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看,孔子生日主要说法有两种,即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即中曆二一四八庚戌年八月二十七日,西曆前551年10月4日。或者说是周灵王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即中曆二一四七己酉年九月二十一日,西曆前552年11月8日。这两种说法对应的公历都不是9月28日,这一日期的说法如何得来实在不知道,目前大规模的纪念孔子活动都是此日。但这种说法实在令人怀疑,缺乏科学根据,因为与孔子生日最早的记载完全不同,故难以令人信服。孔子的生日不是无法考证的,有很坚实的文献资料可以推论考辨出来。下面我们便条分缕析进行推论。
一:农历生日就是错的。既然是孔子生日用的是公曆,就一定在推翻清朝后,因为在民国以前采用农曆,不涉及公曆问题。既然采用公曆,就一定是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年间。进入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1913年9月28日,并且认为这天就是孔子生日。是鲁迅先生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件事,鲁迅是当事人,所记当然可信。《鲁迅日记·上卷》:“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敂从旁大声出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由夏穗卿主动,阴骘可畏也。” 据鲁迅日记可知,时任教育总长的汪大燮策划并组织给孔子过生日之活动,开创以此日祭孔之先河。但这个日子是如何得出的,未见明确的说法。鲁迅先生只说“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有点不屑一顾的语气,因此他也不加可否,更不谈如何得来的。但1913年八月朔日是公曆9月1日。如果按照农曆二十七推衍,则是9月27日而不是28日。不知是推算之小误还是其他原因而以9月28日为孔子诞辰。但无论是如何推论出来的,都是错误的。因为农曆八月二十七这一前提就是错的。
孔子诞辰为农曆八月二十七,出自孔子五十一代孙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卷八),原文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岁,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而这一结论是大有问题的。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鲁襄公二十二年便是周灵王二十一年,但没有记载月日。于是孔元措采用《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庚子”生的日期,将孔子的生日确定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的“庚子”日,而此年十月甲戌朔,以此顺推到庚子日,便是二十七。又,春秋时采用周曆,建子之月,而孔元措时已采用夏曆,为建寅之月,那么,春秋时的十月便等同于宋元时期(中国秦汉后绝大部分时间采用夏曆)的八月,这一点没有问题。这样,孔元措便认定孔子生日为夏曆“八月二十七”。
如前文所指,孔元措用两传记载的“庚子”日与司马迁鲁襄公二十二年说法捏合在一起,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两传记载孔子生日的前提是鲁襄公二十一年,与司马迁的“二十二年”差一年,两年农曆本来也不可能一致。简言之,孔元措年代采用二十二年,而月日却采用二十一年,焉能不错?
二、重要的文献:
《左传》上没有记载孔子出生的字样。那么,最近的就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了,我们就从这两本书中相关的记载开始推论。
《春秋公羊传》上说:
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十又一月,庚子,孔子生。
《春秋榖梁传》上说:
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庚子,孔子生。
有的学者认为两传有矛盾,公羊传上说“十又一月”,是十一月的“庚子日”孔子诞生。而榖梁传上记载是十月的庚子日孔子诞生,月份不同。但如果我们仔细思索,就会发现,公羊传只比榖梁传多“十又一月”四个字,其他文字基本相同。那么,如果我们以“庚辰朔”,“庚子”日生来推断,两传则完全一致。
因为如果以“庚辰”为朔,即初一来推,都推到庚子日,那么,孔子的生日按照公历就可以推出来了。依据张培瑜编著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一书,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是庚辰朔,本日公历是9月19日。这样,庚辰是初一,顺推到庚子日。则是二十一。再从9月19日顺推,正好是公历10月9日。因此,孔子的生日可以确定在这一天。
《公羊传》中的“十又一月”当是衍文。因为如果十月朔日是庚辰,第一个庚子日便是十月二十一,下一个庚子日到十二月中旬了。十一月根本就没有“庚子”日。这样推断,“十又一月”的记载是绝对错误的,而另一版本没有此四字,就证明其是衍文无疑。
这样分析,两传对于孔子生日的记载就完全一致了。至于两传均记载“十月庚辰朔”,而对应《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的月份是十一月,那是另外的曆法问题,因为春秋时期曆法未严格,夏、商、周三正并用,鲁国也有自己的曆法,有时混乱。因此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忽略。只要牢牢抓住“庚辰朔”、“庚子”生这两个最关键日期就可以。而当年当月的庚辰朔就是9月19日。这样,孔子的生日就可以确定了。
三、天文学的有力佐证
又,《公羊传》和《榖梁传》都记载孔子出生之年有日食,这也为我们考证孔子生日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根据《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之《合朔满月表》可知,公元前552年8月20日13点53分庚戌朔,其儒略日1520307。儒略日是天文学上通常用的以日为单位的连续记载日期的系统,与公曆的年月日相对应,是西方天文曆法普遍采用的方式。而我国古代历法中的干支记日法与儒略日的系统相似,是干支相配六十日一循环,前后相接,永远不断,也不错位,两个系统异曲同工。这样,将我们的干支记日法与儒略日对应就可以准确无误知道是公曆上的哪一天,而且完全不考虑我们古代历法中阴曆月份的因素,这样就没有所使用曆法属于夏曆、殷曆、周曆、鲁曆等月份不同的干扰,相对应的公曆年月日极其明晰。查表可知,西元前552年8月20日是庚戌日。
再查《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之《中国十三历史名城可见日食表》,明确记载“前552.8.20”下是“庚戌1520307”,下面记载在曲阜看可以看到的日食数据。这就说明,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之庚戌日(8月20日)确实发生过日食。前文所引《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都有“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明确记载。《春秋左传》中经文中也有“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明文,一个字都不差,三传与经文皆合,这样,鲁襄公二十一年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便不可怀疑。与《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记载完全吻合。而按照儒略日这一天就是公元前552年8月20日。而下一个月的朔日便是庚辰,这个庚辰日对应的西曆是9月19日。而在这个庚辰日下面的庚子日,便是孔子的生日10月9日。这样,天文学与文献记载相一致。鲁襄公二十一年庚戌朔这一天发生日食,与天文学推论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而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都没有日食,因此孔子生在鲁襄公二十一年没有疑问。如果生在二十一年没有疑问,那么其依据这一日食现象之干支日推衍出的孔子生日以可以进一步确定。
我们把上述考证辨析之过程再归纳概括一下,以清眉目:《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明确记载着孔子的生日,排除衍文的干扰后,可以认定两传记载的日子是一天,相互吻合。两传的传人均是孔子得意弟子子夏,子夏终身追随孔子,是著名弟子,应该知道孔子生日,故所记载之日期可以相信。《春秋左氏传》是孔子同时代人左丘明所著,不记载孔子生日是天经地义。而司马迁所记极其简略,只有生年没有生日,生年也与两传不同,不应采信。《孔丛子》和《孔子家语》两书均没有孔子生日之记载,其他文献则更晚出,更没有说服力。《孔氏祖庭广记》之孔子诞辰是采用司马迁生年与两传记载之生日而成,司马迁与两传记载生年不同,农曆是日期亦必然不同。《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所推衍之日食与《春秋三传》之文献记载全合,足以证明孔子生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再用最科学之儒略日与干支法相咬合,完全没有月份之干扰,推论出孔子的生日。这样,孔子出生年月日便可以确定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庚子日,即二十一,西曆为西元前552年10月9日,中曆为2147己酉年8月21日。西曆的日期尚属四百多年前采用的儒略曆,而非当今使用的格里曆,如果要换成格里曆日期,则为西元前552年10月3日。结合孔子明确可考的卒日时间,孔夫子真实的生卒时间为:中曆二一四七己酉年十月二十一日——二二二〇壬戌年四月十一日,寿七十有四,非七十三;儒略曆前552年10月9日—前479年3月9日;格里曆前552年10月3日—前479年3月4日
摘编修改于网文
一:农历生日就是错的。既然是孔子生日用的是公曆,就一定在推翻清朝后,因为在民国以前采用农曆,不涉及公曆问题。既然采用公曆,就一定是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年间。进入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1913年9月28日,并且认为这天就是孔子生日。是鲁迅先生在日记中记载了这件事,鲁迅是当事人,所记当然可信。《鲁迅日记·上卷》:“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休息。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昨,汪总长令部员往国子监,且须跪拜。众已哗然。晨七时往视之,则至者仅三四十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钱念敂从旁大声出骂,顷刻间便草率了事,真一笑话。闻此由夏穗卿主动,阴骘可畏也。” 据鲁迅日记可知,时任教育总长的汪大燮策划并组织给孔子过生日之活动,开创以此日祭孔之先河。但这个日子是如何得出的,未见明确的说法。鲁迅先生只说“又云是孔子生日也”,有点不屑一顾的语气,因此他也不加可否,更不谈如何得来的。但1913年八月朔日是公曆9月1日。如果按照农曆二十七推衍,则是9月27日而不是28日。不知是推算之小误还是其他原因而以9月28日为孔子诞辰。但无论是如何推论出来的,都是错误的。因为农曆八月二十七这一前提就是错的。
孔子诞辰为农曆八月二十七,出自孔子五十一代孙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卷八),原文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岁,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而这一结论是大有问题的。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鲁襄公二十二年便是周灵王二十一年,但没有记载月日。于是孔元措采用《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庚子”生的日期,将孔子的生日确定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的“庚子”日,而此年十月甲戌朔,以此顺推到庚子日,便是二十七。又,春秋时采用周曆,建子之月,而孔元措时已采用夏曆,为建寅之月,那么,春秋时的十月便等同于宋元时期(中国秦汉后绝大部分时间采用夏曆)的八月,这一点没有问题。这样,孔元措便认定孔子生日为夏曆“八月二十七”。
如前文所指,孔元措用两传记载的“庚子”日与司马迁鲁襄公二十二年说法捏合在一起,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两传记载孔子生日的前提是鲁襄公二十一年,与司马迁的“二十二年”差一年,两年农曆本来也不可能一致。简言之,孔元措年代采用二十二年,而月日却采用二十一年,焉能不错?
二、重要的文献:
《左传》上没有记载孔子出生的字样。那么,最近的就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了,我们就从这两本书中相关的记载开始推论。
《春秋公羊传》上说:
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商任。十又一月,庚子,孔子生。
《春秋榖梁传》上说:
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曹伯来朝。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庚子,孔子生。
有的学者认为两传有矛盾,公羊传上说“十又一月”,是十一月的“庚子日”孔子诞生。而榖梁传上记载是十月的庚子日孔子诞生,月份不同。但如果我们仔细思索,就会发现,公羊传只比榖梁传多“十又一月”四个字,其他文字基本相同。那么,如果我们以“庚辰朔”,“庚子”日生来推断,两传则完全一致。
因为如果以“庚辰”为朔,即初一来推,都推到庚子日,那么,孔子的生日按照公历就可以推出来了。依据张培瑜编著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一书,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是庚辰朔,本日公历是9月19日。这样,庚辰是初一,顺推到庚子日。则是二十一。再从9月19日顺推,正好是公历10月9日。因此,孔子的生日可以确定在这一天。
《公羊传》中的“十又一月”当是衍文。因为如果十月朔日是庚辰,第一个庚子日便是十月二十一,下一个庚子日到十二月中旬了。十一月根本就没有“庚子”日。这样推断,“十又一月”的记载是绝对错误的,而另一版本没有此四字,就证明其是衍文无疑。
这样分析,两传对于孔子生日的记载就完全一致了。至于两传均记载“十月庚辰朔”,而对应《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的月份是十一月,那是另外的曆法问题,因为春秋时期曆法未严格,夏、商、周三正并用,鲁国也有自己的曆法,有时混乱。因此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忽略。只要牢牢抓住“庚辰朔”、“庚子”生这两个最关键日期就可以。而当年当月的庚辰朔就是9月19日。这样,孔子的生日就可以确定了。
三、天文学的有力佐证
又,《公羊传》和《榖梁传》都记载孔子出生之年有日食,这也为我们考证孔子生日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根据《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之《合朔满月表》可知,公元前552年8月20日13点53分庚戌朔,其儒略日1520307。儒略日是天文学上通常用的以日为单位的连续记载日期的系统,与公曆的年月日相对应,是西方天文曆法普遍采用的方式。而我国古代历法中的干支记日法与儒略日的系统相似,是干支相配六十日一循环,前后相接,永远不断,也不错位,两个系统异曲同工。这样,将我们的干支记日法与儒略日对应就可以准确无误知道是公曆上的哪一天,而且完全不考虑我们古代历法中阴曆月份的因素,这样就没有所使用曆法属于夏曆、殷曆、周曆、鲁曆等月份不同的干扰,相对应的公曆年月日极其明晰。查表可知,西元前552年8月20日是庚戌日。
再查《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之《中国十三历史名城可见日食表》,明确记载“前552.8.20”下是“庚戌1520307”,下面记载在曲阜看可以看到的日食数据。这就说明,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之庚戌日(8月20日)确实发生过日食。前文所引《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都有“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明确记载。《春秋左传》中经文中也有“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明文,一个字都不差,三传与经文皆合,这样,鲁襄公二十一年的“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便不可怀疑。与《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记载完全吻合。而按照儒略日这一天就是公元前552年8月20日。而下一个月的朔日便是庚辰,这个庚辰日对应的西曆是9月19日。而在这个庚辰日下面的庚子日,便是孔子的生日10月9日。这样,天文学与文献记载相一致。鲁襄公二十一年庚戌朔这一天发生日食,与天文学推论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而鲁襄公二十二年全年都没有日食,因此孔子生在鲁襄公二十一年没有疑问。如果生在二十一年没有疑问,那么其依据这一日食现象之干支日推衍出的孔子生日以可以进一步确定。
我们把上述考证辨析之过程再归纳概括一下,以清眉目:《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中明确记载着孔子的生日,排除衍文的干扰后,可以认定两传记载的日子是一天,相互吻合。两传的传人均是孔子得意弟子子夏,子夏终身追随孔子,是著名弟子,应该知道孔子生日,故所记载之日期可以相信。《春秋左氏传》是孔子同时代人左丘明所著,不记载孔子生日是天经地义。而司马迁所记极其简略,只有生年没有生日,生年也与两传不同,不应采信。《孔丛子》和《孔子家语》两书均没有孔子生日之记载,其他文献则更晚出,更没有说服力。《孔氏祖庭广记》之孔子诞辰是采用司马迁生年与两传记载之生日而成,司马迁与两传记载生年不同,农曆是日期亦必然不同。《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中所推衍之日食与《春秋三传》之文献记载全合,足以证明孔子生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再用最科学之儒略日与干支法相咬合,完全没有月份之干扰,推论出孔子的生日。这样,孔子出生年月日便可以确定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庚子日,即二十一,西曆为西元前552年10月9日,中曆为2147己酉年8月21日。西曆的日期尚属四百多年前采用的儒略曆,而非当今使用的格里曆,如果要换成格里曆日期,则为西元前552年10月3日。结合孔子明确可考的卒日时间,孔夫子真实的生卒时间为:中曆二一四七己酉年十月二十一日——二二二〇壬戌年四月十一日,寿七十有四,非七十三;儒略曆前552年10月9日—前479年3月9日;格里曆前552年10月3日—前479年3月4日
摘编修改于网文