘向路灯下的保温盒,那个食盒的放置,他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细微的变化。
上了楼以后,他也会偶尔从窗口往外看一看,却没有一次撞见过那只会在黑暗里探出头来觅食的小流浪猫。
他脑子里不断盘旋着那只细瘦脏污的小手,和那双被雨水浸染得清亮的眼瞳,睡梦中一直不得安稳。
许久未曾叨扰过他的童年噩梦又卷土重来,耳边萦绕着震耳的犬吠和身体被利齿撕咬的痛感,折磨得他苦不堪言,直到天光乍露,苏方浔才从噩梦中挣扎出来。
他靠在床头抽了根烟,直到把那窒息的感觉一点点换尽。他看向微微开始泛白的天空,刚刚还明明灭灭的星子正在逐渐消失。
一并消失的,好像还有脑海里那双像星子一样的眼睛。
又开始不安了。
他忍不住下了楼,悄悄去打开盖查看,看到了那个保温盒里只剩下残留的食渍,才勉强安下心来。
他在担忧什么……反常到自己都不明所以。
时雨淅沥。
延川市在一场场寒凉中近了年关,来往的行人在街边火热的红绸和喜庆的乐曲下沾染着些许年味。
一出门雨就下大了些,偏偏嫌麻烦没有拿伞。
苏方浔一边加快了步伐,一边伸进口袋掏烟,“叮铃”一声,不经意被一并带出的金属小物落了地,裹着微光欢脱地轻击着地面。
细微的轻响混在雨声里,最后激起一声小小的落水声。声响好像惊动了巷中原本安静的流浪猫,发出一阵窸窣。
苏方浔心里咯噔一下,懊恼地"啧"了一声,捋了把半湿的头发,往巷子里走去。
听声音,可能是掉进旁边的小水沟里了。
这个认知让他更为烦躁。
借着手机的光亮照着,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下手去捞,面前伸过来的手却吓了他一跳。
一只细瘦苍白的手,手背上覆着脏污的淤泥,指尖勾着的,就是他刚刚掉落在水沟里的,嵌着照片的钥匙扣。
他讶异地抬眼看过去,黑暗里是一个小小的少年,穿着单薄破旧的卫衣,还背着一个小书包,浑身已经湿透了,脏乱的头发贴在脸颊边,衬得那张没有血色的脸只有巴掌大。眼睛黑黑亮亮的,带着闪烁的水意和些许的怯懦看着他。
见他没有接,少年想起了什么似的,讪讪地收回手,掀起衣角的内里,擦了擦手里的东西,再度递还给他。
苏方浔接过钥匙扣,拇指拂过照片里年轻的脸孔,放回口袋。想要道声谢,再抬头,少年却已经往巷子尽头跑去了。
那条巷子是条死巷,他记得,那里面好像没有人家。
他疑惑地往里走了走,围墙角下除了在雨中瑟瑟发抖的流浪猫,就是一堆如山的垃圾。
什么时候开始,这附近的流浪猫又多起来了……
雨天气温愈低,入夜后出行的人显而易见的少了许多,只见家楼下张大爷的摊车还孤零零地摆在路边。
“张叔,来六份炒面,”苏方浔站在摊位前看了看,大爷食料袋里装的面还满当着,“老样子,不要葱,多放点辣子油,局里那群小的爱吃。”
张大爷应了,一边动作顺畅,一边和气地招呼着:“苏警官啊,太赶巧了,我这摆了一晚都没卖两份炒面,正打算收了摊回去呢。你这又加班呐?”
“年近了,琐事繁多。这天又冷又潮的,您早点回去也好,我担心您这老寒腿回头又疼起来。”
苏方浔点了几张纸钞,放进大爷收银的小盒子。
“哎,哎,苏警官,多了!”
“没事,懒得找零了。队里那群馋虫可靠着您这手艺过活呢。”
苏方浔笑着摆了摆手,摸出根烟点上,在一旁等着。
张大爷很快便把一锅热香的炒面分装,整整齐齐码好,包装妥当,交给苏方浔。
锅里还剩着一些,张大爷倒进了一旁小小的不锈钢保温盒,密实地盖好盖子。
“张叔,这是?”
张叔提着小盒走到街道对面的巷口,把食盒放在了路灯的灯柱下,回来跟他解释:“前段时间有个小孩流浪到这附近来了,又瘦又脏的,白天不怎么来,晚上好像在这。”
难道是那个男孩子?苏方浔思绪暗动:“这年头还有流浪儿?我刚刚倒是看见一个奇怪的少年,背书包,像个学生。”
“我也觉着奇怪呢,市里的救助站不就在这附近吗,流浪街头的人口已经好些年没见了。我那天收摊去倒垃圾,就看到那孩子在小巷的垃圾桶里翻食,好像饿得不行。我一走近他就跑啊,喊也喊不住。我看他可怜,就给他炒了一份面,放在巷子口那盏路灯下面。他好像很怕生,等我走了他才会出来拿,所以我又买了个能保温的盒子,给他装着面,收摊后放在那,第二天摆摊再收回来。那小孩夜里八成是缩在那巷子里睡觉,一大早又不知道跑去哪了。哎……这么冷的天,可怜的很呦。”
张大爷感慨着。
苏方浔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看向了那盏路灯。
那是老式的路灯,灯柱不高,昏黄的灯光只堪堪照亮灯下这一方须臾的安静,和被泥泞侵染的路面。
不锈钢的盒身微微反着光,安安静静地杵在路面上,看着很突兀,突兀到他竟然没有办法不去在意。
自那次对话之后的每一天,他在路过时,视线都会不受控制地飘向路灯下的保温盒,那个食盒的放置,他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细微的变化。
上了楼以后,他也会偶尔从窗口往外看一看,却没有一次撞见过那只会在黑暗里探出头来觅食的小流浪猫。
他脑子里不断盘旋着那只细瘦脏污的小手,和那双被雨水浸染得清亮的眼瞳,睡梦中一直不得安稳。
许久未曾叨扰过他的童年噩梦又卷土重来,耳边萦绕着震耳的犬吠和身体被利齿撕咬的痛感,折磨得他苦不堪言,直到天光乍露,苏方浔才从噩梦中挣扎出来。
他靠在床头抽了根烟,直到把那窒息的感觉一点点换尽。他看向微微开始泛白的天空,刚刚还明明灭灭的星子正在逐渐消失。
一并消失的,好像还有脑海里那双像星子一样的眼睛。
又开始不安了。
他忍不住下了楼,悄悄去打开盖查看,看到了那个保温盒里只剩下残留的食渍,才勉强安下心来。
他在担忧什么……反常到自己都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